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观察

黄子琳

(靖西市人民医院;广西靖西533899)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关键词】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疗效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是一大临床难题,传统疗法一般先用药物降眼压,再行小梁切除术,效果尚可[1]。睫状体光凝术近几年的应用甚广,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是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筛选出本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对比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见如下总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均行眼B超、CT等检查证实,并用眼压计测量眼压,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且临床表现出眼痛、头痛等眼内压升高症状,个别患者伴有角膜水肿症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10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男28例,女24例;年龄48~73岁,平均(56.6±3.4)岁;发病部位中,左眼23例,有眼29例。观察组B:男27例,女25例;年龄46~72岁,平均(56.9±3.3)岁;发病部位中,左眼22例,有眼30例。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的基线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临床数据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都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4d,即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滴眼,一天4次;用盐酸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一天3次;用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一天2次;口服醋甲唑胺片,0.25g/次,一天3次;静注200mg/L甘露醇,250ml/次,一天2次。

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用2%利多卡因给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选用二极管激光仪进行手术,置入开睑器,光纤G探头内侧缘平行于眼球视轴,放在巩膜缘距角膜缘1mm处;激光功率为1500~3000mW,光凝时间为2000ms,发射后听到“啪”响声时停止。

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用2%利多卡因给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置入开睑器,固定眼上直肌,以穹窿作基底设计结膜瓣,灼烧止血,以角膜缘为基底设计矩形巩膜瓣,切掉部分角巩膜缘深部组织与周边巩膜,缝合巩膜瓣与球结膜。

所有患者术后都给予地塞米松与妥布霉素常规滴眼,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素治疗7d。

1.3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与眼压;(2)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视力>0.5,眼压为10~21mmHg;②有效:视力范围为0.2~0.5,眼压为21~30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3]。(3)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前房闪辉、瞳孔散大、虹膜萎缩、睫状充血。

1.4数据分析

选用SPPS19.0系统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x?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视力与眼压对比

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观察组A治疗后相比,#P>0.05

2.2疗效对比

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n(%)]

2.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科病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眼压变高、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视盲。其病情进展常表现为不可逆的视力丧失,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药物控制眼压是防止致盲的重要举措。硝酸毛果芸香碱、盐酸布林佐胺、噻吗心安等均是现下治疗青光眼的常用药物,可起到一定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情况较多,且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药效减低。

对于药物降眼压效果不佳者,通常建议手术治疗。睫状体光凝术、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均较为广泛。相关研究表明,小梁切除术的短期疗效优于睫状体光凝术,近期疗效则相近[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二者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改善视力与眼压上的作用相当;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94.2%)略低于观察组B(96.2%),但二者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接近;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9.6%)明显低于观察组B(17.3%),说明观察组A的并发症较少,即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梁切除术。

然而,也有相关研究指出,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少数患者必须重复手术方可达到较好的降眼压效果,且术后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率与使用量均较大[5]。睫状体光凝术后行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改善高眼压所致的多种症状,能够减少眼压突然下降所产生的并发症[6]。

综上所述,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韩冬,卢文胜,王晓冰,等.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2):127-129.

[2]马海鹏.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4):249-250.

[3]韩永钊,栗慧娜.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6):501-503.

[4]刘艳艳,余涵.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2):160-162.

[5]成永海,宋邦建,刘兵.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实施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30-31.

[6]王伶俐.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