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伴啊,快把消痛贴给我拿来,我这老腰又开始痛了!”刚从外面晨练回来的孙大爷满头太汗,一进门就招呼自己的老伴。

  • 标签: 陈旧性 伤痛 外治 藏医 消痛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陈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陈旧复杂肱骨近端3部分或4部分骨折伴(或不伴)肩关节脱位23例,男8例,女15例,平均67.3岁(52-75岁),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均行系统的个体化三阶梯康复训练。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6-31个月,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2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78.26%,患者主观满意度为83%。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陈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规范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是确切疗效的关

  • 标签: 旧性 肱骨近端骨折 人工肱骨头 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对比研究陈旧与新鲜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将研究对象按陈旧骨折和新鲜性骨折分为两组,分别拍摄两组术前术后标准正侧位x线片,从而对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后凸畸形的矫正及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AS)研究对比。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陈旧性骨折 临床对比研究 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根骨折效果之优劣。方法采用单纯闭合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根骨折48例。结果48例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2.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斯氏针内固定术31例,优8例,良14例,差9例,优良率70.9%,钢板内固定术17例,优12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4.1%。术后并发症斯氏针内固定者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钢板内固定者,切口延迟愈合2例,其中1例刀口部分裂开,2个月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对严重粉碎切开复位并一期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植骨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陈旧骨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间经我院诊治的52例三个月以上的骨折病例,采用MSCT平扫结合三维立体重建诊断,并与DR片对比。结果MSCT及后处理技术正确鉴别52例陈旧骨折。DR片漏误诊5例,疑似陈旧骨折7例。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DR片的不足,对陈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法医学及医疗纠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 陈旧性骨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的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的接受锁定钢板治疗的30名患者,20名男性,10名女性,年龄23~57岁,其中高处坠跌伤的有23名,其余的为车祸伤。接受治疗的共33足,双足均受伤的3名,右足受伤的20名,左足受伤的20名。术前按Sanders分型,Ⅱ型的18足,Ⅲ型的11足,Ⅳ型的4足。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患足功能评定。结果30例(33足)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3.9个月。术后经X线片显示骨折基本复位3足,解剖复位30足,Bǒhler角的恢复度数在20°~30°间,横径宽度恢复程度较好,内固定也较稳定,并且没有螺钉松动和伤口感染现象。结论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如下优22足,良8足,可3足,优良率达9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大大的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

  • 标签: 锁定钢板治疗 跟骨骨折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介入时机,使膝部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得到改善,预防关节僵硬,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骨折患者10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骨折手术治疗并针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及早介入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早期介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提高早期康复依从,保证骨折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 依从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回顾研究我科于2006年8月至2009年收治的骨折病例27例,其中2O例26足采用手治疗,并随访8~24个月,观察其有无并发症发生,分析治疗过程各因素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骨折7-14周愈合,平均11.4周。表浅感染1足,皮瓣坏死2足,距下关节间隙欠清2足。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局部皮瓣坏死、伤口延迟愈合、疼痛、创伤关节炎,发生率为19.2%(5/26)。结论术前确定骨折类型,确定具体治疗方法,选择恰当手术时机,精细化手术技巧和内固定技术,可有效预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跟骨 骨折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联合中药熏洗在治疗陈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陈旧肛裂患者将分为两组单纯手术治疗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联合中药熏洗治能提高陈旧肛裂治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陈旧性肛裂 手术治疗 中药熏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骨折治疗的患者40名,确诊后采用手术治疗,进行合适的术后处理后,回访以收集治疗预后效果。结果本研究中40名患者,共45足,随访统计按Maryland评分标准收集到的结果为优16足,良15足,可9足。结论在手术治疗方式上综合考虑,能最大限度修复原状;再加以可靠的固定,加强锻炼,可减少并发症,更好的恢复的功能。

  • 标签: 跟骨 骨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入院的采用手术治疗的30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采用保守治疗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2=4.265,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恢复患者正常的解剖形态,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患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SandersⅣ型骨折临床常见,常需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但治疗不当容易出现皮肤坏死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机手术指证不易控制。自2009年1月至20010年3月,我们应用闭合撬拨复位治疗Ⅳ型骨折40例44足,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Sanders 跟骨Ⅳ型骨折闭合撬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缝匠肌蒂髂骨瓣联合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陈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2011年采用带缝匠肌蒂髂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陈旧骨折34例。结果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治疗效果,随访12~36个月,结果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率100%,股骨头坏死率2.9%,疗效满意。结论带缝匠肌蒂髂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为股骨颈提供血运来源,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股骨颈骨折治愈率及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 标签: 缝匠肌蒂髂骨瓣 血管束植入 内固定 股骨颈 陈旧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锁定钢板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重要作用。方法取60例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手法复位+克氏针撬拨复位,B组切开复位改良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所有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进行随访,X线片显示患者的骨折情况全部得到愈合,平均愈合的时间为3个月。A组与B组治愈率相比较A组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B组的治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ryland足部评分比较A组的优良率评分要明显高于B组。结论改良型锁定钢板质量可靠,安全高,瞄准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难题,着手辟新的途径,从而提高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值得基层推广。

  • 标签: 改良型跟骨锁定钢板 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45例骨折,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2~24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其中优21足,良17足,中5足,差2足,总体优良率为84.4%。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