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阳城犁镜是中国传统铁范铸造硕果仅存的活化石.本文依据作者的调查研究成果,对犁镜冶铸工艺及其历史沿革作了全面的剖析与总结.

  • 标签: 铁范 阳城犁镜
  • 简介:球状星团立了功银河系中的球状星团几乎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太阳在银河系中心,那就会看到四面八方都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球状星团。可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球状星团都集中在半个天球上!这说明这半个天球的中心方向,也就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这就好比,你在树林中,周围都看到树;如果你在林边,只有前面(一边)才会有树。

  • 标签: 球状星团 银河系中心 太阳系 阳城 宇宙 旋臂
  • 简介:秦咸阳城遗址在汉长安城西北五里渭河北岸,不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一带;唐宋咸阳城遗址在今咸阳市东郊任家嘴东南二三里的渭河滩中,不在市东北咸阳原下的摆旗寨一带。古代咸阳城两次西迁,都与渭水北移、驿道改变有关。

  • 标签: 秦咸阳城 唐宋咸阳城 位置 考辩
  • 简介: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阳城东十五公里处的大桥村西。这里樊山起伏,形如座椅;河水清澈,宛若玉栏。水碧山青,极尽人间胜景。因这秀丽宜人的景色,早在唐代便有僧人在此结草为庵,研习佛学,取名“郭峪院”。后来西蜀僧人顺慜东游至此,感其环境优雅,就此栖息下来,并增修殿宇,扩建寺院。后经郡守(泽州刺使)奏请,唐昭宗于乾宁元年(894)赐额“龙泉禅院”。

  • 标签: 阳城 塔身 金元时期 文物价值 元好问 僧人
  • 简介:一、北魏洛阳城遗址概况北魏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与其下辖之偃师市、孟津县相毗连处,西距今洛阳老城约15公公里。北依亡邙山,南逾洛水,残坦逶迤,蒿榛丛莽,当年京华雄姿,依稀可见。

  • 标签: 洛阳城遗址 北魏时期 历史文化 藤原京
  • 简介: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系统研究了濮阳城址的历史变迁情况,认为古帝丘与卫都濮阳城一脉相承,在今濮阳县城东南十六里的五星乡高城村。秦代以来,濮阳城曾发生了四次迁移,秦汉魏晋之濮阳县城在今濮阳县城西南三十里新习乡湾子村一带,北魏时期又东北移至今县西南二十里子岸乡故县村处,五代天福四年再移于今县东南五里,北宋熙宁十年始将濮阳县城迁到了今址。

  • 标签: 濮阳 城址 迁移
  • 简介: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郭峪城、砥洎城和屯城,如今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热点,但人们未必都知道这四城的城堡建筑多亏了明末陕西农民起义军的频繁“光顾”。

  • 标签: 农民军 明末 城堡 农民起义 阳城 旅游
  • 简介:采用直接观察和采集标本相结合的的方法,对山西省阳城县的鸟类资源进行了为期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内已知鸟类214种,隶属于16目42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8种。

  • 标签: 阳城县 鸟类 名录
  • 简介:阳城先后四迁其址,秦安阳城在今市东南40余华里;晋安阳城在今安阳市西南三至四里;隋唐安阳城在晋安阳城东北,安阳河以南;宋增扩安阳城含今安阳市在内。那么第一代安阳城,即秦安阳城究竟在何处?安阳人弄不清这个问题,地理沿革就不好写。安阳学者多年争论,难以...

  • 标签: 阳城 汤阴 安阳市 黄河故道 故城 安阳县
  • 简介:阳城市电视天气预报系统吴爱敏沈治广薛景轩刘谋(庆阳地区气象局745000)1前言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天气预报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在“地台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大框架下,制作了庆阳地区城市电视天气预报子系统。经投入业务使用...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系统 气流型 相似分析 庆阳地区 青藏高原 重要天气
  • 简介:本文从揭阳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及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市区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如果不及早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加以解决,将会危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从而妨碍了城市建设沿着快速,协调,健康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建设管理要做到科学化,要进一步提高揭阳城市建设管理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那样,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必须注重加强对薄弱环节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要求市政管理者要正确掌握好市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以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寻找对策,正确解决揭阳城市建设管理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开创揭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 标签: 揭阳 城建 问题 对策
  • 简介:<正>《全唐诗》第五册《孟浩然二》载:“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一作嶂)开成南雍州.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一作娇)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标题为《登安阳城楼》.(中华书局1985年第三次印刷本,1657页.下凡引解放后中华书局出版各书,皆只注明书名及页数.)查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刊影印本《孟襄阳集》、上海中华书局据明刻校刊本《孟浩然集》、汲古阁藏《五唐人诗集·襄阳集》、光绪十三年(1887年)印行《唐四家集·孟襄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据明铜活字本影印《孟浩然集》(见《唐五十家诗集》)等版本孟诗集,皆录载是诗,其标题文字,均作“登安阳城楼”.明初高棅(1350——1423年)编选的“一部比较全面而有广泛影响的大型唐诗选本”

  • 标签: 中华书局 孟浩然 影印本 江南图书馆 《全唐诗》 唐诗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