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农药慢性暴露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探索其潜在致病机制和关键基因。方法于2021年7月,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与农药毒效应相关的高通量基因表达谱数据,样本来源为长期接触农药的美洲男性农场工人和其他行业工人,获取DEGs;利用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对所选择的DEGs进行GO、KEGG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STRING、Cytoscape等工具对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及可视化分析;借助MCODE及Cytohubba等分析得到基因功能模块,从而筛选出核心基因。结果共筛选出GSE30335数据集的DEGs 189个,其中上调基因101个,下调基因88个。GO、KEGG及GSEA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神经元投射发育调控、运动调节、核糖体蛋白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及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通路上。综合筛选发现,KLF1为农药暴露的核心基因,其差异表达倍数为0.456(t=-3.82,P=0.021)。结论长期农药暴露可造成接触人群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通过下调KLF1并经由其介导的一系列生物学途径参与神经系统的病理学改变。

  • 标签: 农药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 简介:摘要:完全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一种闭合输液装置。本科室收治了1例卵巢癌合并乳腺癌患者,其输液港导管部分暴露,经过多方尝试后,患者使用该输液港完成了8周期静脉化疗,本文对该病例的处理及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输液港 静脉输液 导管部分暴露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中职业暴露事件进行探讨,找出其中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研究中共选取54名护理人员进行对比实验,并抽取336件医疗事件进行分析,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27名护理人员与168例医疗事件,前者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后者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数据所得,在加强防护后,观察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为4.76%远少于对照组的4.76%(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护理而言,加强防护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为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急诊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人类行为和疾病症状的多样性与人脑结构与功能的个体差异有关,但个体差异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脑影像暴露基因组学(NIMEG),系统介绍了NIMEG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内容与方法、面临机遇与挑战及研究科学与临床意义。NIMEG研究将有助于认识人类行为个体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而促进神经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 标签: 神经成像 基因组 暴露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空气污染暴露与婴儿肺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生于斯德哥尔摩的健康婴儿纳入两项队列(n=99和n=78)。婴儿肺活量测定法包括容积描记和计算用力呼气流量的增量。汇总分析显示,婴儿6月龄时的肺功能与婴儿自出生至测试期间居住地的时间加权平均空气污染程度有关。污染物包括空气动力学直径< 10 μm(PM10 )或<2.5 μm的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结果婴儿期空气污染暴露于所有污染物均与0.5秒用力呼气量(FEV0.5)及用力肺活量(FVC)存在显著负相关。例如,PM10的四分位增量为5.3 μg/m3时,FEV0.5和FVC的下降量分别为10.1 ml(95%可信区间1.3~18.8)和10.3 ml(0.5~20.1),每分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相应变化为43.3 ml/min(-9.75~96.3)和0.84 ml(-4.14~5.82)。结论空气污染暴露会损害婴儿的肺功能,具体体现在气道口径和肺容量方面,这表明相对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会对生命早期的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56名血站采血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暴露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经调查研究,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主要为外伤暴露、接触暴露、医疗废物、空气悬浮颗粒等。结论 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较多,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升职业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如今长期护理保险已经在一些城市试运行,在总结这些城市的情况之后,发现了在专业服务、法律规范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我国应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专业人员的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长期护理保险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cumFPG)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56 845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平均随访7.77年,以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按cumFPG四分位分组,比较各组全因死亡发生密度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自然样条函数分析cumFPG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7.77±1.05)年,全因死亡发生密度随cumFPG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93/千人年、5.87/千人年、8.48/千人年、14.02/千人年),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全因死亡的HR(95%CI)为1.28(1.15~1.42),cumFPG每增加1个标准差,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7%。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cumFPG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现类似J形曲线关系。结论高cumFPG是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累积空腹血糖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 作者: 单文婕 江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上海 20012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 教育部-上海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27
  • 简介:摘要儿童早期(0~6岁)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而这段时期恰恰是儿童虐待最容易发生的时期。评估儿童早期虐待的方法主要有父母报告、专业人员评估、机构报告以及通过头发皮质醇的测量来评估儿童的压力暴露从而推测可能的虐待风险等。本综述从人群研究角度对现有0~6岁儿童虐待的评估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道数学题考查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展现出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本文就以一道数学证明题为例探讨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 标签: 解题过程 暴露思维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持续改进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1-2021.12;研究对象:20名社区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做好护理人员安全职业防护,对比分析职业暴露持续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后护士血液暴露、黏膜暴露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护理管理 传染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采血站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制定防护措施保护血站护士,避免采血时给护士带来的血源感染性疾病的伤害,如采血过程中针头刺伤、皮肤接触等,通过改善采血环境来保障采血护士的安全以及血液样本的质量。

  • 标签: 血站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方法:选择全县23例狂犬病暴露病例,其中有22例死亡,选择时间区间为{2005.12-2012.12}。结果:观察不同季节与年龄患者患病概率,年龄在30岁以下患病率较高,在6月-9月患者患病概率较高。结论:狂犬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因此需要引起人们重视。

  • 标签: 狂犬病暴露人群 预防处置,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病人的皮肤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的长期卧床患者资料回顾分析,按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比较每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皮肤护理应用在长期卧床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皮肤护理 效果 研究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