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标准溶液是已知其准确浓度的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用来滴加到被测物质中与被滴定的组分按照化学反应式的计量关系达到理论终点,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因此标准溶液的准确配制及标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在实际的生产检测中标准溶液被广泛应用,许多产品的检测都是通过标准溶液来完成的。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对标准溶液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滴定分析 标准溶液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手动滴定完成,进行分析时,以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为滴定剂,用滴定管将滴定剂滴入被测物质的溶液,直至滴定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全,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滴定操作所耗用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手工滴定分析准确度、精密度相对较低,且费时、费力,无法完成大批量滴定分析任务,在环境水体分析中应用全自动滴定仪可以避免人工滴定分析中肉眼判定终点颜色造成的误差,避免人工操作中技术水平带来的影响,提高分析效率。

  • 标签: 滴定分析 标准溶液 探讨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ISO10980:1995对于确保在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制备标准溶液的过程中无异常的误差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ISO10980:1995的特点,时铀、钚和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浓度确认的原理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实际工作中标准溶液浓度的确认步骤,并举例说明了计算方法.

  • 标签: 标准溶液 浓度 确认
  • 简介:摘要:阐述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原理,并对相应关键环节进行试验。

  • 标签: Na2S2O3标准溶液 标定
  • 简介:摘要:综述了目前在水质检验工作中使用标准溶液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混用、标准溶液的稀释方式不正确、选用、贮存、恒温及校验等。只有对标准溶液进行合理的选择、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使用,才能保证测定的准确。在实践中,要加强对标准溶液的管理和应用的培训,以提高化验人员的整体素质。

  • 标签: 校正用标准溶液  稀释方法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通过硝酸银标准溶液可以检测出各种氯化物、碘化物和溴化物的具体含量,从而在使用这些化合物进行化学生产和化学反应的后期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各种化学品在化学反应中不被浪费。硝酸银标准溶液可校准其他溶液的溶质含量。因此,如果硝酸银标准溶液未经校准,将影响其他溶液溶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因此,化工产品管理人员必须确保生产和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具有标准化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了如何提高制备溶液的稳定性。

  • 标签: 硝酸银标准溶液 稳定性准备工作 校准
  • 简介:摘要:在进行酸碱滴定时,利用已经知道准确浓度的溶液,用来滴加到被测溶液中,并与被滴定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达到了理论终点,以所需要的标准液体的浓度和体积为基础,来推算出被测量组分的含量。所以,对标准溶液的精确配制及标定对分析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大量的样品都需要使用标样来进行测试。本文从分析实际出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论述。

  • 标签: 化学分析 标准溶液 讨论
  • 简介:通过对化验室常用标准液稳定性较差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分析,认为其标准液的有效期在2个月以内才能保证检验正常、检出的数据有效.

  • 标签: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 有效期 相对偏差
  • 简介:摘要:《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验收和期间核查指南》强调,对于标准物质,需要进行中间标定,以确认其特征值的稳定当化学分析实验室实际使用标准物质时,他们通常通过混合、稀释或其他方法在标准工作溶液中制备标准物质,并根据其特征量为其他物质赋值。标准工作溶液特征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数据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制备标准工作溶液和标定特征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

  • 标签:
  • 简介:从高纯碳酸锂中杂质含量测定出发,研讨了标准溶液配制用原料的杂质测定方法,首先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高纯碳酸锂进行半定量分析,再依据半定量分析结果选择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原子吸收光谱(AAS)法等方法对相应元素(杂质含量〉0.001%)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扣除杂质含量得出高纯碳酸锂纯度大于99.991%。从而建立了一个准确、高效,覆盖元素种类多的高纯物质中杂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 标签: 高纯碳酸锂 标准溶液 半定量分析 ICP-MS ICP-AES AA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了湿法炼砷盐净液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考察了选择性浸出,氧化浸出铜、钴、镍、砷,砷酸铜的沉淀以及砷酸铜中砷、铜分离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的直收率达90%,铜的直收率达95%,钴的直收率达90%,镍的直收率达90%。该工艺实现了砷盐净液渣中有价金属的分步回收;同时,该工艺过程中无“三废”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净液渣 浸锌 砷铜分离
  • 简介:Zn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Zn置换Cu(NO3)2溶液中的cu,生成Cu和Zn(NO3)2,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简单反应,但实验的现象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验1]在一支大试管中注入1/3试管的1mol/LCu(NO3)2溶液,插入一块Zn片(高于液面的长度),静置观察,结果发现:①在反应的初期,Zn片上有大量气泡冒出,

  • 标签: 实验探究 反应 溶液 硝酸 ZN
  • 简介:研究了采用P204从硫酸体系镍盐溶液中深度脱除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相比、萃取剂浓度、萃取剂皂化率对萃取结果的影响。在保证萃除率大于99.9%,萃余液浓度小于0.005g/L的前提下,提高镍的直收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相比O/A=1∶4,溶液初始pH=4.0~4.5,萃取剂浓度15%,皂化率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三级逆流离心萃取,萃除率大于99.9%,萃余液含锌小于0.005g/L,镍直收率大于98.00%。

  • 标签: 硫酸体系 镍盐溶液 P204 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