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自1996年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以来,按照“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的山区综合开发方针,走“林业强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的路子,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围绕竹木建材,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培植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较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铜鼓县 山区 综合开发 中国 经济发展 江西
  • 简介:铜鼓发展再生稻的实践与启示王宜安铜鼓位于赣西北山区,全县有耕地11.74万亩,其中水田10.05万亩,74%的水田受光温条件制约,只适合种植一季稻或中稻,且粮食产量较低。每年需调入口粮大米3500吨左右,是一个缺粮。针对这一状况,该县正努力探索...

  • 标签: 再生稻 实践与启示 铜鼓县 农民增收 山区特色农业 高产示范
  • 简介:【摘要】:温泉街道位于江西铜鼓温泉镇,是温泉镇的重要通道代表,是具备城市景观兼城市道路的高级街道。针对目前工程交通混乱,人员拥堵,街道周围环境差的现象。对街道通过道路铺装改造、街道设施完善改造、景观绿化提升改造,提升景观环境质量品质。

  • 标签: 景观项目 设计总结 温泉街道
  • 简介:铜鼓排埠镇1997年制订了发展个私工业企业及招商引资办法,经过近两年的创业、发展、扩张,已初具工业群体,成为乡级财政收入的支柱,呈现一派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强劲势头,其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二是骨干企业多。三是社会贡献大。四是后劲实力强。该镇个私工业企业及招商引资,在受市场经济冲击,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有效地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认真探索其发展方法和路子及其成功经验,势必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1、优化发展环境。对个私工业企业及招商引资制订了“五不限”、“三给四放”、“三不准”政策,即不限制发展速度、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经营方式、不限制经营范围、不限制经营规模,给政策、给场地、给保护,放活体制、放活经营、放活产业、放活分配,不准办事推诿拖拉、不准索拿卡要、不准乱收费。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权益上保护。2、启动发展内力。辉煌竹材厂,不断增量扩产,采取滚动发展,现已在该县三都镇建立分厂,近两年内从小到大资产投入,在当地银行未贷款的情况下,自己从温州筹资达600万元,1999年1-8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780万元,7月份一个月销售量...

  • 标签: 发展经济 招商引资启示 排埠镇发展
  • 简介: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铜鼓有着丰富的红色乡土文化资源,在培育家国情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对铜鼓可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并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融入和穿插,通过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 标签: 红色乡土资源 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 简介:关于铜鼓的传说□万卫平大地方有大地方的传说,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故事,下面我就来说一说铜鼓由来的民间传说故事。查不出是那朝那代的事,有一年皇帝派出礼宾司代表当朝巡视江南,在豫章郡重划定山川。义宁州(今修水)所辖铜鼓营的举人钟光伟上奏章一道,将铜鼓...

  • 标签: 铜鼓县 奏章 民间传说 义宁州 豫章郡 修水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年6月24-25日江西省铜鼓一次连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分流区,500hPa低槽向东移动并携带大量的冷空气逐渐南下,副热带高压位于华南地区,588线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对于西南气流的发展较为有利;在暴雨出现的前24h,铜鼓位于高能舌区内,对于强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热力条件;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中北部地区的相对湿度均超过了90%,铜鼓上空的湿层厚度较为深厚,再加上水汽条件较为充足,进一步促进了强降水天气的出现;铜鼓的强降水天气主要来自暴雨对流云带,雨带上存在多个对流云团是铜鼓强降水天气持续的主要原因,三个对流云带的合并是暴雨对流云带形成的主要机制。

  • 标签: 强降水 天气系统 物理量场 铜鼓县
  • 简介:摘要采取无人机航摄、地面测绘、钻探、室内试验等手段,对铜鼓山滑坡进行形成机理研究。研究认为滑坡破坏模式为平推式顺层岩质滑坡。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滑坡在自重+暴雨(20年一遇满水头)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即在持续暴雨作用下滑坡易失稳。

  • 标签: 铜鼓村滑坡 形成机理 稳定性
  • 简介:<正>铜鼓舞是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苗族瑶族中的一种集体舞蹈。铜鼓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后代屡有关于铜鼓的记载。过去,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统治者以占有铜鼓作为权力的象征。不但在战争中用,也在祭祀时用。但在广大人民中间,铜鼓则作为乐器,“岁首,以铜

  • 标签: 少数民族 贵州苗族 舞蹈 战国时期 象征 战争
  • 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铜鼓陈列室展出一个特大的铜鼓,其面径达165厘米。让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全世界现存铜鼓一千多个,没有哪一个可以同它的硕大相比,这个铜鼓无愧为“铜鼓之王”。在现存的铜鼓中,比“铜鼓之王”稍小,但鼓面直径超过110厘米以上的还有20多个。这类大铜鼓都出在广西的北流、容县、博白、陆川、桂平、平南、浦北和广东的高州、信宜达一较小范围之内,别的地方是没有这种大块头铜鼓出土的。“铜鼓之三”原存北流。它不但体态庞然,花纹也很精细。截面中心是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国弦纹分成五道晕圈,各晕圈内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单线旅出的云纹和菱形套餐的雷纹。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观测仪器 冶铸工艺 制作年代 起重设备 春秋时代
  • 简介:本书为铜鼓专家蒋廷瑜所著。迄今收录最全面的铜鼓文献汇编与铜鼓考察实录。前编《广西铜鼓文献汇编》辑录了与广西相关的铜鼓资料,后编《铜鼓闻见记》是作者从事铜鼓研究三十余年。走访国内外多地摩挲考察,亲见亲闻、所思所想的记录。

  • 标签: 铜鼓研究 汇编 文献 广西 国内外 辑录
  • 简介:<正>文物考古工作者蒋廷瑜同志编著的《铜鼓史话》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笔调清新、引人入胜的铜鼓通俗读物,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科学价值。铜鼓来源于铜釜。它原是一般的打击乐器,后来演化为南方某些民族的权力重器和财富象征,用以传信集众、统一号令、祈年禳灾、陈设赏赐、装载财货和作陪葬品。它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某些民族的历史。铜鼓作为一种文化分布很广,除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外、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也有发现。因此对它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铜鼓研究实际是铜鼓文化研

  • 标签: 铜鼓研究 文物考古工作 铜鼓文化 文化分布 史话 民族学
  • 简介:三都水族自治的水族同胞视铜鼓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据史料记载,水族为越僚属,有“诸僚铸铜为鼓,悬鼓于庭,置酒以招同类”之描述。水族既是广泛使用铜鼓的民族,也是铜鼓文化的创造者。

  • 标签: 三都水族自治县 铜鼓文化 史料记载 创造者
  • 简介:铜鼓舞”,以敲铜鼓作伴奏而得名。广南壮族、彝族铜鼓舞原始古朴,舞蹈语汇丰富,舞蹈动律独特,简单的动作包括无穷的变化,并且舞蹈寓意深刻,包含岁时历法,四时节令,生产技能和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朴实知识,具有民族民俗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 标签: 铜鼓舞 广南 舞蹈语汇 寓意深刻 道德规范 生产技能
  • 简介:铜鼓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藏,由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铜鼓造型精美,无底腹空,腰曲胸鼓。鼓面作重点装饰,中心常配有太阳纹,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青蛙、骑士、龟、乌等精美的圆雕装饰物。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装饰图案。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生活场景,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 标签: 铜鼓 少数民族 文化艺术 装饰图案 生活场景 装饰物
  • 简介: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铜鼓文化,在岭南大地熠熠生辉,凸显出特有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其中广西是铜鼓文化保护的重地,铜鼓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本文主要以岭南一带铜鼓遗存与铜鼓文化为主题,试结合2007年至今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和当地文物、文化资源,如我们广西省及本地(钦州市灵山)的文物资源,来粗略探讨铜鼓传承与铜鼓文化的保护。

  • 标签: 铜鼓传承 铜鼓文化 广西铜鼓 保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