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中钙化的X线特点,进一步提高对乳腺钙化的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对106例乳腺钙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样本分为观察(恶性)、对照(良性)两组,根据各自病理的类型归纳出两组钙化灶的不同特点。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检查中观察和分析乳腺钙化灶的不同的特征,对于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性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钙化灶 形态 数目 密度 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良恶性钙化的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摄影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8.7±16.4)岁,共计135例,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摄影的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83%)、(79%、7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块MRI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高于X线摄影。

  • 标签: 乳腺肿块 MRI X线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40例的X线征象中,肿块26例,钙化15例,局部结构紊乱8例,相邻组织器官改变者12例。结论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乳腺内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X线片可以发现几毫米直径的肿瘤,检出率在50%左右,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肿瘤的X线诊断及其摄影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以及穿刺活检确认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X线的临床摄影资料。结果经诊断得知138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其X线征象显示肿块为椭圆形、圆形的,触诊结果较软。62例恶性肿瘤者的X线征象中,37例显示肿块为不规则形,所占比例为占59.7%。25例为类圆形,所占比例为占40.3%。32例显示有微小的钙化,所占比例为51.6%。4例显示局部浸润,所占比例为6.5%。触诊结果较硬,X线的测量比值小于临床。结论乳腺X线摄影技术是临床上检查乳腺肿瘤的首选方法,可以显示乳腺癌主要的直接、间接征象,对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乳腺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钼靶X线 诊断 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表现,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6年5月的2267例在我院经X线检查的双侧侧斜位、轴位照片,筛选出23例乳腺癌,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乳腺癌发生在外上形象限最多(50%),其次为内上象限(22.7%)。平均年龄为58岁。乳腺癌主要X线征象①肿块14例(63.6%),其中有10例合并有毛刺,占71.4%。②局限致密浸润5例(22.7%)。③毛刺10例(45.4%)。④成簇钙化6例(27.2%),其中2例钙化在乳腺片上是唯一的表现。次要X线征象①皮肤增厚3例(13.6%)。②皮肤局限凹陷1例(4.5%)。③乳头内陷2例(9.0%)。④血运增加2例(9.0%)。⑤阴性导管征3例(13.6%)。⑥瘤周水肿环1例(4.5%)。结论乳腺癌在X线片上有不同的X线表现,认识它很重要依据,结合次要X线征象判断可提高诊断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诊断乳腺巨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性病变患者72例,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和X线诊断,并对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X线检查准确率为63.9%,病理诊断40例患者为乳腺癌,X线诊断32例患者为乳腺癌,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诊断22例为纤维腺瘤,X线诊断8例为纤维腺瘤,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病理诊断10例为乳腺腺病,X线诊断6例为乳腺腺体病,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乳腺腺病诊断中X线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在乳腺纤维瘤诊断中X线诊断准确率不高。可见在乳腺肿块疾病诊断中X线具有较高价值,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临床资料、MRI、B超等其他检查进行有效诊断。

  • 标签: 乳腺肿块 钼靶X线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乳腺纤维腺瘤的数字X线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腺瘤的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并将所有病例术前均采用乳腺内外斜位及头尾位像。结果56例58个病灶中,左乳24个病灶,右乳34个病灶,病灶圆形、类圆形的42个,占72%,有浅分叶的5个,内有钙化的3个、巨大纤维腺瘤3个,单发52例,多发2例,双侧2例,边界光滑锐利的病灶40个,部分边界清楚的15个,3个边界不清。结论熟悉乳腺纤维腺瘤数字X线的特征性表现,对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乳腺 维腺瘤 字钼靶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应用X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2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诊断方法的差异性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X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对照组实施X线诊断检查,每组31例患者,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评估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利于病变的治疗和干预,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钼靶X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X线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差异。方法以我院有明确手术的81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X线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2.4±12.7)岁。分析(1)81例患者肿块性质。(2)两种检查手段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81个肿块标本中,良性肿块53个,恶性肿块28个。良性肿块中以乳腺纤维腺瘤最多,共17个。恶性肿块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共16个。(2)X线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X线相比,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得良恶性更为准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X线钼靶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乳腺癌患者运用乳腺X线与超声技术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选取67例疑为乳腺癌病例做综合回顾与试验分析,上述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乳腺X线、超声影像技术等检查,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做对比与评估。结果67例病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者27例,乳腺良性病变者40例。联合乳腺X线与超声影像技术检查,检出率为96.3%,相比单纯乳腺X线的85.2%、超声影像技术的81.5%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在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上,联合检查分别达到96.3%、95.0%和95.5%,相比单纯诊断也有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合用乳腺X线、超声影像技术检查,能够为早期检出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值得推荐。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 超声技术
  • 简介: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49个病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摄影,且2种检查间隔〈3d。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个,诊断符合率91.84%;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42个,诊断符合率85.71%;2种检查单独使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47个,诊断符合率95.92%,与2种方法单独使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结节与肿块方面更具优势,X线对恶性钙化的显示更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超和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2010到2016年52例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回顾分析这52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B超、X线检查以及B超、X线联合检查,对病理结果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患者B超、X线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应用B超诊断符合率为82.7%,X线诊断符合率为71.2%,B超+X线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3%。结论存在微小钙化病变使用X线诊断的准确率最高。患者若存在血流信号病变,使用B超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经综合分析,B超+X线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最高,因此联合检查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B超 钼靶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应用乳腺超声和X线摄片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2例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和X线摄片诊断。结果76例患者阴性触诊病灶是良性,56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是单发癌性病灶,把乳腺超声和X线摄片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的敏感性要优质于乳腺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和X线应用触诊阴性乳腺癌病灶患者的诊断率较高,能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乳腺超声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钼靶X线摄片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子宫癌,且为全身恶性肿瘤7%~10%,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多发生于乳房腺上皮组织,由避孕药使用、遗传、未经产、高龄出产、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所致,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出现乳头回缩、皮肤发生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皮肤癌性溃疡及卫星结节等症状时,已是晚期,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摄影 价值分析 全数字化 女性恶性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X线、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的9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研究1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研究2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1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1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研究1组患者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更高,P<0.05;研究2组和研究1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X线以及彩色超声均对乳腺癌患者可进行较好的检测,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彩色超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X线钼靶 彩色超声 乳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CR 数字化乳腺高频 X 线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及早期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5 年 9 月至 2017 年 3 月来我院就诊的 8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主诉有溢乳或有乳房肿块,伴有胀痛且可扪及肿物、部分来诊患者可见乳头内陷或橘皮样变。年龄在 25 ~ 74 岁之间,平均年龄 (46.9±16.8) 岁。对全体所选患者施行 CR 数字化高频 X 线检查,最后以病理活检为诊断金标准对上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84 例患者经病理活检 54 例确诊为乳腺癌,其中导管内癌变 14 例;导管内早期浸润癌 34 例;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 3 例;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 3 例,以此作为诊断金标准。影像学结果:其中导管内癌变 14 例;导管内早期浸润癌 31 例;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 1 例;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 3 例。 CR 数字化摄片准确诊断患者 49 例 (90.7%), 漏诊或误诊者 5 例 (9.3%) 。 对于发展至导管内癌变及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的女性患者检验准确率为 100% ,而对于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则诊断率较低仅 33.3% 。 结论: CR 数字化乳腺 X 线摄影应用于临床诊断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对早期乳腺癌的精准诊断价值,并且较传统摄片减少了对患者的 X 线辐射量。诊断效果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R 数字化钼靶 X 线检查 乳腺癌诊断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