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 数字化乳腺高频钼靶 X 线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及早期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CR 数字化乳腺高频钼靶 X 线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及早期治疗效果

杜金明

平凉市妇幼保健院 744000

摘要目的:探讨CR数字化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及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主诉有溢乳或有乳房肿块,伴有胀痛且可扪及肿物、部分来诊患者可见乳头内陷或橘皮样变。年龄在25~74岁之间,平均年龄(46.9±16.8)岁。对全体所选患者施行CR数字化高频钼靶X线检查,最后以病理活检为诊断金标准对上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84例患者经病理活检54例确诊为乳腺癌,其中导管内癌变14例;导管内早期浸润癌34例;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3例;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3例,以此作为诊断金标准。影像学结果:其中导管内癌变14例;导管内早期浸润癌31例;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1例;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3例。CR数字化钼靶摄片准确诊断患者49例(90.7%),漏诊或误诊者5例(9.3%)。 对于发展至导管内癌变及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的女性患者检验准确率为100%,而对于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则诊断率较低仅33.3%。 结论:CR数字化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于临床诊断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对早期乳腺癌的精准诊断价值,并且较传统摄片减少了对患者的X线辐射量。诊断效果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CR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 乳腺癌诊断 治疗效果

乳腺癌作为一种妇科的多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已攀升为女性癌症中的第一位,且研究显示,该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增多[1],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一旦发现症状,多数患者已过渡到中晚期阶段。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2],是使得乳腺癌治愈率提高的关键所在。为提高乳腺癌早期的检出率,本次研究应用CR数字化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对确诊乳腺癌患者的摄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主诉有溢乳或有乳房肿块,伴有胀痛且可扪及肿物、部分来诊患者可见乳头内陷或橘皮样变。年龄在25~74之间,平均年龄(46.9±16.8)岁。对患者先行CR数字化钼靶摄片后,再取病理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CR数字化钼靶X线的效果。

1.2 方法 在行影像学检查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胸部、乳房触诊,初步判断肿块的位置、质地、轮廓、边界等,确保病变在照射范围内,以提高检查准确率。

1.2.1 检查仪器设备:CR钼靶摄影:普兰梅德公司生产的全乳数字化平板乳腺机,芬兰原装SORVAAJANKATU7 FI-00880计算机放射成像,HELSINKI IP板,FUJIFLM DRY PIX7000 干式激光打印机。

1.2.2 拍摄方式:应用普通投照体位,拍摄双乳队轴位和内外斜位(MLO位),必要时加体侧位或放大拍摄视野。并根据乳房的大小及组织致密度的情况自动化选择影片拍摄曝光参数,从而保证最佳摄片质量。

1.2.3 评定方式:钼靶图像分析采取双盲法,并根据乳腺影像学评定标准,由我院几位放射科医师共同读片分析,在病理活检出结果后,对照放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4例患者经病理活检54例确诊为乳腺癌,其中导管内癌变14例;导管内早期浸润癌34例;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3例;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3例,以此作为诊断金标准。影像学结果:其中导管内癌变14例;导管内早期浸润癌31例;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1例;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3例。CR数字化钼靶摄片准确诊断患者49例(90.7%),漏诊或误诊者5例(9.3%)。

对于发展至导管内癌变及小叶性癌变早期浸润的女性患者检验准确率为100%,而对于不典型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癌变则诊断率较低仅33.3%。

3 讨论

乳腺癌由于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多不能以体格检查的方式检出或确诊,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其中以X线征象中的钙化灶为诊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甚至是位移的恶性X线征象[3]。钙化灶的形成因为癌细胞变性坏死、脱屑和钙盐沉积所致[4]。其X线表现上,一般认为在1cm2视野范围下钙化灶数量在5个以上即提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对于钙化灶的检出临床意义目前已不仅仅局限于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依据,对于术前的癌灶定位,术后的病灶切除及扫描,病理活检切片的标记及早期治疗,预后均意义重大。

据文献报道[5],CR数字化钼靶乳腺摄片对诊断早期乳腺癌诊断就有重要价值。其成像原理为:采用特殊的光电转换技术摄影,并利用计算器图像处理系统对图像进行优化处理[6],在图像优化细节中,利用窗宽、位的调节,图像的锐度化及伪彩色窗口化等技术,转换特异性的图形曲线,提高图像分辨率,清晰度。使得图像上的病灶敏感组织,如肿块组织、腺管解剖结构、病理性钙化灶、皮肤及腋窝处浅表淋巴等层次分明的显示[7]。可以很轻松的观察到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一些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直接征象即为X线下钙化灶,间接征象则为皮肤增厚、恶性晕圈、异常的血管相、漏斗征、疏松结缔组织反应等。X线征象越多,对于诊断乳腺癌的可靠性就越大。当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直接征象或是一种直接征象及若干间接征象即可确诊。例如:局限性致密影X线表现为乳腺在某一区域不对称的局限性高密度、结构紊乱、边界不清晰,在两个不同照射位置的X线片上观察不到肿块,仅可见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双侧乳腺的相对不对称,提示应高度怀疑乳腺癌[8]

本次研究中资料结果显示,CR数字化钼靶拍摄的乳腺X线片中,在诊断结果上CR数字化钼靶拍摄的乳腺X线片中钼靶诊断准确者49例,诊断准确率达90.7%(49/54)其中对诊断导管内癌变、小叶癌早期浸润,准确率为100%。且经文献报道,CR数字化钼靶拍摄的拍摄条件(24.6±0.8)kV,(13.2±1.2)mAs,而传统拍摄的拍摄条件则为(29.9±1.5)kV,(18.6±2.1)mAs。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CR数字化钼靶技术进行乳腺摄片时,由于摄片条件要求低,可大幅降低X线的照射剂量,另患者吸收射线的剂量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对患者的辐射热损伤等[9]

综上所述,CR数字化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于临床诊断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对早期乳腺癌的精准诊断价值,并且较传统摄片减少了对患者的X线辐射量。诊断效果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陶爱娣.64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心理分析及处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0,36(15)

[2]张晓鹏,彭卫军,李浩,乳腺癌影像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肿瘤影像学,2008,1(1)

[3]鲍润贤.中华影像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林玉斌.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4)

[5]杨卫国.CR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2)

[6]魏来,陈长信.5000例妇女乳腺疾病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

[7]Smith RA,Cokkinides V,Evre HJ.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CA Cancer Clin,2004,54(12)

[8]王丽萍,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30(4)

[9]王强,胡国栋,王晓华,等.隆乳器材及隆乳后并发症的全数字化钼靶摄影及MR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