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梁丽案件中当事人的自相矛盾,源自传统民法在定位遗失的权利结构之时,严重忽视了如下事实:即无论拾得人还是所有权人,在遗失问题上都存在严重的有限理性。这一疏忽导致民事立法对当事人施加了大量的无谓成本,也助长了刑法界中对此类行为动辄归罪的不当倾向。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的判断具有体系上的合理性,但其实际体现了如下不当预设——即国家对遗失的控制要比个人更加稳妥和可靠,这不仅违背法治精神,且会因严重违背民众的一般认知而引发不必要的非议与反感。立法应当放弃以权利性质来定位权利效力的陈旧进路,转而以把握权利归属过程为核心,明确具体当事人权利的具体内容。

  • 标签: 遗失物 有限理性 梁丽案件 物权法
  • 简介: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遗失不适用善意取得,究其原因在于遗失脱离权利人占有,非基于权利人意愿。而其他动产则适用善意取得,原因在于动产脱离占有,是基于权利人的意志,或出于借用,或出于租赁等目的,动产占有由所有权人转移至借用人或者租赁人等。虽然所有权人不存在可归责性,但动产脱离占有至第三人,仍与所有权人存在关联关系。虽然遗失权利人可以行使返还请求权,但受两年期限的限制,若未在两年内请求返还,则不得再请求返还。但第三人不能依据现有的制度取得所有权,这可能会造成“双重所有权”现象。若是通过时效取得制度,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该现象。

  • 标签: 遗失物 善意取得 最大效用 取得时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从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表现、影响途径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旅游案例进行思考,进而针对我国旅游目的地文化遗失的现状提出改善建议。

  • 标签: 旅游目的地文化 文化遗失 文化保护
  • 简介:他曾是上海屈臣氏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一位英国的业余摄影师。他在中国创作了大量的画意派风光艺术照片,记录下民国时期的古老又韵味十足的北京城,光影氤氲的三峡,秀美灵动的江南风景。

  • 标签: 屈臣氏 唐纳德 风光摄影 画意 下民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着陆点。在语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趣味阅读,并联系学生生活,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写话过程中来,而整个教学过程要充满趣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才会自觉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来。

  • 标签: 低年级 语文教学 寻找趣味
  • 简介:霍耐特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实现了社会批判的“承认理论转向”,转向的标志著作是《为承认而斗争》。在《为承认而斗争》中,霍耐特按照蔑视与反抗的道德模式解释了社会冲突的经验根源,并以此为据,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一开始就游离了承认运动的“道德语法”,进而处于值得怀疑的倾向之中。殊不知,他对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道德性裁判,有着严重的理论偏颇。事实上,马克思解释社会冲突“语法”不是主体性的“道德经验”,而是现实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是“感性活动”自我异化的结果,从横向看,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对抗,从纵向看,表现为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对抗。

  • 标签: 社会冲突 道德经验 感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