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屈膝踏足逆行再植在趾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的优点和缺点及应用体会。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采用屈膝踏足逆行再植对1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趾行断趾再植术,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8~50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机器皮带绞伤5例,碾压伤4例,车祸伤2例。受伤部位:左趾4例,右趾7例,均为完全离断,均伴有屈伸肌腱近端抽出。术后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微信随访2例。结果术后9例趾完全成活,2例趾坏死。断趾再植成活率为81.8%(9/11),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X线片复查示,术后8~12周成活趾骨折及关节融合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成活趾外形饱满,趾甲生长良好。末次随访时趾端静态TPD为8~12 mm,平均10 mm。患足行走及跑步无影响。结论采用屈膝踏足逆行再植行趾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术具有视野暴露良好、镜下操作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再植成活率高的优点。

  • 标签: 离断伤 断趾再植 逆行再植 屈膝踏足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曾文奕 杜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55,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55
  • 简介:摘要逆行性植体周炎(retrograde peri-implantitis,RPI)是一种较少见的种植修复治疗生物学并发症,近年有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RPI的特征为种植体植入后尖端出现骨缺损,而冠方骨结合正常。由于RPI不一定有临床症状或指征,若种植修复治疗术后未进行定期影像学检查,较易发生漏诊,继而延误治疗时机且影响远期疗效。RPI常见致病因素包括邻牙根尖周病损、种植位点残留细菌及种植体尖端污染等,治疗方法则根据病变来源和严重程度选择。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关于RPI的诊断分类、病因病理以及预防治疗,为今后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植体周炎 根尖周病 诊断 分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ERCP+EST术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年于我院就诊并接受内镜下逆行ERCP+EST术的胆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临床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于接受内镜下逆行ERCP+EST术的胆管结石患者,加强护理对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降低术后不良事件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下逆行ERCP+EST术 加强护理 不良事件 临床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内镜 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内镜 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华大学衡阳市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8~70岁,平均54.7岁;骨折根据AO/OTA分型:关节外骨折7例(43-A1型3例,43-A2型3例,43-A3型1例),关节内骨折4例(43-C1型2例,43-C2型2例);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4例(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均采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治疗,术后观察胫骨远端有无内外翻畸形及骨折相关并发症发生,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12个月(平均7.4个月)随访。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并恢复至日常的生活与工作。胫骨远端无内外翻畸形发生,无术后感染、骨与内固定物外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根据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优7例,良4例。结论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标签: 胫骨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随访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后的感觉恢复情况,为探讨重建指腹的最佳术式提供参考。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47例行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患者进行感觉随访。其中缝合指固有神经20例,缝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27例。皮瓣面积为3.0 cm×2.5 cm~1.5 cm×1.0 cm。感觉随访内容包括单丝触觉、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感觉分级(S0~S4)、两点分辨觉。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6、9、12个月均获得随访,最长随访至术后30个月,平均(15.3±0.3)个月。术后12个月感觉恢复情况:S1 6例,S2 6例,S3 28例,S3+ 7例。其中31例超过12个月以上的系统随访,感觉分级结果在12个月以后无明显进展。S3+的7例患者两点分辨觉为9~15 mm,皮瓣的面积为1.5 cm×1.0 cm~1.8 cm×1.3 cm。其中缝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4例,测得两点分辨觉为11~13 mm,皮瓣面积为1.5 cm×1.0 cm~1.5 cm×1.5 cm。结论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术后30个月内,感觉较难恢复到S4,小面积的皮瓣感觉恢复更好,缝合指固有神经或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对皮瓣感觉恢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感觉随访 两点分辨觉
  • 简介:摘要随着逆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发展及普及,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率升高。泌尿系结石与尿路感染密不可分,其中很大一部分经济负担都偏向于与感染相关的结石。泌尿系感染是结石术后最多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尿源性脓毒血症有危及生命的风险。感染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共病条件、解剖异常、手术因素和局部抗微生物敏感性。了解这些风险以及减轻风险的适当步骤是降低术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目的是回顾当前与逆行输尿管手术相关结石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文献。

  • 标签: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结石 泌尿外科 尿源性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消化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但阑尾异物临床少见。本文报道了2例阑尾水银异物患儿,参照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技术,采用微创手段顺利取出阑尾水银,保留了患儿阑尾功能。

  • 标签: 阑尾 异物 儿童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学生叛逆行为不仅会对师生关系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于小学高段学生,他们正处在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消除学生叛逆行为非常重要。所以对于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应当给予充分重视,认真分析小学高段学生叛逆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探求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 标签: 学生 叛逆行为 心理成因
  • 简介:摘要逆行冠状静脉乙醇消融作为常规药物和导管消融无效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被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该技术相关的原理、发展经过、操作流程、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主要并发症、具体应用数据)、局限性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旨对该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逆行冠状静脉乙醇消融 左心室顶部
  • 作者: 查俐 曾彦博 裴轶飞 汪丽 杨继金 刘崎 朱彤 陆小燕 朱中飞 杜奕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介入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影像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但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者少见。SAP病程复杂,后期可能会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十分凶险。现报道1例ERCP后SAP合并腹腔出血,又因出血量大引起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患者胰腺坏死伴感染,又先后3次发生腹腔出血,伴失血性休克、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经过多学科诊治最终抢救成功。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腹腔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入路乳糜胸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6例乳糜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术,并尝试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插管的患者行逆行胸导管直接造影,显示胸导管破裂口位置后用微弹簧圈和组织胶栓塞。结果16例患者的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均获得成功,胸导管末端显示开放良好。所有患者均尝试行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插管成功10例,其中6例造影中显示明显对比剂外溢,用微弹簧圈结合组织胶栓塞胸导管。所有16例患者术后乳糜胸均有好转,6例完全治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入路行乳糜胸介入治疗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乳糜胸 胸导管 淋巴管造影 逆行胸导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6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采用拇指指固有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资料。设计切取同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术中将供应皮瓣血运的穿支血管近端的指动脉切断结扎,以指动脉为蒂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以9-0无创缝合线将皮瓣携带的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供区游离植皮修复。随访受区皮瓣、供区植皮存活情况,及修复指腹外观、感觉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均伴有末节指骨肌腱外露。男39例,女29例;年龄18~63岁,平均35.8岁。术中切取近节背侧岛状皮瓣大小为2.0 cm×3.0 cm~3.1 cm×4.2 cm。术后全部皮瓣及供区植皮均存活,创面一期愈合。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指腹饱满,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距觉为4~11 mm。结论采用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能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手损伤 拇指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指固有动脉 拇指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中,探讨对于老年人难穿刺偏僻蚯蚓样血管的穿刺方法,提高急慢性疾病、抢救、老年血管受损静脉的留置针穿刺率,使留置针一次性穿刺率高,这样,使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便于抢救,达到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安慰。

  • 标签: 留置针  穿刺  逆行弯针  老年人  蚯蚓样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中,探讨对于老年人难穿刺偏僻蚯蚓样血管的穿刺方法,提高急慢性疾病、抢救、老年血管受损静脉的留置针穿刺率,使留置针一次性穿刺率高,这样,使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便于抢救,达到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安慰。

  • 标签: 留置针  穿刺  逆行弯针  老年人  蚯蚓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