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退行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以期为退行腰椎滑脱症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3年7月6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以及滑脱远期丢失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效果较为显著,临床中应注重应用。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手术治疗 研究
  • 简介:退行腰椎滑脱症(以下简称DS)以腰痛、下肢神经根痛、间歇跛行等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并且与腰椎椎间盘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失稳症等密切相关。临床中手法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的方式多种多样且疗效较好,现就手法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从而了解其发展概况。

  • 标签: 手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管减压、USS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腰椎退行滑脱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腰椎退行滑脱症患者行后方入路腰椎管减压、USS内固定手术,对照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症状完全消失48例,明显改善6例。54例中24例Ⅰ度滑脱,其中22例术后X线片检查证实完全复位;Ⅱ度滑脱30例,28例完全复位,另2例滑脱部分复位。术后无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感染。结论USS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滑脱早期随诊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内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绝大多数退行脊柱滑脱患者,下腰痛是就诊的主要症状,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后路椎间融合术在缓解退行脊柱滑脱患者腰痛的困扰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下腰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46例诊断为退行脊柱滑脱患者的患者均伴有下腰痛,其中主诉为下腰痛的患者38例,下腰痛为次要症状的患者8例,均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后经一年随访,46例患者分为优,良,差,无效四组。结果经随访,疗效满意,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引起退行脊柱滑脱患者下腰痛的病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情况小关节突、肌源、椎间盘源、其他原因(骨质疏松、后纵韧带损伤等)。后路椎间融合术在治疗退行脊柱滑脱引起的下腰痛时,消除了致使下腰痛的病因,术后效果显著。

  • 标签: 后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脊柱滑脱 下腰痛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联合CT诊断腰椎退行滑脱(Ds)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6~2022.8就诊的80例疑似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联合CT检查诊断,把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出74例患者是Ds。X线联合CT诊断出71例,数据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影像学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是92.85%、83.33%、93.24%。结论:对疑似Ds患者进行X线联合CT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腰椎退行性滑脱 X线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退行腰椎滑脱症治疗与康复方案以及临床疗效,为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康复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总计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腰椎牵引、佩戴腰围治疗,观察组50例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腰椎康复操治疗。比较2组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以及VAS、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以及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牵引、佩戴腰围治疗效果肯定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佳。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牵引 佩戴腰围 疼痛情况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围绕退行腰椎滑脱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分析。方法搜集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4例退行腰椎滑脱患者的病案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几率。结果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70岁以下的患者来说,7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几率更高一些。而且吸烟患者比不吸烟患者更容易出现脑脊液漏。而滑脱Meyerding分度为Ⅲ度与Ⅳ度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几率也比Ⅰ度与Ⅱ度患者的几率高出许多。结论笔者以为,高龄、长期吸烟史、滑脱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方式属于患者退行腰椎滑脱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关注。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脑脊液漏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nesys内固定及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度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腰椎Ⅰ度滑脱症患者68例(Dynesys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55.3±7.5)岁(范围44~74岁);L3 8例,L4 52例,L5 8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5±2.1)分。同期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72例(PLIF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56.8±7.2)岁(范围46~76岁);L3 9例,L4 53例,L5 10例;VAS评分为(4.4±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并对两组间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稳定节段和上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Dynesys组随访时间(64.2±18.3)个月(范围50~74个月), PLIF组随访时间(65.2±15.5)个月(范围55~79个月)。Dynesys组手术时间[(120.5±21.0)min vs.(132.5±27.0)min;t=2.924, P=0.004)]、术中出血量[(312.5±80.7)ml vs.(352.5±84.5)ml;t=2.861, P=0.005]和术后引流量[(120.3±45.8)ml vs.(140.2±50.2)ml;t=2.446, P=0.016]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稳定节段ROM、上邻节段ROM、稳定节段椎间隙高度、上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稳定节段ROM(4.3°±1.6° vs. 0, t=22.809,P<0.001)和上邻节段ROM(10.5°±2.1° vs. 12.8°±2.2°;t=6.329, 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Dynesys组和PLIF组ODI评分分别为11.25%±8.12%和16.53%±9.23%,JOA评分分别为(22.60±2.20)分和(19.01±2.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5,9.340;均P<0.001);两组患者症状ASD发生率(8.8% vs. 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4, P=0.257);影像学ASD发生率(2.9% vs. 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P=0.044)。结论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相对于PLIF,可减少邻近节段退变。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内固定器
  • 简介:成人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伴有Cobb’s角〉10°的脊柱畸形。成人脊柱侧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所有原因引起的脊柱畸形,根据Aebi分型,可在病因学角度将成人脊柱侧凸分为4型(表1)。

  • 标签: 脊柱侧凸 分型 综述
  • 简介:目的在回顾手术治疗退行脊柱侧凸进展的基础上,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退行脊柱侧凸矫治的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2年7月,本院骨科连续治疗32例退行脊柱侧凸患者,其中7例先行一期前路脊柱松解,二期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后外侧植骨融合;16例行后路椎管减压、PLIF椎体间支撑融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9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板截骨短缩、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4例出现症状对侧的下肢痛,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全部病例随访18个月~3年,平均2.4年.全部病例无断钉、断棒,无交界后凸.术前、术后及18个月随访时进行Oswestry评分,统计结果表明术后和18个月随访时ODS评分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充分减压的前提下,椎弓根螺钉三维矫正技术对退行脊柱侧凸可达到满意的纠正,重建脊柱稳定性,适当的前路松解和椎体间支撑植骨有利于矢状面畸形的改善,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退行性 脊柱侧凸 椎弓根螺钉 矫形 随访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80例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给予常规组腰椎牵引治疗,给予干预组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干预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正骨推拿手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牵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80例退行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给予常规组腰椎牵引治疗,给予干预组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中医 正骨推拿手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牵引治疗
  • 简介:摘要:退行腰椎滑脱症状主要由腰椎管狭窄等因素所致,该疾病的发生于腰椎关节之间互相影响,导致椎体出现错位问题。椎体所在的位置平移或旋转会使椎管的结构发生改变,容积同样会受到影响。退行腰椎滑脱症的形成是较为缓慢的,在各项变化的共同参与下,患者最终出现下腰疼痛症状,且该症状表现出明显的顽固特点。该疾病的发生受到关节、关节囊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滑脱会显示出静止特点。本文主要从退行腰椎滑脱症的病理以及护理方面展开分析。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正骨 推拿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用于腰椎退行滑脱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17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滑脱的单节段病变患者进行了后路椎板开窗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3岁。手术节段分布:L3/4间隙3例,L4/5间隙10例,L5/S1间隙4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术前及随访时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比及椎间活动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5.4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2.7,末次随访1.8±1.2;VAS腿痛评分:术前3.1±2.4,末次随访1.2±0.9。ODI指数:术前(39.4±17.3)%,末次随访(14.8±11.2)%。术前及随访时所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间高度比:术前2.5±1.2,随访时2.8±1.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活动度:术前(4.6±1.5)°,随访时(1.8±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内固定是轻度腰椎退行滑脱的一种早期疗效满意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退行腰椎滑脱症(DS)治疗中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