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回肠膀胱输尿管皮肤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膀胱癌根治治疗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回肠膀胱65例、行输尿管皮肤17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输尿管皮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回肠膀胱组(P〈0.05),但术后尿路梗阻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相当(P〉0.05)。结论回肠膀胱输尿管皮肤是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均可用于老年膀胱癌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意愿,以及两种式的优劣来选择应用。

  • 标签: 老年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结肠患者出院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 64例我科 结肠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实验,治疗时间在2017年 1月~ 2018年 3月期间,将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为观察组( 32例)和参照组( 32例)两组。参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8%、 31.25%(需重新计算),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讨论 对结肠患者出院早期实施个性化早期护理达到了十分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造口患者 出院早期 造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人造底盘渗漏的出现原因,并策划相应护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病人92例,对病人一般信息进行收集,对比底盘渗漏和底盘无渗漏病人一般信息差异情况,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底盘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所选取研究对象里底盘渗漏病人75例,占81.52%。底盘渗漏病人与底盘不渗漏病人在一年内体重变化、口袋护理能力、口袋正确选择、口袋更换时间、口袋膨胀程度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底盘渗漏病人与底盘不渗漏病人在一年内体重变化、口袋护理能力、口袋正确选择、口袋更换时间、口袋膨胀程度均是底盘渗漏的影响因素。结论底盘渗漏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护理可降低底盘渗漏发生率。

  • 标签: 造口 造口底盘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膀胱癌(carcinomaofurinarybladder,CUB)是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1],是世界第九大恶性疾病,第十三大癌症死亡原因[2],全球每年新发病例38万,年死亡病例15万[3].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回肠代膀胱(Bricker)和输尿管皮肤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尿流改道术.由于该手术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排尿方式,术后患者需要终身使用和佩戴尿路口袋,护理不当易导致尿液外漏、周围皮炎、泌尿系感染等问题,甚至导致肾功能损坏等严重后果.

  • 标签: 尿路造口 护理现状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Bricker术 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ap-re-Do修补在结肠旁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患者评估其术后功能。方法择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51例结肠旁疝患者,为其采取Lap-re-Do修补。在术前与术后为患者进行功能的评估。结果术后患者的功能比术前有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p-re-Do修补是结肠旁疝患者的推荐治疗法之一,临床可以将这种疝修补方法进行临床推广,以确保患者功能良好。

  • 标签: 结肠造口旁疝 Lap-re-Do修补术 造口功能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底盘测量法在不规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裁剪底盘成功情况和裁剪底盘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性裁剪底盘成功和裁剪底盘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底盘测量法在不规则患者护理中是一种简而易行的方法。

  • 标签: 测量 底盘 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式横结肠缝合方式在肠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新式横结肠缝合方式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横结肠缝合方式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协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在两组病人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的ESCA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达到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病人采取新式横结肠缝合方式后,其护理方法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 标签: 新式横结肠造口缝合方式 肠造口 护理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并行结肠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80例直肠癌根治并行结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自护知识、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出血、狭窄、坏死、周围皮炎、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并行结肠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帮助,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 延续护理干预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7例(34眼)为本组研究对象,实施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本组27例(34眼)患者中,治愈33眼,无效1眼,治愈率为97.06%。通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33眼均无按压泪囊区溢脓和溢泪等症状,有1例患者在术后临床溢泪等症状无缓解,溢脓症状消失,冲洗泪道不通畅。结论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慢性泪囊炎临川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造口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诊治的36例直肠癌术后结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遵医用药、病情观察、口头健康宣教、解答患者疑问等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排便不适发生率、排便规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4.68±1.5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63±1.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排便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排便规律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结肠手术中运用经阑尾残端回肠插管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手术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1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方式,观察组接受经阑尾残端回肠插管。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肠瘘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均未发生肠瘘,对照组中发生3例肠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结肠手术过程中,运用经阑尾残端回肠插管能够有效的减少肠瘘发生,降低并发症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回肠插管造口术 阑尾残端 肠瘘 结肠手术 效果
  • 简介:乙状结肠是在乙状结肠和腹壁表面之间建立人工通道的手术。适用于解除晚期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等直肠手术的术前准备。粪水性皮炎是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周围皮肤炎症的22%,主要是由于粪水刺激引起周围皮肤的糜烂[1-2]。

  • 标签: 乙状结肠造口 粪水性皮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中护理配合要点,以进一步提高该手术质效。方法选取选取2018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5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一步强调中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中情况、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6.1%,稍高于对照组(90.8%),但组间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寒战的比例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血尿及尿路感染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进一步强调中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效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术中护理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回肠回纳中的效果。方法全麻下接受末端回肠回纳患者30例,将患者分为单侧罗哌卡因阻滞组(A组)、双侧罗哌卡因阻滞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0例。A组患者行单侧TAP注射0.25%罗哌卡因20ml,B组患者行双侧TAP注射0.25%罗哌卡因20ml,C组行双侧TAP注射生理盐水20ml。分别评估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24、48小时镇痛效果。结果2、6、12小时时间点A组和C组、B组和C组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和48h时间点各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稍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术后地佐辛使用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也较晚,住院时间较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地佐辛用量、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通过阻滞脊髓腹壁感觉神经通路,显著减少了术后腹壁切口疼痛,缓解了手术患者腹部不适。对回纳患者,仅需行一侧TAP即可起到良好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恢复。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回肠造口回纳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接受肠瘘手术治疗的患儿护理干预中,给予患儿改良式口袋粘贴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58例接受肠瘘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相关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需要接受口袋护理,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儿接受常规口袋粘贴,研究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改良口袋粘贴处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儿,且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传统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当中,对口袋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肠造瘘术 满意度 粘贴 造口袋 改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术后结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6例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结肠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3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应激状态指标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HAMA、HAMD及NR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结肠患者应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节省了费用,缓解了应激状态,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