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300例跌倒高风险住院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300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有150例。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法。观察两组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结果实验组的跌倒发生为0.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低,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为99.33%,明显比对照组的87.33%高,P<0.05。结论对住院病患进行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改善预后。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跌倒发生率 降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CA在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CA分析我科2015年患者跌倒事件,分析危险因素并在2016年进行改进。结果经根因分析法的鱼骨图可清晰发现患者跌倒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我科室跌倒发生从2015年的0.20‰降低为2016年的0.05‰。结论应用RCA有助于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RCA 康复科 跌倒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跌倒发生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我院自 2014年 6月 -2017年 3月期间收治的 12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观察护理效果及对跌倒发生的影响。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采用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跌倒发生( 7.81%, 5/64)显著低于对照组( 25.0%, 16/64),差异显著 (P< 0.01)。采用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身体、心理健康等,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康复有助于跌倒发生的降低,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性骨折 效果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以降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发生为改善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步骤,运用品管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持续的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由10‰降低到改善后的2.5‰,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降低住院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发生,同时能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高危 跌倒坠床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冠心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及其跌倒情况,制定相应品管圈活动,对比记录前后患者的跌倒。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例数由68例降低至31例,发生为0.04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显著减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随之升高,对圈员品质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中,观察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调查分析、目标设定、对策实施与指导。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由活动前的0.55‰降至0.10‰,目标达成160%。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跌倒 老年患者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护理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心内科病房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安全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知识掌握程度、跌倒发生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跌倒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加强患者对于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降低跌倒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安全性护理 心内科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跌倒时间发生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本科接诊的9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的先后循序将之分成两组研究组47例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跌倒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跌倒事件发生为2.13%、患者满意度为95.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89%、82.9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预防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患跌倒,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跌倒事件 PDCA循环管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并发症发生。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主要表现为皮疹2例、肝功能轻微损害4例,停药后症状消失或自行恢复正常。对照组4例出现肝功能轻微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从变电站的构成部分来看,变电站直流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且有着显著价值的电源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为变电站的有关活动提供直流电源,包括控制、自动装置、信号等部分的用电需求。除此之外,变电站直流系统也会给开关的分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由此可以看出,直流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将直接决定着整个变电站能否正常运行。

  • 标签: 变电站 直流接地故障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幼儿期肥胖发生,为更好的指导不同出生体重儿早期合理调配营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对比3组不同出生体重儿1周岁和3周岁时体重、身高、体重(kg)/身高(m2)(体质指数)、肥胖等资料。结果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在幼儿期发生肥胖的机率越高。结论宫内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婴儿早期营养积累,出生后营养指导和喂养方式对体重影响较大,应该个体化,重视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供给并积极干预。

  • 标签: 早产儿 肥胖期 调查研究
  • 简介:随着闪速炉的投料量和精矿中杂质含量的逐步升高,进入余热锅炉和后续排烟系统的烟尘量也随之大幅增加,部分在余热锅炉未能硫酸盐化的烟尘,由于其粘附性较强、不易清除,在余热锅炉、鹅颈烟道、沉降室以及电收尘内大量粘结,为了确保余热锅炉和后续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排烟畅通,通过大量研究论证,对炉况、控制参数、物料性质、系统漏风、EF烟气等方面的控制,成功有效降低了SO,发生

  • 标签: 余热锅炉 排烟系统 SO3发生率 电收尘 烟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期间普外科收治治疗的患者共6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有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具体的对比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1±1.3)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0,对比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4.9±1.0)分,其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4例,两组患者在具体护理之后效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对普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其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断提升。

  • 标签: 细节护理 普外科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社区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贫血的发生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 310例,统计贫血发生,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贫血发生,比较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死亡。结果: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贫血的总发生 29.48%,不同性别病人(男性 29.97 %,女性 28.98 %)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不同年龄( 65~ 74岁, 75~ 84岁, >85 岁)贫血发生( 20.40%, 30.08%, 39.24%)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老年病人的死亡明显高于非贫血组( 31.86%和 14.15 %)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中贫血发生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发生增高,贫血患者比非贫血患者有更高的死亡,应引起全科医师的高度重视,积极查找贫血病因,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住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社区医院 老年住院患者 贫血 发生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及相关危险。方法调查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骨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60例,统计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并分析了影响感染的各方面因素。结果160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8例(占5.00%)。结论骨科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几率不仅与治疗水平有关,与患者的自身年龄、体质、住院时间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 标签: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低钠血症所致惊厥的发生及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惊厥新生儿将其中20例由于低血钠症所导致的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20例患儿平均住院7天;对其进行2个月的随访,其中有1例患儿失访,其他患儿均恢复正常,并且不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发生。结论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中,低血钠所导致的惊厥大约占发病的40%左右,临床医师应该要引起重视,在早期发现该病并及时的给予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惊厥 低钠血症 新生儿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