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平扫时正常胸主动脉及其搏动伪影和胸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63例正常胸主动脉CT平扫表现,回顾分析126例正常胸主动脉伪影发生率及其特点,回顾分析7例胸主动脉夹层(5例破裂)CT平扫表现。结果(1)63例正常胸主动脉在CT轴位像上均呈圆形及椭圆形(主动脉弓及其移行部),壁环宽窄相等,壁环密度与腔内血液相似32例,密度高于腔内血液31例。密度高低与平均年龄成正相关,与性别无关。(2)126例正常胸主动脉有81例在升主动脉边缘出现易与主动脉夹层混淆的半月形影,但此种半月形影只出现在升主动脉右后、左前、左后三个象限,而且与升主动脉环主体间常有一条线样低密度暗带而且总不会包括右前象限。(3)7例胸主动脉夹层均于主动脉环内见内膜片影(1例环内钙化斑、1例环内束状高密度、5例环内线状高密度影);5例见升主动脉半月征,其中3例血栓之高密度半月影与内膜片影融合,,2例于升主动脉壁环见等密度半月影。但所有5例半月影均包括右前象限。结论胸主动脉环内出现连续多层可见、两端止于环壁、高密度线状或束状影是动脉内膜离开壁环的标志,紧贴主动脉环边缘的半月形、大半圆形等密度或高密度影是假腔血流未凝结或血栓形成的标志,这两个标志都是AD的确诊依据。而在升主动脉边缘出现的总不包括右前象限的与升主动脉主体间有线状暗带的半月影则是升主动脉伪影。适当调高窗位、缩窄窗宽有利于AD检出。

  • 标签: 胸主动脉夹层 伪影 CT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胎儿脐静脉血流率与脐动脉指数比值(VAI)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816例正常胎儿。通过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长获取胎儿体重;测量腹内段脐静脉血流量(Quv);获取羊水中游离段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UA-PI);将Quv按照胎儿体型标准化,计算脐静脉血流率(nQuv)、VAI。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Quv、nQuv 、UA-PI、VAI与胎儿孕周的相关性;统计VAI以±s表示,取95%参考值上限及5%参考值下限作为VAI增高和减低的标准。将VAI低于正常值参考值5%的26例胎儿及VAI高于正常值参考值95%的20例胎儿纳入病例组。结果①胎儿Quv与孕周呈正相关(r=0.893,P<0.001),nQuv、UA-PI与孕周呈负相关(r=-0.552、-0.827,均P<0.001),VAI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r=0.000,P=0.758)。②VAI均值、标准差、5%参考值下限、95%参考值上限分别为195.81、55.61、105.95、293.33。③VAI异常病例组中26例VAI减低(孕妇高血压疾病16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3例,并发子痫前期1例,脐带扭转40圈1例,死胎3例,早产16例,新生儿低出生体重19例,1 min Apgar评分≤7分4例,脐动脉血pH<7.2者6例,孕期母体胎儿及随访新生儿均无异常1例);20例VAI增高(胎儿重型α-地中海贫血10例,地中海贫血2例,骶尾部畸胎瘤1例,门体静脉分流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3例,孕期母体胎儿及随访新生儿均无异常3例)。结论胎儿VAI的测量、计算简单易行,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在中晚孕期保持恒定,便于异常胎儿的追踪观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脐静脉血流量 脐动脉搏动指数 脐静脉血流率与脐动脉搏动指数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病人抽动脉血气时病人的动脉弱、抽血困难和心理问题以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门诊抽取动脉血气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患者抽血困难、动脉弱和相关心理问题,以此制定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抽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门诊抽血过程中造成抽血困难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门诊 抽血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患者肾动脉指数(renal pulsatility index, RPI)与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RPI增高是否能预测AKI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于麻醉诱导后(T1)、术毕即刻(T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测RPI;术前1 d、术后1~7 d取静脉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RPI对预测AKI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9例,发生率为26.8%。与非AKI组比较,AKI组T2时RPI显著增高(P<0.01),T1时R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T2时RPI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T2时RPI对AKI诊断的AUC为0.724(95%CI 0.578~0.869,P<0.01),敏感度57.89%,特异性86.54%,RPI临界值为1.86。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RPI和AKI发生存在相关性,RPI增高的患者在心血管手术后发生AKI的风险增加。

  • 标签: 肾动脉搏动指数 急性肾损伤 心肺转流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 简介:70岁的王老伯患糖尿病20年了,最近感到脚发凉,对温度和疼痛的感觉明显减退,走起路来飘乎乎的,像踩在棉花上。医生触摸他的动脉,发现搏动已消失。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龙诞说,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并发下肢动脉病变,该院内分泌科、眼科、神经内科、肾科、心血管科等联合经过10年对近100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触诊筛查以及实验研究表明,动脉博动异常者占25%。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足背动脉 第三人民医院 下肢动脉病变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颈内静脉穿刺点新定位法,通过临床实践与超声认定,新的穿刺点定位法确实可靠。

  • 标签: 静脉搏动 超声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联合子宫动脉指数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69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37例、重度组32例;另选择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健康孕妇5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PIGF和子宫动脉指数变化,不同病情程度血浆PIGF和子宫动脉指数变化,及PIGF联合子宫动脉指数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浆PIGF水平[(1.29±0.25)μg/L]低于对照组[(1.70±0.34)μg/L](t=7.816,P<0.05)。观察组PI(1.48±0.31)、RI(0.83±0.12)和S/D(2.97±0.65)均高于对照组[(0.91±0.18)、(0.58±0.09)和(1.71±0.53)](t=12.357、13.071、11.823,均P<0.05)。重度组血浆PIGF水平[(1.13±0.27)μg/L]低于轻度组[(1.45±0.23)μg/L](t=5.317,P<0.05)。重度组PI(1.71±0.36)、RI(0.97±0.14)和S/D(3.45±0.71)均高于轻度组[(1.16±0.24)、(0.72±0.10)和(2.43±0.57)](t=7.556、8.618、6.616,均P<0.05)。PIGF联合子宫搏动指数诊断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PIGF与子宫搏动指数。结论PIGF联合子宫搏动指数可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情,且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子痫 胎盘 子宫动脉 搏动血流 血管阻力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检测孕12~16周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激活素A和胎盘生长因子,联合孕中期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动脉指数(PI),来评价4个指标单独或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正规产检的孕妇组成队列,在12~16周时采集静脉血,储存于-70℃冰箱内以备检测。队列中出现子痫前期病例后,根据孕周和储血时间于同一队列中选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完病例与对照组,利用ELISA方法检测2组的抑制素A、激活素A和胎盘生长因子的浓度。所有孕妇于22~24周行子宫动脉多普勒检查测定PI值。4个指标的结果转化为MoM值,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4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及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评价4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后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子痫前期发病31例,对照组有93例。对照组和病例组平均PI的平均MoM值分别为1.02±0.25和1.45±0.31(P<0.001)。抑制素A的平均MoM值为1.08±0.43和1.57±0.34(P<0.001)。激活素A的平均MoM值为1.06±0.42和1.68±0.38(P<0.001)。胎盘生长因子的平均MoM值为1.00±0.26和0.69±0.23(P<0.001)。分别作出抑制素A、激活素A、胎盘生长因子和子宫动脉平均PI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95%CI,0.712~0.880;P<0.01),0.823(95%CI,0.746~0.899;P<0.01),0.831(95%CI,0.752~0.910;P<0.01)及0.851(95%CI,0.783~0.92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几个指标联合后的ROC曲线。抑制素A、激活素A和PI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30~0.938;P<0.01),特异度为80%时,敏感度为82%。激活素A、胎盘生长因子和P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52~0.978;P<0.01),特异度为80%时,敏感度为90%。4个指标联合后,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91~0.990;P<0.01),特异度为80%时,敏感度为93%。结论在中孕期的早期,子痫前期的母体血清的激活素A�

  • 标签: 子痫前期 筛查 抑制素A 激活素A 胎盘生长因子 子宫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肱动脉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测量其平卧位时健侧肢体肱动脉动脉血压,采用自身配对方法,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患者肱动脉血压显著低于动脉血压(P<0.01)。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重型脑损伤后测量肱动脉血压困难时,可测动脉血压,并根据回归方程推算肱动脉血压。

  • 标签: 血压 肱动脉 足背动脉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子宫动脉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预测双胎妊娠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早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11+0~13周+6的双胎妊娠孕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PI,随访妊娠结局和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34孕周)、晚发型子痫前期(≥34孕周)、妊娠期高血压与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4组间PI中位数倍数及其异常(≥P90)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子宫动脉PI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 223例孕妇,剔除185例不符合分析标准者后,共1 038例双胎妊娠孕妇纳入分析,包括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231例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807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47%(36/1 038)、7.03%(73/1 038)和2.79%(29/1 038)。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和正常组孕妇早孕期子宫动脉PI中位数倍数[M(P25~P75)分别为1.06(0.80~1.32)、1.05(0.75~1.30)、0.99(0.73~1.23)和1.03(0.80~1.27),χ2=0.396,P=0.941]及其异常率[8.33%(3/36)、6.85%(5/73)、13.79%(4/29)和10.11%(91/9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7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中正常组的PI中位数倍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04(0.81~1.29)与1.03(0.79~1.27),χ2=0.095,P=0.758]。早孕期子宫动脉PI对于双胎妊娠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较有限,预测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及妊娠期高血压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4(95%CI:0.413~0.615)、0.499(95%CI:0.428~0.570)和0.530(95%CI:0.418~0.643)。结论早孕期子宫动脉PI预测双胎妊娠早发型、晚发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较有限。

  • 标签: 子痫前期 妊娠,双胎 妊娠初期 子宫动脉 搏动血流 预测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 Meta 分析系统评价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桡动脉置管和动脉置管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 、 Cochrane Library 、 Embase 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桡动脉置管和动脉置管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 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 除 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从中提取原始资料,运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 9 篇,包括研究对象 930 例, 3 篇研究评为 A 级, 6 篇评为 B 级。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中脱管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堵管或曲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动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可能高于桡动脉置管,且动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其中的 脱管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均低于桡动脉置管。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桡动脉置管 足背动脉置管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监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指数(PI)诊断颅脑损伤患者低脑灌注压(CPP)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因颅脑损伤入住外科监护室并行脑室内持续颅内压(ICP)监测的患者55例,术后72 h时记录ICP和MAP,采用超声法动态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期血流速度(EDV),计算有创CPP及PI。PI与CPP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I诊断低CPP的准确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PI与CPP呈负相关(r=-0.655,P<0.01),PI诊断低CPP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863(0.761~0.965),阈值为0.97,灵敏度92.3%,特异度66.7%。结论超声测定PI诊断颅脑损伤患者低CPP的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视网膜 超声检查 颅脑损伤 脑血管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携带胫前动脉穿支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中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以携带胫前动脉穿支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4~73岁,平均62岁。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4 cm~18 cm×5 cm。手术使用胫前动脉穿支联合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供区以全厚皮片植皮。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随访,观察记录皮瓣外观及肢体恢复情况。结果4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美观,质地柔软,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以胫前动脉穿支联合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双血供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修复范围大,可修复距离远,修复前中组织缺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 腓动脉穿支皮瓣 岛状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行游离植皮修复;观察组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观察组行动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给予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跗外侧动脉 皮瓣修复 足背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探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动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76例糖尿病患者,正常对照组42例进行检测,观察血管内径、中内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及多项血流参数。结果①糖尿病组动脉内径较对照组无明显减小、IMT和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②糖尿病组动脉最大流速、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③患者组中,有糖尿病者血管狭窄较无糖尿病者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能清晰显示动脉的内径及粥样斑块情况,并能对血流速度等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对预测糖尿病的发生及估计病变程度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 足背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