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桦醇自问世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评价,介绍了桦醇的发现过程、结构研究、药理活性、结构修饰和半合成,以及菌丝体的体外培养等,为桦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桦褐孔菌 桦褐孔菌醇 化学成分 抗肿瘤药 综述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克氏库克(Kocuriakristinae)、粪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Salmonellatyphimurium)、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sakazakii)和绿脓假单胞(Pesudomonaspyocyaneum)为受试,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桦(Inonotusobliquus)发酵浸膏各极性部位的抑活性。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桦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乙酸乙酯层抑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桦发酵浸膏的乙酸乙酯层抑活性较强,通过分离纯化,从该层分离得到了苯甲酸,并确定为主要抑活性成分。

  • 标签: 桦褐孔菌 发酵浸膏 抑菌活性 苯甲酸
  • 简介: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略),应用此剂量在对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桦多糖能够增强小鼠体内的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4d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悬液0.5ml

  • 标签: 免疫功能 功能影响 多糖小鼠
  • 简介:摘要根据俄罗斯的相关资料,归纳分析桦在肝胆病症康复治疗中的配伍应用方法,发现在多种肝胆病症的康复治疗中,桦可与小檗果、西洋蓍草、贯叶金丝桃、菖蒲根、金盏花、菊苣、异株荨麻、龙蒿、普通艾菊、蒲公英、冰草、野玫瑰果、葛缕子种子和马郁兰草等配伍应用,对黄疸、肝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疼痛等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药用真菌 桦褐孔菌 肝胆疾病用药 配伍 俄罗斯
  • 简介:对桦在我国的资源调查情况进行了汇总,在已报道桦综述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近5年来野生桦与桦发酵产物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桦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桦褐孔菌 资源分布 药理活性
  • 简介:为提取桦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的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的含量;同时与桦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的其他组分(P〈0.01);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质和菌核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的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的桦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活性组分 DPPH自由基 OH自由基 亚铁还原能力实验
  • 简介:以微波作为辅助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桦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桦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微波功率560W,微波时间180s;在此条件下,桦多酚提取率可达到3.186%。因此,微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桦多酚提取方法。

  • 标签: 桦褐孔菌 多酚 微波 提取
  • 简介:为研究桦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脱蛋白后透析,再经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分离纯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桦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到3个多糖纯化组分JZP1、JZP2、JZP3;粗多糖(JZPC)、精制多糖(JZPJ)和纯化多糖(JZP3),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最大增殖率分别为59.04%(1000μg/mL),44.58%(20μg/mL),39.76%(20仙g/mL)。JZP1和JZP2在10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5.66%和13.25%。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粗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纯化多糖,不同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的免疫学活性,并且其免疫活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多糖纯化 淋巴细胞 增殖作用
  • 简介:报告1例羊毛状发。患者女,2岁7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头发稀少、纤细,且松软、卷曲、色淡呈黄黑色,如毳毛样,生长极缓慢,长度为2~8cm。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无家族史。

  • 标签: 羊毛状发
  • 简介: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水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水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水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研究桦黄酮及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热水浸提的方法,以黄酮和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桦黄酮和多糖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5(w/v),提取次数2次,此时桦多糖提取得率为1.16%,黄酮提取得率为3.92%。

  • 标签: 桦褐孔菌 黄酮 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药用菌物资源,用于消化道癌症、糖尿病的防治。多糖不仅是其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及降血脂等方面的功效,也成为近年来研究及产品开发的热点。文中总结了近10年桦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首次对桦多糖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桦多糖结构、生物活性及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桦褐孔菌 多糖 结构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摘要:本项目选用海南琼瓜菜良种开发有限公司的辣椒品种“辣椒三号”,研究孢木霉DQ剂对辣椒苗期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孢木霉DQ剂以拌土和浸种处理时,辣椒在25d后的出苗率分别为98.2%和93.5%,与对照相比分别高出19.5%和14.8%,表明以拌土处理后,直播辣椒种子时,有利于促进辣椒的出苗。孢木霉DQ剂以拌土处理时,对辣椒苗期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大田生产中合理使用孢木霉DQ剂提供依据。

  • 标签: 棘孢木霉DQ菌剂 辣椒苗期 材料方法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对药用植物何首乌茎段、叶片进行了毛状根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以Murashing&Skoog(MS)培养基+NAA(乙烯萘乙酸)1.0mg/L,25℃,暗培养条件下能诱导出毛状根。

  • 标签: 何首乌 毛状根
  • 简介:作为大规模重建计划的组成部分,地通常被开发为体育场地。如果要建设可持续的高质量的运动场地,就会面临真正的挑战。显而易见,最大的困难是要治理场地上的受污染土地。这对于可能将污染物暴露于敏感受体的挖、填、整地和排水工作来说,尤为中肯。

  • 标签: 绿化 体育场地 运动场地 污染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想让妈妈为我骄傲“今天买东西的时候,老板娘跟我提起她女儿上重点大学了,再不用操心了。”妈妈对我说。

  • 标签: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赤烨》
  • 简介:中风回春丸中动物药刚毛显微特征图(略),通过对中风回春丸中5种动物药表面刚毛的鉴别可知,结果5种动物药的刚毛鉴别特征明显

  • 标签: 中动物 中风回春丸 刚毛显微
  • 简介:摘要通过对47例误食盖粉褶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进行调查,了解中毒过程,临床症状,并对盖粉褶进行外观描述和鉴定确认,提出防治措施。

  • 标签: 群体性食物中毒 褐盖粉褶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