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理论家之一,卡尔·柯尔施以其对哲学的批判和辩证法的阐释而蜚声中外。立足《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研究,将视野拓展到《卡尔·马克思》一书,可以发现:柯尔施有关唯物辩证法的阐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可能性的探索三者内在关联,并且都以其对资产阶级社会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基础和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中重读柯尔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内在统一,并对柯尔施思想中辩证建构与经验具体之间的张力进行科学的批判和说明。

  • 标签: 柯尔施 理论和实践 拜物教批判 从抽象到具体
  • 简介:卢卡奇认为资产阶级思想的根本问题在于试图用理性主义的体系来消融掉非理性,并以此来使世界全部理性化。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分裂。康德自在之物的概念揭示了二元困境,试图用道德实践来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但最终还是陷入困境。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来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唯心主义立场,最终并没有真正克服。卢卡奇认为德国古典哲学虽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但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克服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

  • 标签: 卢卡奇 资产阶级 二律背反 物自体
  • 简介: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探索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问题,并由此提出一种总体的辩证方法论体系,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方法论要想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必须以探讨阶级意识为起点。关于这方面,本文认为卢卡奇是偏于激进的,他对一些问题的表达也许没有人们所期待的那么具体详细,可在其所处时代历史的政治、制度的背景下已经做到了最佳。他在阐述资产本主义物化社会下资产阶级阶级阶级意识的虚假性时,着重提出无产阶级通过主体自身的解放,来认知社会本质,促使意识觉醒进行革命的重要性。

  • 标签: 总体性 自觉性 无产阶级意识
  • 简介:摘要《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卢卡奇的重要代表作,卢卡奇在书中详细论述了“阶级意识”与“物化”,并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详尽阐述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先进性,并通过对物化的研究,阐述了无产阶级应当肩负起的历史使命,这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异化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 标签: 阶级意识 物化 价值
  • 简介:《摩登时代》作为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采用独特的滑稽的夸张的肢体语言,揭示了工业革命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影片中的情节,揭露资产阶级的真面目。资本家通过异化劳动,极力追求剩余价值,最终使工人们成为“单向度的人”。

  • 标签: 资产阶级 异化劳动 剩余价值 单向度的人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网络 意识形态 安全工作
  • 简介: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根本任务、基本原则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认识,为新时代践行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指明了方向。

  • 标签: 习近平 意识形态安全 背景 内容 路径
  • 简介:作为一种集团性话语,意识形态主要指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社会精神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思想体系或观念科学。较之于一般科学意识和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意识形态蕴涵着现实利益——激励性、政治主张——合法性和价值诉求——导引性三大内在特质。西方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上演的"意识形态终结"问题,本质上属于不同时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攻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和形式。面对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三大冲击以及后发现代化进程中由"富"变"强"之历史飞跃所呈现的种种问题,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博弈面临许多新的时代性特点。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得到加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精进国家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平台建设战略;(2)再造社会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3)提升民众层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战略;(4)培植文化安全意义上具有新质内涵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在中国走向"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的新时代,我们如何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的同时,真正重新厘定、认同和安置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人类共同价值,依然是一个理论上尚未得到彻底澄明和澄净的问题。

  • 标签: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终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文化软实力
  • 简介:8月21日、27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地县志工作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中心组学习,学习了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罗东川题为《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坚定坚决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讲话,观看了警示教育片。8月27日下午,地县志工作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围绕'坚守地方志意识形态领域阵地.

  • 标签: 意识形态领域 党支部 总目标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方志
  • 简介:邓小平曾提出党在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是反对精神污染,这对当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阵地,把反对“精神污染”与意识形态安全联系起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在师生政治信仰、校园文化、传播方式等方面面临着挑战,高校应着重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并优化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阵地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以期缓解高校出现的“精神污染”现象。

  • 标签: 高校 意识形态安全 精神污染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意识形态是国家的精神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政治制度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公安院校以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卫士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意义重大。当前,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思潮泛滥等新境遇,加强公安院校意识形态建设要构筑“制高点”、打造“主力军”、筑牢“防火墙”。

  • 标签: 公安院校 意识形态
  • 简介:习近平同志网络意识形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与新思路,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更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开拓了道路。在网络普及的当今社会,用发展的眼光、社会性的思维审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着力打造晴朗的网络环境势在必行。

  • 标签: 习近平 网络意识形态 命运共同体
  • 简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习近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内容。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不仅强调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明了加强和改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努力方向。新时代,分析和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习近平 意识形态建设 思想内容
  • 简介: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仍然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们更应该树立专业自信,坚定立场,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 标签: 意识形态工作 博士研究生 信仰者 九大 人类社会 强大思想武器
  • 简介:意识形态"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内容最庞杂、意义最含混、性质最诡异、使用最频繁的范畴之一"。那些走进意识形态概念研究之路的国内外学者,围绕意识形态概念而展开的诸多研究衍生出了两大分支: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史研究、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研究。前者是最为广大同仁熟知的研究领域,且已经有了诸多极具学术价值的综述文献。后者的研究更为接近厘定意识形态概念这一理想旨趣,相关研究者企图从概念中寻找出相对一致的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而他们也留下了基于概念意群意义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正是沿着后者这一学术路径继续前行,意欲对目前国内外有关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的研究做一个较为完整地梳理,以期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有所贡献。

  • 标签: 意识形态 理性主义传统 历史主义传统 库恩范式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严峻,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 标签: 意识形态斗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建设 意识形态安全 “西化”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是党和国家极端重要的工作之一。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之一,当前新形势的发展给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各种挑战和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结合新时代下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指针。

  • 标签: 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精神 学习 教育工作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系统论述其意识形态批判思想的经典著作,他们立足实践的唯物史观批判当时德国纷纷扰扰的各色意识形态,着力揭示意识形态与物质实践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批判"颠倒的""遮蔽矛盾的"意识形态。准确把握这两个关系,对于重新梳理和正确解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及其实践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意识形态 实践的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
  • 简介: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基层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薄弱环节,面临着价值取向多元、工作重视不够、手段方式落后等问题。进入新时代,基层群众对共产党更加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信、对未来发展更加期待,但也面临社会多元思潮的现实影响,必须通过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等方式切实增进基层意识形态的工作成效,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 标签: 基层 意识形态工作 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