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同桌的那本《中学生阅读》,封面古朴雅致。我忍不住拿起来翻阅,拜读了一篇好像名为《汉字与中国国运》的文章。此文主要是讲叙文化吞并的危机以及异种文明的侵略,我不由地想到我们的英语学习,那何尝

  • 标签: 读书札记
  • 简介: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汉对照《吕叔湘译文三种》(1992)本人读后获益匪浅,尤其仔细读了《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LifewithFather)这一部分,此书由美国人ClarenceDay所写。原书共三十篇,这里只选了其中的七篇。书中的父亲,一个证券商人,他爱吃,爱喝,怕生病,自以为是,要别人顺从他的直率性格,

  • 标签: 《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 吕叔湘 英语 翻译
  • 简介:一、"学而时习之".孔子认为这是带来快乐的事情.学,当是指认识真理;时习之,当是指以此真理为基础的各种日常的道德实践.《论语》大概成书于孔子逝后.孔门弟子把"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置于全书的开篇处,想必不会是率意而为之举:这句话最能折射出孔子的日常形象和趣味.

  • 标签: 孔子 真理 指认 弟子 《论语》 快乐
  • 简介:<正>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第二章末尾写道:"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50页)多年来,人们在某些书籍、文章和讲课中引用这段话,把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社会需要与伟大人物关系的名言。有的甚至以为爱尔维修这话本身就是唯物史观的。实际怎样,我觉得颇有商榷的必要。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爱尔维修 唯物史观 阶级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需要
  • 简介:<正>叙述与描写及形象的智慧风貌叙述与描写本来是卢卡契一篇文学论文的题目。在我们的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著作中,叙述与描写都是两个最常见的普通用语。虽然它们之间有着语义上的某些区别,但我们还从来不曾赋予它们绝然不同的审美价值。卢卡契则从文学作品的题材、情节、结构、主题、社会效果、文学源流以及文艺创作

  • 标签: 卢卡契 文艺创作 读书札记 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文学作品
  • 简介:唐代的崔颢为人轻薄,却写了一首颇为沉厚的《黄鹤楼》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第一”当谓其最早,非谓最好,然亦足见宋人对此诗之推崇。《唐才子传》卷一曾记大诗

  • 标签: 读书札记 黄鹤楼 沧浪诗话 鹦鹉 李白 唐才子
  • 简介:从刘大、姚鼐看曹雪芹——读书周中明刘大(1698—1779)、姚鼐(1731—1815)与曹雪芹(1715?—1763?)都主要活动于清代乾隆年间。如果曹雪芹卒于1763年(壬午)而享年48岁的话,那么,他逝世时,刘、姚都还健在,只不过刘比他...

  • 标签: 曹雪芹 贾宝玉 《红楼梦》 姚鼐 桐城派 学而优则仕
  • 简介:一两年来,我担任历代文选先秦部分教学。一共换了两次教本。开始用的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汉语》),后来,用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选》),在备课过程中,遇到有些句子讲解和我有歧出的,就记下来。准备写成书面,发给同学。这样做,既清楚,又省时间。初衷并不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因此列在这里的材料,只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诗经》部分,因最近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出版了,准备看后再说,故抽去了。《楚辞》部分,因我另有所作,故没有收入。也有几条是《汉语》和《朱选》中所没有的,倒收了进去。愚意不过是想借此保存一点材料。错误之处,希予纠正。

  • 标签: 书札 不廷方 《庄子·逍遥游》 汉语 鹪鹩 读若
  • 简介:读常见书札周本淳“鱼枯”与“木枯”《荀子·劝学》里强调灾祸必有内因,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通行本都作“鱼枯”,杨注无异文,王先谦《荀子集解》也无异文。古人早有“枯鱼”一词,如《庄子》等,似乎“鱼枯生蠹”...

  • 标签: 月是故乡明 笔补造化 韩愈 书札 周本淳 《荀子集解》
  • 简介:仲裁案的败诉方申请不予执行某仲裁机构的裁决.法院以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裁定不予执行。但是该裁定没有体现仲裁庭的话语权。

  • 标签: 仲裁 司法监督 不予执行 事实 事实的认定
  • 简介:<正>韦伯的权威理论是其政治社会学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部分,而且,根据莫姆森的见解,也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最为成熟的部分。然则,这一部分恰恰是韦伯权威理论中最难理解、最多歧义的部分。

  • 标签: 韦伯 法律权威 政治社会学 合法性 支配 理论体系
  • 简介:<正>在欧洲古典文学中,艺术大师们塑造过不少出色的吝啬鬼形象,如莫里哀笔下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和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等都名不虚传,但其中泼留希金形象的表现手法却别具一格。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极为深刻地概括了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地主阶级的本质特征,

  • 标签: 泼留希金 表现手法 果戈理 阿尔巴贡 农奴制度 莫里哀
  • 简介: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周勃,平定了诸吕之乱,并迎立刘恒(即汉文帝)为帝,对汉初政治的安定起了重大作用。文帝即位后,周勃为右丞相,位在左丞相陈平之上,有人诬告他企图谋反,结果被廷尉逮捕下狱。他在狱中遭到侮辱,体验到监狱狱卒之淫威,钱锺书引周勃本人的话感叹道:“吾尝率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管锥编》第1册第303页)

  • 标签: 酷吏 酷刑 《管锥编》 法律制度 中国 封建制度
  • 简介:位于甘肃南部的古阶州,今为武都县。140年前,在这里发生过一场历时两年的战争,就是太平天国余部启王粱成富会合四川农民军蔡昌荣(一作龄)部组成的起义军,割据阶州,对抗甘川陕三省清军围剿的阶州之战。随着时光的流逝,阶州之战留下的踪

  • 标签: 阶州之战 太平天国运动 清军将领 书札 史料
  • 简介:<正>这里议一议有关辞书注音的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是由探究中学语文课本对文言文中“行”(“性行”的“行”)和“偻”(“伛偻”的“偻”)的注音引起的。因此,就从课本对这两个字的注音谈起。对“行”的注音出现在诸葛亮《出师表》一文。本文中有一句:“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课本编者为“性行淑均”加注释道:“[性行(xì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淑,善。均,平。”编者在此条注释中特意指出“行”这里应读xìng,即去声。课本注释对“性行”之“行”的注音,是否妥当?根据此注释对词义的解释,“行”这里是“品德”的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新版 汉语大字典 注音 将军 审音表
  • 简介:俗话说:装神弄鬼;实际上弄鬼与装神是合二而一或二者并举的。那么到底是神在鬼之先呢,还是鬼先于神出世呢?德国的神话学派研究家施瓦茨和曼哈特曾提出关于“低级神话”的学说,即将注意力首先不要放在大的神话形式上,而要放在反映原始观念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初级神话形式上。他们认为迷信活动不是神话发展的结果,是神话的萌芽或胚胎,而魔鬼、精灵、妖怪等等民间传说,它们才是神话以及后来形成的大的神话体系的先声。这一学说的价值在于为后起的人类学派扫清了道路。无独有偶,钱锺书先生引用中国的大量典籍证明,神出身于鬼,鬼发迹为神,其事迹颇类乎王者初为寇,理正同魔鬼先出而上帝后起;钱先生还引德国神学家

  • 标签: 先读 读钱钟书 钱钟书札记
  • 简介:札记作为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它是人们将读书和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或闻见所及记录下来而累积成篇。其内容包罗甚广,既可是考稽参核的记录,亦可是针对某种观点、某件事情所发的感触,故而往往言之有物而非空泛之谈。其写作形式也很灵活,可以是一事一议,亦可作简明综述,因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图书馆工作者,成天遨游书海,与读者接触,为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而殚精竭虑,自然会在文献整理、文献研究、读者服务、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时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些体会和发现,有时是忽然想到,稍纵即逝;有时则印象深刻,时萦于心。不管以何种方式出现,它们都会或强或弱地表现出智慧的火花。若果将其形诸笔墨,即是所谓札记。对自己,是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和总结;对别人,或许能产生启迪和借鉴。一只萤火虫所发出的亮光是微弱的,但众多萤火虫装入瓶中即可产生较强的光亮。基于此种考虑,本刊特辟《馆员札记》专栏,欢迎踊跃赐稿,亦愿读者喜爱。本期先行刊登阳海清先生和李铵先生所写札记三则,作为开栏之作。

  • 标签: 札记 读书 快乐 图书馆工作者 读者服务 写作形式
  • 简介:对商事仲裁中出现的公告送达并称之为在立法中获得承认的误解,这一做法违背仲裁保密性原则等问题,本文作了分析,并回顾仲裁审理不公开原则、“视为送达”原则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委)的确立,它与国际仲裁实践中的惯例接轨。

  • 标签: 公告送达 商事仲裁 办案 国际仲裁 审理 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