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3月,上影厂正式委我负责组织影片剧本的重新创作.我请了珠江电影厂的于力同志来负责编剧.剧本经过九次修改,终于在1999年12月经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及上影厂审查通过,2000年1月正式开始筹备,3月份抢拍雪景.从这以后正式开拍,到当年8月,除海参崴冬景须待11月份再行拍摄外,其他拍摄工作均告完成,可先进入后期制作.2001年4月份影片后期制作全部结束,出片.

  • 标签: 影片 电影 拍摄工作 编剧 雪景 剧本
  • 简介:詹天佑在1884—1888年间在广州黄埔长洲岛的广东博学馆(1887年改广东水陆师学堂)任外文教习,一大批有志之士都是他的学生。根据收录1919年7月27日广州各界召开的詹天佑追悼会挽联、祭文的《广州詹公追悼会祭文挽联汇抄》的送挽联者中自称“受业”(学生)者,对照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的《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及有关家庭的史料,证实如下几位是当时詹天佑在黄埔长洲岛任教时的学生。

  • 标签: 詹天佑 广州市 中山图书馆 追悼会 近现代
  • 简介:我在读今年第一期《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一文时,发现有若干与史实不符处,出于对《文史知识》的热爱,做为一个老读者,感到有必要提出来。现述其要:1、该文称詹为"清代婺源人",不甚确切。詹天佑本人籍贯为广州府南海县,祖籍徽州(非江西省)婺源。

  • 标签: 詹天佑 铁路 文史知识 江西省 研制成功 自动车钩
  • 简介: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詹天佑在高中选读了几何、拉丁文两课,尤其后者成绩极佳。也就在同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怡和洋行聘请英人修成一条轨距二英尺六寸的“吴淞铁路”,于是年六月三十日由上海至江湾全线通车,是为中国有铁路之始。

  • 标签: 洋行 詹天佑 通车 英国 成绩
  • 简介:作为一本高水平的史学著作,《詹天佑评传》在充分搜集与考证史料的基础上,全面描述了詹天佑对我国近代科技事业的伟大贡献,并多角度深刻地剖析了詹天佑的思想体系,因此很值得推介。

  • 标签: 詹天佑 铁路建设 思想家 史学精品
  • 简介:三十年风雨沧桑的生活磨励,三十载痴情不辍的艺术耕耘.高原的风霜,渐渐染白了他的鬓发,北川这片厚土,磨炼了他的意志并带给他丰厚的馈赠,他由一个山里的农民成长为享誉省内外的民间手工艺人,他就是痴情根雕、盆景工艺,以创作为生二十余年的大通县农民李天佑.

  • 标签: 农民艺人 大通县著名 艺人李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