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生产技术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对生态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通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以上,人均耕地2.36亩,是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但大通的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新形势下大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 标签: 设施农业 大通县 农业大县 农业基础 农业增效 商品粮基地
  • 简介:三十年风雨沧桑的生活磨励,三十载痴情不辍的艺术耕耘.高原的风霜,渐渐染白了他的鬓发,北川这片厚土,磨炼了他的意志并带给他丰厚的馈赠,他由一个山里的农民成长为享誉省内外的民间手工艺人,他就是痴情根雕、盆景工艺,以创作为生二十余年的大通农民李天佑.

  • 标签: 农民艺人 大通县著名 艺人李天佑
  • 简介: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高标准推进大通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笔者从大通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畜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大通畜牧业 健康发展 调研报告
  • 简介:大通通过秸秆养羊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秸秆饲料利用率,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加快了秸秆氨化技术和饲草料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通县 秸杆养羊 调查
  • 简介: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大麦在大通脑山、半脑山地区种植,生育期为125~133d,平均产籽实4102kgh,比当地青稞高1381.5kg;适应性强,抗倒伏,建议在同类地区推广

  • 标签: 饲用大麦 生产试验 产量
  • 简介:饲革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缓解人畜、草畜矛盾,以及草场超载过牧等问题,实现农畜联动、草畜结合,通过发展饲草业增加饲养量,青海省大通草原站以草原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在搞好天然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同时,大力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标签: 草产业 大通县 青海省 草畜矛盾 天然草地资源 物质基础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15nm。经计算得到芦丁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8.3684×C+0.0049,相关系数R2=0.9996,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040%(n=6)和0.13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28%(n=5),样品的稳定性试验RSD为1.201%(60min)。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沙棘叶中黄酮含量测定的切实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大通沙棘叶鲜重总黄酮含量为95.87mg/g,高于其他研究人员对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所有报道;与见报的其他植物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相比,大通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也较高。

  • 标签: 沙棘叶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通过介绍大通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饲草种植规模小,利用率低,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认为大通发展饲草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今后发展饲草产业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草畜联动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健全饲草保险机制,优化和重组资源优势,保障饲草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现代草业经济,真正做到兴牧富民。

  • 标签: 大通县 饲草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 简介:通过无芒雀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140d,株高达120cm,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10~20cm的土层,根茎枝叶片宽大,第一年产草量是46064.4kg/hm2,第二年的产草量达61624.5kg/hm2,草质柔软,繁殖力强,效益显著.

  • 标签: 无芒雀麦 种植 产草量 试验
  • 简介: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大通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党支部以“始终赢得群众满意”为追求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部署.在创新上下功夫.在突破中求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局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 标签: 社会保险事业 管理局 大通县 先进性教育活动 组织领导 群众满意
  • 简介:摘要:主汛期也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整个洪涝灾害人员伤亡的比例高,一直是防御工作的重点、难点。建设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和水利工程设施在山洪灾害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山洪灾害 监测预警 预案修编 演练 培训 大通县
  • 简介:摘要:通过统计大通近4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灾害大典和地方灾害年鉴的记录资料,对大通冰雹的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并做出危险性区划,以期为冰雹灾害的防御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大通冰雹具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冰雹灾害次数和出现冰雹的日数均呈现振荡减少的趋势,冰雹最大直径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但冰雹最大持续时间随年份增加而增加;6-9月冰雹出现频率较高,13-20时是冰雹灾害的高发时段;大通的冰雹灾害事件危险性等级划分显示大通的冰雹灾害危险性等级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减小的趋势,全县大部分农业、城镇地区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

  • 标签: 冰雹灾害 风险分析 危险性区划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2021年大通林草湿数据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对接融合数据详细阐述了大通森林资源现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 标签: 森林资源现状 存在问题 保护对策
  • 简介:大通纪委监委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敢于动真碰硬,将反馈问题彻底整改到位,不折不扣全面落实整改任务。厘清问题,确保对症下药。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又要举一反三,深刻剖析,因地制宜建立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全面落实治本之策,巩固整改成效。

  • 标签: 大通县 纪委 纪检监察机关 责任担当 对症下药 举一反三
  • 简介:长期以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第三产业所占比值较少,其中的旅游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链不完善,规模小、产值低,但是大通地区旅游业资源丰富,森林生态、山水风光、民族风情、文化遗存,彰显着旅游业巨大发展潜力。

  • 标签: 旅游业发展 大通县 大美 大道 地区旅游业 经济发展
  • 简介:当前农村存在人蓄饮水工程、农田灌溉支、斗渠及渠系建筑物难管理,水费难征收的现状,在灌区及农村人饮工程中支持并发展农村水利工程用水户管理协会对推动当地灌区建设,构建人水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协会工 程管理 水费征收
  • 简介:以青海省大通2015年Landsat-8TM遥感影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野外勘查数据为基本数据源,探讨大通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表现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大通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补偿的时空配置。结果表明:大通生态功能总价值约为133.32亿元,其中水域生态系统的贡献率达到65.56%,其次为林地,占14.81%。大通生态补偿的最终价值为111.77亿元。初步完成了大通"生态立县"的目标,推动了县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县域生态补偿 大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