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营养不良患儿舒适干预,优质护理,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控制疾病的复发率。方法对213例营养不良患儿实行优质护理,护理干预。结果213例营养不良患儿,除3例家属考虑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3例患儿好转出院,197例治愈出院,提高了患儿好转率及治愈率。结论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减少各器官的损害。

  • 标签: 营养不良 舒适干预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小儿的身心健康,红星四场医院探讨本病的发病机制,便于预防和治疗,现将我院2005~2012年收治的146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小儿 营养不良 预防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防治与护理。方法对社区内婴幼儿进行防治与护理。结论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祛除病因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各种消耗性疾病,同时调整饮食、改进喂养方法、促进和改善消化功能。

  • 标签: 婴幼儿营养不良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营养状况不良的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探讨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儿童营养不良与神经精神发育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状况进行分析。按照国际标准所确定的儿童营养不良的标准,对儿童的具体营养状况作出评估。主要的评估指标包括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和消瘦。神经系统的发育评估主要采用的是心理发育检查的相关评分标准。评估结果主要以发育商表示。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还要对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营养状况不良的儿童平均发育商处于正常偏低的水平。与对照组的儿童相比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P<0.01。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有喂养不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营养不良对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儿童的体格发育。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调查显示喂养不当和社会因素影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营养不良 儿童 神经精神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长期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患水平及营养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回顾调查方法对70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营养不良水平状况和膳食摄入分析;对可能影响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0例长期住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15例,占21.4%。贫血及低清蛋白血症平均发生率分别为41.4%(29/70)及55.7%(39/70)。营养不良病人的能量、蛋白质及大多数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显著低于营养状况良好者(P<0.05),感染及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加。结论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贫血、低清蛋白血症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有不良影响。

  • 标签: 长期住院 营养不良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患儿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99例PMD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家族史、肌酶、肌电图及肌肉病理学特点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结果(1)99例患儿起病年龄6个月至14.5岁(4.7±3.1)岁。11例有明确家族史(11%)。26例(26%)有误诊史。(2)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肌无力表现,66例肌肉萎缩和/或肥大(67%)。(3)所有患儿CK均明显升高,其中2岁~组51例,CK均值为99654-8876U/L,7-15岁组48例,均值为5110±4498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肌电图检查显示肌源性损害54例(82%);神经源性损害10例(15%)。(5)光镜显示同时存在肌纤维萎缩和肥大,可见透明变性、颗粒变性等。电镜显示肌纤维粗细不等,部分萎缩或肥大。肌细胞核内移,肌膜下肌丝轻度溶解消失,肌纤维内有肌溶灶散在,糖原颗粒及线粒体增加,肌浆网轻度增生并扩张,少数肌纤维坏死。结论双下肢无力仍然是发现PMD和就诊的主要原因,CK是诊断PMD的主要实验室依据。PMD肌电图早期以肌源性损害为主,晚期可合并神经源性损害。PMD误诊率高。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是PMD确诊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误诊 肌肉活检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3例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323例健康小儿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儿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方式不当、家长缺乏喂养知识、不良饮食行为及合并慢性疾病有明显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不仅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条件,也是疾病复原不可缺少的措施。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5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采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GNA)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根据MQ-SGA评估法1,将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分为三组轻度营养不良组、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营养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情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地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病床综合治疗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家庭病床中103例的脑卒中营养不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常规内科营养支持加健康宣教和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内科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病床综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营养不良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家庭病床 脑卒中 营养不良 健康宣教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给予结构心理干预,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抑郁评分为1.60±0.38,焦虑评分为1.46±0.27,恐惧评分为1.26±0.28,恶心呕吐评分为1.17±0.33,疼痛评分为1.88±0.69,食欲丧失评分为1.44±0.5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法能够改善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构性心理干预 胃癌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经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对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营养不良 胃肠道肿瘤 肠内免疫营养
  • 简介:通信作者包福祥,男,蒙古族,从事急诊、急救、创伤专业,对大病医保血液透析有一定的研究。籍贯内蒙古;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急症科主任。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基本医疗保障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及炎症状态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患者,按医保支付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城保组(80例)、非城保组(40例)。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对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非城保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城保组明显提高。城保组的营养有关指标比非城保组高,城保组、非城保组的慢性炎症标志物高于正常对照。非城保组透析前、后IL一6均显著高于城保组;CRP升高组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RP正常组,SGA评分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结论不同医保下维持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同,徽炎症反应对血透患者营养不良起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1例隐性遗传全身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关键是保护创面,减少摩擦,保持合适的温湿度,严格消毒隔离,加强营养,加强病情观察及行李护理,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患儿皮肤全部愈合,并且在住院及出院后无继发感染迹象。

  • 标签: 全身营养不良性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Lp、ADPN、HMGB1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22例长期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2例长期透析但营养良好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指标与Lp、ADPN、HMGB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Lp、ADPN、HMGB1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Lp、ADPN、HMGB1呈现异常升高的趋势,可作为了解其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长期透析 营养不良 炎性指标 Lp ADPN HMGB1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