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比较了三种定量方法(洗土法、筛土法和烤土法)对茶幼虫种群的定量效果。洗土法和筛土法对角1~5龄幼虫随机抽样的结果分别为6.15、6.81、8.52、9.41、10.16及4.38、6.53、8.16、9.25、9.87,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F〈0.05);而烤土法对角1~5龄幼虫随机抽样的结果则为2.75、3.49、5.24、5.80、7.83,与前两者相比差异均显著(F〈0.05)。说明采用洗土法和筛土法可以对角幼虫种群进行准确定量,而采用烤土法的定量效果较差。前两法适用于甲类幼虫种群数量的定量研究。

  • 标签: 角胸叶甲 幼虫种群 定量方法 洗土法 筛土法 烤土法
  • 简介:椰心除危害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外,还危害香蕉。通过对香蕉的取食能够完成世代的繁殖,卵的孵化率为79.6%,幼虫的成活率为61.3%。既然椰心能通过取食香蕉完成世代繁殖,就证明其已对香蕉树生长产生威胁,应高度关注其对香蕉的危害。

  • 标签: 警惕 椰心叶甲 香蕉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左静脉逆行导管入路乳糜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6例乳糜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术,并尝试经左静脉逆行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插管的患者行逆行导管直接造影,显示导管破裂口位置后用微弹簧圈和组织胶栓塞。结果16例患者的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均获得成功,导管末端显示开放良好。所有患者均尝试行经左静脉逆行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插管成功10例,其中6例造影中显示明显对比剂外溢,用微弹簧圈结合组织胶栓塞导管。所有16例患者术后乳糜均有好转,6例完全治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左静脉逆行导管入路行乳糜介入治疗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乳糜胸 胸导管 淋巴管造影 逆行胸导管造影
  • 简介:【目的】水椰八铁甲和椰心均为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两者的外部形态、取食部位和危害特征相似。研究它们的寄主选择性有助于了解这2种害虫的扩散和成灾机制。【方法】在室内用椰子和银海枣2种寄主植物分别饲养水椰八铁甲和椰心,研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水椰八铁甲和椰心的存活率、产卵率、发育历期等以及这2种害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水椰八铁甲在2种寄主上的存活率差异显著,除了卵期和蛹期之外,幼虫期各虫态在银海枣上的存活率明显比在椰子上的存活率高;椰心在椰子上的存活率高于银海枣,各虫态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5%和86%。取食银海枣的水椰八铁甲达标准卵量概率为0.23,取食椰子不产卵,无法完成整个世代;取食椰子的椰心达标准卵量概率为0.86,取食银海枣不产卵,也无法完成整个世代;水椰八铁甲取食银海枣完成世代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为12.55,椰心取食椰子完成世代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为66.55。【结论】水椰八铁甲和椰心分别对银海枣和椰子这2种寄主植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海南椰子树的数量远远超过银海枣,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椰心在海南岛广泛分布而水椰八铁甲只是零星发生的原因。

  • 标签: 水椰八角铁甲 椰心叶甲 寄主植物 选择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测定黄芪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速度为0.4mm/min。灵敏度为0.1AUFS,测定了黄芪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2.15%。结果样品浓度在0.01~0.2mg/ml之间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

  • 标签: HPLC 黄芪叶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
  • 简介:本文记述了曲纹茎年生活史,各代虫态历期、生活习性、成虫、幼虫取食量及成虫产卵量,为抑制空心莲子草的滋长,提供依据。

  • 标签: 曲纹茎叶甲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榆紫是近年来城市绿化树种榆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并且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经对榆树生长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榆紫的3个主要发育历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得到一种作用效果较好的药剂(8%绿色威雷微胶囊剂),其在榆紫的各个发育历期中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同时,对比不同历期的防治效果发现,幼虫期是防治榆紫的最佳时期.

  • 标签: 榆紫叶甲 发育历期 防效
  • 简介:摘要:杨蓝在拜城县各乡镇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危杨树﹑柳树﹑榆树﹑苹果﹑梨等树种,其中箭杆杨﹑黄柳受害较重,幼虫和成虫将叶片吃成网眼状或缺刻状,严重时把幼苗和幼树叶片全被啃吃成网状,残留叶脉或表皮,枯萎掉落,甚至整株死亡,根据杨蓝在拜城县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现整理如下。

  • 标签: 杨蓝叶甲 发生 防治
  • 简介:【背景】莲草直是空心莲子草的专一性天敌,成功地大量繁殖是其大规模应用于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开展莲草直的室内大量繁殖,明确其不同虫态对空心莲子草空间的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莲草直成虫取食与产卵、幼虫取食、老熟幼虫化蛹的空间选择性,并分析了空心莲子草茎秆直径对幼虫化蛹空间选择、蛹羽化率和羽化成虫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雌雄成虫均嗜好栖息于空心莲子草幼嫩的顶叶,位于顶叶的雌、雄成虫数量分别占整株的62.9%和63.3%;成虫偏好将卵产在第2节叶片上,比例高达41.2%;幼虫主要集中于上部3节的叶片上取食,占84.8%;老熟幼虫化蛹前在茎秆上蛀孔后钻入茎秆中化蛹,其不在第1节茎秆内化蛹,化蛹主要选择在3~5节,其中在第4节茎秆内化蛹量最高,达1.0头.节-1;老熟幼虫在1~5节茎秆内的化蛹量与空心莲子草茎秆直径具有显著相关性(y=-19.209x2+16.66x+2.6737,R2=0.841);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则与茎秆直径呈显著正相关(y=5.5704x-1.1718,R2=0.914)。【结论与意义】莲草直成虫和幼虫均偏好在空心莲子草上部的叶片取食,老熟幼虫化蛹则偏好中部较粗壮的茎节,因此,培育茎秆较粗且老化程度较低的空心莲子草是实现莲草直大量饲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可为优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莲草直的条件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莲草直胸跳甲 空心莲子草 小生境选择 性别分化
  • 简介:目的探寻T11肋椎大小对L,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置钉的影响及其与侧方成的关系。方法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经前路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76例L1椎体爆裂骨折。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15~68岁,平均(38.45±18.49)岁。损伤椎体均为L,椎体。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7例,车祸伤23例,重物砸伤6例。损伤至入院时间2h至24天,中位数24h;损伤至手术时间2—17天,中位数6天。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3例,B级9例,C级14例,D级20例,E级20例。手术固定范围:T12~L2固定64例,T12~L1固定12例。手术前后常规拍摄损伤节段为中心的脊柱正侧位片。肋椎是脊柱正位像的中轴线与T12椎体上终板的延长线在手术侧(如左侧)第11肋骨的交会点与T11椎体左上角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冠状面Cobb’s测量方法为固定螺钉所在的上位椎体的上终板延长线与固定螺钉所在的下位椎体的下终板延长线的交角,而不是伤椎的上位椎体上终板延长线与伤椎的下位椎体的下终板延长线的交角。以肋椎的平均值为基点分为两组,分别是〈60°组和〉60°组。测量比较两组的冠状面Cobb’s及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A、B、C、D为从头端至尾端的4枚椎体螺钉分别与相应椎体终板的夹角),比较肋椎与椎体螺钉A、B及术后冠状面Cobb’s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60°组36例,〉60°组40例,两组的术后冠状面Cobb’s、椎体螺钉A、椎体螺钉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s、A、B与肋椎的大小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T11肋椎的大小即第1I肋骨的倾斜程度与术后冠状面Cobb’s及椎体螺钉置钉的角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研究大草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草的总提液、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总酚含量。结果大草的不同萃取部位对AB'IS、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结果与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浓度为0.62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1.57%,对DPPH·的最大清除率为94.87%,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且其IC50分别为0.066mg/mL、0.004mg/mL,测得乙酸乙酯层总酚含量最高,达10.45%。大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显著,与总酚含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该结果也客观地反映了DPPH法、ABTS-+法及还原性法测定大草抗氧化活性的准确性。

  • 标签: 大叶蟹甲草 抗氧化 总酚 相关性
  • 简介: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了柳蓝(PlagioderaversicoloraLaicharting)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结果表明,越冬成虫寿命15-30d,卵期4-6d,幼虫期7-10d,蛹期5-7d。第1代卵期仅4d,幼虫期7-9d,蛹期4-5d,第1代成虫以上午7-10点为交尾盛期,交尾历时3h左右,并可以多次交尾。成虫白天产卵,且以下午13:00-14:00和17:30-18:30为产卵盛期,约占全天产卵量的80%,单个卵块最多有卵34粒,平均15粒,每雌虫20d内产卵48-115粒。第1代卵块的孵化率平均达65.5%,孵化幼虫的成活率达81.0%,幼虫的化蛹率达89.3%,蛹的羽化率达80.1%。

  • 标签: 柳蓝叶甲 生物学特性 生长和发育 产卵行为
  • 简介:【摘要】椰心甲虫繁殖速度很快,成活周期长,并在我国天敌比较少再加上环境和温度适宜、所以防治困难;椰心甲虫给我国的椰子树槟榔等棕榈科植物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非常严重,经过林业科研人员长期不懈地努力才使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平衡。

  • 标签: 椰心叶甲虫 危害 防治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经前路治疗的腰椎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者172例,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冠状面Cobb。随访时进行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生活质量评价(SF-36问卷调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39个月。所有病例术后与术前的冠状面Cob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与随访冠状面Cobb比较差异小(P=0.141)。随访时冠状面Cobb0°~5°组、5°~10°组、10°以上组三组间的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及SF-36八个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患者腰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与术后侧凸大小无关。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并发症 冠状面Cobb角 侧方成角
  • 简介:利用LS—DYNA软件分析弹体攻和目标运动对穿过程中装药安定性、弹体剩余速度及弹头姿态的影响。在穿过程中,弹体速度为300m/s,攻分别为0°,10°和20°,弹体和目标板选择了考虑应变、应变率和温度效应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结果表明:随攻的增大,装药局部受力显著增大,弹体剩余速度下降,弹头发生偏转;目标运动使穿能力减弱,但目标运动会使装药受到的外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 标签: 爆炸力学 穿甲 数值模拟 攻角
  • 简介:手术要点:采用乳入路,直视下用超声刀在颈阔肌深面建立空间,两侧达锁乳突肌外缘,上界达甲状软骨上缘;使用超声刀纵向切开颈白线,在真、假被膜之间疏松间隙内分离甲状腺前方、下极和外侧面,使用腔镜拉钩拉开颈前肌群来扩大手术操作的空间,充分暴露甲状腺分离气管前间隙,靠健侧离断峡部,沿甲状腺被膜精细化解剖游离患侧腺,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应用神经探测四步法寻找并监测喉返神经信号;保持超声刀工作刀头距神经〉3mm,将患侧腺完整游离;夹闭并切断甲状腺上动脉,防止迟发出血;标本袋取出标本送检。可吸收线缝合颈前带状肌,留置引流管。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胸乳入路
  • 简介:本专对汕头市椰心的发生情况作了初步调查,根据该虫的为害特点及我市的具体实际,提出几点防治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椰心叶甲 发生情况 调查 汕头市
  • 简介:在室内恒定条件下,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对葡萄十星瓢萤OidesdecempunctataBillberg成虫的交配节律、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十星瓢萤成虫在白天各时间段均有发生,但只有25℃下才出现有交配的高峰(14:00和18:0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无明显的高峰期出现。(2)每日平均交配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然而,每日耗费在交配中的总时长在25℃时达到最大(227.74min),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使其受到抑制。(3)交配持续时间在22℃下最长(146.84min),在28℃下最短(42.83min),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缩短的趋势。

  • 标签: 葡萄十星瓢萤叶甲 交配行为 节律性 温度
  • 简介: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确认Arthrotussp(阿属一种,学名待定)是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地带柑桔的重要害虫,在管理粗放的果园中,枝梢被害率达90%以上。食量大,日取食量达0.29mm2,取食叶片后形成大小不规则孔洞,取食面积在春、夏、秋梢的叶片上分别占5.1%、10.7%、9.6%。食性杂,田间有多种寄主。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该虫在贵州罗甸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第3代的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羽化,飞到春梢上为害。

  • 标签: 柑桔园 阿叶甲属一种 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