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腋窝双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需手术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经腋窝双乳晕行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30例经行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美容满意度[(4.76±0.51)分]高于对照组[(4.11±0.57)分](P〈0.05)。结论:经腋窝双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经腋窝双乳晕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经腋窝双乳晕入路 经胸乳入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镜组行经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的比较中,腔镜组要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腔镜组要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经胸乳入路 腔镜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08月至2015年04月,45例经行腔镜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术患者发生的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发生一种或几种并发症,发生率13.33%.并发症主要有皮肤灼伤1例,皮下血肿2例,胸骨上窝积液2例;残留甲状腺结节1例;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合并颈、皮肤粘连发紧1例.6例并发症患者经相应处理后均痊愈.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处理有关,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腔镜技术和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是减少和避免近期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关键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法、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甲状腺腺瘤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和甲状腺癌1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60例,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6.2±27.0)min,术中失血平均15.5ml,均未输血。术后2d~3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d,平均住院费用为14510元,本院同期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4700元,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肿瘤切除11例,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23例,双叶次全切除27例,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1例。甲状腺肿块长径最大4.0cm。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随访,失访2例,58例随访3—60个月(平均20个月),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小结节,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无复发。患者均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1例甲状腺癌目前仍生存,并继续随访。结论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而可行的手术方法,手术视野清晰,显露神经清楚,具有显著美容效果。但该方法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费用较开放手术高,因此仍有待改进。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突肌前缘甲状旁腺切除的体会。方法应用突肌前缘甲状旁腺切除,从皮肤切口设计,手术的,颈前肌群及甲状腺的处理,甲状旁腺的显露和切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的保护等技术技巧可完成手术。结果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突肌前缘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实用。

  • 标签: 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切除
  • 简介:目的探索经腋下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方式的不同,分为腋下组(83例)与组(65例)。采用Stata14.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腋下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组患者皮下积液低于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甲状旁腺损伤、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组患者(Z=6.377,P=0.000)。结论经腋下腔镜下单侧切除甲状腺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腋下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采取经,而观察组术中采取经腋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情况上,两组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出血量等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为7.5%较对照组22.5%明显较少,且P<0.05。结论在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中,采取经腋下相比的效果更显著,即前者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经腋下入路 经胸乳入路 临床对比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经腋窝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腋窝腔镜甲状腺叶切除、25例经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腋窝手术时间[(129.0±17.91)min]较[(142.0±22.75)min]短,术后引流量[(61.0±43.84)ml]较[(94.0±59.46)ml]少,术后患者对切口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腋窝在处理单侧甲状腺叶疾病方面优于,美容效果较好,两种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腋窝路径 胸乳路径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经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颈部开放入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68例患者,观察组34例采用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颈部甲状腺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经微创内镜行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尤其是美容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改良Miccoli 胸乳入路 微创内镜 颈部开放入路 甲状腺手术
  • 简介:甲状腺疾病多需手术治疗,但传统开放手术后患者颈部留有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自1997年Hüscher等[1]报道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此术式,术后切口疤痕隐蔽、变小,美容效果好,手术创伤小,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同时由于内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晰分辨神经、血管、甲状旁腺,减少了暖要组织的损伤。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胸乳入路 手术配合
  • 简介:手术要点:采用,直视下用超声刀在颈阔肌深面建立空间,两侧达突肌外缘,上界达甲状软骨上缘;使用超声刀纵向切开颈白线,在真、假被膜之间疏松间隙内分离甲状腺前方、下极和外侧面,使用腔镜拉钩拉开颈前肌群来扩大手术操作的空间,充分暴露甲状腺分离气管前间隙,靠健侧离断峡部,沿甲状腺被膜精细化解剖游离患侧腺叶,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应用神经探测四步法寻找并监测喉返神经信号;保持超声刀工作刀头距神经〉3mm,将患侧腺叶完整游离;夹闭并切断甲状腺上动脉,防止迟发出血;标本袋取出标本送检。可吸收线缝合颈前带状肌,留置引流管。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胸乳入路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经与经颈部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上海市浦南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组(n=50)和经颈部组(n=50)两组,分别经不同行微创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2.0%(46/50)]显著高于经颈部组[70.0%(35/50)](P〈0.05),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经颈部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经颈部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1/50)]显著低于经颈部组[18.0%(9/50)](P〈0.05)。结论经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较经颈部微创腔镜手术好。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微创腔镜手术 经胸乳入路 经颈部入路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研讨,探究将围术期护理模式应用于经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对临床效果的价值。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行经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术期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胸乳入路 腔镜手术 甲状腺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以为临床以供参考。方法:所有纳入病例均来自2018 年2月-2023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共计60例。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应激反应以及创面美容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入院至出院用时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创面美容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显著,患者对该手术方式创面美容满意度较高,且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较低,有助于缩短其康复进程。

  • 标签: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腺瘤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三二〇一医院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疼痛指标(PGE2、IL-6、Cor和VAS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结果术后3 d,较对照组,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更高[(27.62±2.52)vs(24.63±2.67),(0.66±0.18)vs(0.52±0.13)],而CD8+水平明显更低[(41.62±3.54)vs(45.62±3.63)](P<0.001);观察组PGE2、IL-6、Cor、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8.54±9.86)vs(57.21±8.12),(5.13±0.71)vs(6.99±0.95),(511.23±67.52)vs(633.12±71.47),(1.26±0.56)vs(3.99±2.06)](P<0.001);观察组WNT1、β-catenin、GSK3β、整合素β1、FAK、Ras、MAPK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9±0.15)vs(2.85±0.25),(1.94±0.15)vs(2.64±0.24),(2.13±0.19)vs(2.97±0.28),(1.95±0.17)vs(2.58±0.23),(2.15±0.16)vs(2.87±0.22),(1.95±0.18)vs(2.91±0.27), (1.89±0.12)vs(2.87±0.31)](P<0.001)。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减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疼痛水平,且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使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表达受阻以降低肿瘤转移风险。

  • 标签: 胸乳入路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Wnt信号通路 整合素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甲状腺腺瘤患者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本院抽取的6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3例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用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手术相关指标、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患者治疗中,经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既可改善手术观察指标,又可缓解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甲外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拟行一侧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弹性牵张 混合建腔 腔镜 甲状腺癌 胸乳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