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癫痫采用视频脑电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9 月, 60 例癫痫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儿均采用视频脑电图进行诊断,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在以上 60 例的患儿中,有 11 例患儿在发作期间未见癫痫样放电,占 18.33% ,;有 29 例患儿在发作间期

  • 标签: 儿童癫痫 视频脑电图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中,出现早发性癫痫患者为62例(62.0%),迟发性癫痫患者为38例(38.0%),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全部患者中有80(80.0%)例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的患者。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与病变位置和卒中类型等有关,并且早发性癫痫病较为多见,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治疗也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早发性癫痫 迟发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连续脑电图监测,依据连续脑电图监测评分标准进行分级,将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与连续脑电图监测评分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经过连续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显示异常,轻度异常有9例,均存活;中度异常有61例,死亡率18.03%,(11/61);重度异常有18例,死亡率44.44%(8/18);极重度异常有12例,死亡率91.67%(11/12)。结论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应用连续脑电图监测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客观的评价参考,以及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连续脑电图监测 重症脑出血 脑功能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利用视频脑电图监测脑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后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组和非显效组,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脑电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3d、7d、14d后,显效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非显效组;BSI指标、DTABR指标和非显效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及时反映出脑功能损伤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视频脑电图 脑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辅助诊断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4月~2017年10月进行治疗的40例癫痫患者,在我院进行了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监测成功者35例,另5例因癫痫发作间隔时间长而失败。经24h动态脑电图分析确定致痫灶3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继金身性大发作1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8例。无1例有意外损伤。结论24h动态脑电图捕获其癫痫特异性脑电波放电,是部分癫痫患者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且能较完整地记录患者发作间歇期及发作期的脑电图,提高其痫样放电的阳性率,确定致痫灶,从而决定手术方式。

  • 标签: 癫痫 脑电描记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意义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HIE患儿80例,在住院24h内进行VEEG检查。异常者于14d、42d、3个月、6个月时复查,并随访1年,通过采集到的脑电及图像信号进行回放分析,并结合其他神经系统检查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80例确诊的新生儿HIE中,轻度HIE、中度HIE、重度HIE组VEEG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8.8%、21.2%、20.0%;HIE重度组脑电图异常率为100%,中度组为88.5%,轻度组为65.7%(P〈0.05);且HIE重度组发生重度脑电图异常率68.8%(11/16例),中度组15.4%(4/26例),轻度组2.6%(1/38例)(P〈0.01);VEEG对HIE诊断阳性率80%高于MRI阳性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诊80例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8例,死亡2例,脑电图多表现持续重度异常。结论:对HIE患儿在住院24h内早期进行VEEG检查,有助于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且脑电图异常程度与HIE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基本成正相关,对脑电图持续重度异常的HIE患儿,发生脑损伤的机会非常高,应鼓励尽早在42d内进行有效治疗,在3个月内尽早干预、进行康复治疗。

  • 标签: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 脑电图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应用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实际意义,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17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2、6、12、24h的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临床发作和癫痫样异常放电的关联。结果174患者中,共监测到115例出现临床发作现象,105例诊断为癫痫,56例无法明确诊断是否属于癫痫,另13例诊断为非癫痫患者。59例无临床发作的患者中,发作间期异常放电39例,癫痫不能排除;余下20例始终无异常放电,不能诊断是否为癫痫。在174例患者中,144例异常放电,其中12例是在清醒期,50例在睡眠期,还有82例是清醒期、睡眠期均同时出现异常放电。此外,105例确诊患者中,发作前均有异常脑电图改变,同时根据监测时相发现2h时相和6h时相的临床发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时相和12h时相的临床发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时相和24h时相的临床发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时相的异常放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脑电图(EEG)监测,VEEG优势更加显著,能够显著提高癫痫样异常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帮助临床医师确诊癫痫、明确分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 癫痫 时相 异常放电
  • 简介:摘要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自动化判断对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电力系统不断地吸取着相关技术。该方法基于图像识别技术,针对电力无线专网的应用,建立在线监测的人机交互系统。作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电力系统应用,该方法可有效提升设备运维的便利性与故障抢修的及时性。

  • 标签: 电力系统 电力无线专网 图像识别 在线监控 人机交互
  • 简介:摘要设备巡检作为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活动,在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施缺陷和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进而发挥设备的最大运行效益。

  • 标签: 无线定位 视频巡检 巡检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也随之增多,严重威胁线路安全运行,且输电线路覆盖面广,线路运行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导致线路跳闸率不断升高,所以线路工作急需运用科学技术来提升运行检修管理水平。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视频检测系统采用前端视频智能处理与多种传感器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完成防外力破坏监测,及时发现阻并阻止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大幅度减少外力破坏。

  • 标签: 输电线路 防外力破坏 视频监测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在小儿时期很常见,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异常率自2%—86%不等,脑电图异常与热性惊厥复发之间有一定关系,脑电图异常可作为预防治疗的一个指标。本文主要阐述热性惊厥的脑电图表现。

  • 标签: 热性惊厥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4h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儿童癫痫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疑似患有癫痫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施以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及常规脑电图检查,然后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其脑电图的总异常率。结果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的总异常率为93.75%(75/80),比常规脑电图的53.75%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4h动态脑电图检查有异常的75例患儿中,有65例儿童存在癫痫症状,其中20例于睡眠中表现症状,45例既于睡眠中又于清醒中表现症状。结论与常规脑电图相比,24h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更为优越,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癫痫 24h动态脑电图 常规脑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用电设备涌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因此也增加了人们的用电需要,为了确保公民的用电不被影响,我们一定要保证电网以及供电设备的稳定和安全。也正是因为电网设备的先进性,各施工单位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通过破坏电网来获得利益。对于电力设备的破坏直接会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益,对于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出现漏电事故或者是危及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视频检测系统做了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外力对输电线路破坏的事件发生。

  • 标签: 防外力 输电线路 杆塔 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日渐成熟,针对塔基沉降、绝缘子污秽、导线异物、大型机械入侵等巡线重点关注项目,采用在线监测代替人工巡检已成为可能。本文针对现有同类装置笨重、成本高、功耗大、可靠性低、功能单一等缺点,提出一种结构精简、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能集成度高的便携式视频装置,并对其组成、原理、关键技术等进行相应的叙述。该装置的投入可帮助运维人员随时随地掌控现场情况,在降低对全网边坡、关键设备、重要跨越的在线监测覆盖成本的同时提升运维效率,降低人工运维成本。

  • 标签: 便携式 巡检 输电线路 视频 在线监测。
  • 简介:摘要采取有效方法,利用现代先进仪器设备,做好儿科疾病诊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通过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源,探讨脑电图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癫痫、脑炎、热性惊厥、脑性瘫痪以及其他合并脑损伤疾病等。以帮助医生能更好的利用脑电图辅助儿科疾病诊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并制定最优诊疗方案。

  • 标签: 脑电图 儿科疾病诊疗 癫痫 脑炎 热性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记录患者脑电图的变化。结果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脑电图正常10例,占20%,低幅波快活动15例,占30%,异常25例,占50%,其中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3例,广泛异常1例。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出现脑电图异常,提示已有脑功能损害,应该尽早给予降血压、降血脂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婴幼儿脑电图特点。方法对385例脑损伤婴幼儿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385例脑损伤婴幼儿中EEG结果正常44例(11.4%),异常341例清醒期背景θ或δ等慢波增多及两侧大脑不对称215例(55.8%),痫样放电(32.7%)(癫痫发作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中,异常放电类型多灶性痫样放电58例,局灶性痫样放电51例,全脑痫样放电15例,异常放电部位顶区39例,颞区28例,其他部位或多部位57例。结论脑损伤婴幼儿脑电图异常较多,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较高,发作形式以多灶性和局灶性放电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脑电图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 简介:随着网络基础设施与用户设备的逐步完善与升级,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演进。“2G时代发文字,3G时代看照片,4G时代玩视频”就是这种演进趋势的简明写照。随着4G时代的到来,各类视频应用将成为重要的互联网应用,而在社交网络领域,以图像为主的视频内容将取代文字和图片,成为社交网络的主流。

  • 标签: 视频内容 社交网络 网络基础设施 演进趋势 用户设备 3G时代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2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期取260例非癫痫患者为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脑电图检查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常规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对照组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醒期的病样放电发生率较低,与睡眠期病样放电发生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查,便于医师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且对与其余疾病鉴别有显著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癫痫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难治性癫痫患儿睡眠脑电图的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痫样放电与睡眠时相的关系及癫痫发作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并结合临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中脑电图背景广泛异常共36例(85.71%),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38例(90.47%),以NREMⅠ、Ⅱ期最多见。睡眠中全面性发作15例、多种发作类型14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2例均出现于NREM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患儿总睡眠时间、REM期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REMⅠ、Ⅱ期显著延长,而NREMⅢ、Ⅳ期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癫痫组患儿更多出现睡眠纺锤波出现不对称、减少或消失。结论不同癫痫发作类型与睡眠时相有一定的关系。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图痫样放电主要发生于睡眠期NREMⅠ、Ⅱ期,癫痫发作也改变着睡眠结构,导致睡眠障碍,二者相互影响。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睡眠脑电图 痫样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