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真伪鉴别。方法利用收集资料分析对比科学实验等方法,对西红花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经过对西红花深入探究,发现西红花正确真伪鉴别方法以及西红花药理作用的使用。结论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真伪鉴别十分重要,而本文研究也十分有效,值得宣传和推广。

  • 标签: 西红花 药理作用 真伪鉴别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三七中三七皂R1、人参皂Rg1和人参皂Rb1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乙腈-水系统作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三七中三种成分的含量,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四种pH值溶液中三种皂成分的稳定性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三七粉末中三种皂成分的稳定性.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在选定的梯度洗脱条件下,方法专属性良好,三种皂可有效分离和定量;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RSD值均小于2%;三种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8±0.60)%、(98.86±0.34)%和(100.19±0.64)%,方法准确性良好.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溶液状态下,三种皂的稳定性趋势基本-致,稳定性与pH值密切相关,在pH1.2溶液中药物迅速降解,24h含量即降低了约80%;而在pH4.5溶液、pH6.8溶液以及水中,三种成分的稳定性均良好,24h内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在三七粉末中,三种代表性皂对湿、热和光照均不敏感,10d内含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在高湿条件下,粉末有-定的吸湿性.结论:所建立的液相方法准确、可靠,溶液状态下三七皂R1、人参皂Rg1和人参皂Rb1的稳定性与pH密切相关,随pH的降低稳定性变差,而在固体状态下则稳定性良好.

  • 标签: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稳定性 梯度洗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人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取人参类成分,经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氨试液洗涤除杂后,试样中的人参皂类成分在高氯酸的作用下与香草醛反应,产生特征的紫红色,在560nm下测定吸光度。结果人参在0.0722~0.2165mg质量范围内与吸光度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9%。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便捷,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人参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保健食品 人参总皂苷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楼对小鼠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建立的H22荷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重楼高、低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组连续给药10d,环磷酰胺组隔日给药。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重楼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升高,血清TNF-α和IL-2的水平提高,血清T-AOC水平提高和血清MDA的水平降低。结论重楼对H22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重楼 H22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墨旱莲药材中三萜皂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70%乙醇提取,乙醚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墨旱莲中的三萜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以人参皂标准品作标准曲线,在24.12-192.96?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6%。测定四批墨旱莲干燥品中三萜皂的含量分别为5.66、4.43、2.68、3.08mg/g。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墨旱莲三萜皂的含量测定,为提高墨旱莲药材质量标准和开展墨旱莲药材中三萜皂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长期酗酒可以诱导脂肪肝的形成,本文旨在研究三七对慢性酒精诱导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含有酒精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混合200mg/kg/BW的三七的酒精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和对照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连续饲喂8周,结果显示三七能够明显地抑制慢性酒精所导致的肝脂质堆积;同时,三七可以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血浆ALT和AST酶活力,以及肝组织TNF-a和IL-6水平。三七不仅通过下调磷酸化HSL而抑制白色脂肪组织脂解,而且可以抑制肝摄取脂肪酸的关键CD36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三七可以通过改善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紊乱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对慢性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 三七总皂苷 脂肪分解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对冷水-束缚应激状态下脾虚大鼠胃粘膜TFF1、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70只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组、模型(脾虚应激)组、黄芪(高剂量200mg/kg、中剂量100mg/kg、低剂量50mg/kg)组、补中益气丸3.7g/kg组。采用大黄致脾虚法复制脾虚模型大鼠,水浸-束缚法给予脾虚大鼠应激,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TFF1、EGF蛋白表达变化,RT-PCR法测定TFF1、EGF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虚组大鼠胃粘膜TFF1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EGFmRNA低表达,而脾虚应激组TFF1、EGF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与脾虚应激组相比,补中益气丸组和黄芪(200mg/kg)组TFF1和EGF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黄芪对脾虚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FF1和EGF有关。

  • 标签: 黄芪总苷 三叶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近两年红花价格一直在82~92元(千克价,下同)之间浮动,虽然2010~2013年曾两次突破百元大关,但是,持续时间很短,很快又回落到80元上下。近4年来红花价格缘何徘徊不前?其生产情况如何?

  • 标签: 红花 持续时间 生产情况 价格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组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口服白芍0.6g,3次/d,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0%和8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3.33%,对照组复发率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他克莫司 口腔扁平苔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楼与5-FU对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体外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与5-FU单独及联合用药对BGC82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影响。结果重楼联合5-FU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优于各单药组。结论重楼联合5-FU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协同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重楼总皂苷 5-氟尿嘧啶 胃癌 协同作用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74例,单独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4周后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作出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诊复查情况表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复方甘草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较单独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盐酸左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白芍胶囊,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片,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后4周、8周、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48、0.61,P>0.05)。治疗第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与对照组(73.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白芍总苷 慢性荨麻疹 疗效
  • 简介: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多发生于小儿,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为儿科常见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炎、腹痛、关节痛(炎)等。该病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病理变化表现为广泛的无菌性血管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目前该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若临床治疗不及时,患儿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休克、肠套叠,甚至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 标签: 临床疗效 小儿过敏性 治疗小儿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茵芍平肝颗粒中栀子、芍药和橙皮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SB-AQ(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栀子、芍药、橙皮分别在3.02~30.18、1.00~10.00、1.25~12.00μg·ml-1(n=7)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99.95%、99.5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茵芍平肝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茵芍平肝颗粒 栀子苷 芍药苷 橙皮苷 HPLC
  • 简介:目的:考察瘤果黑种草子提取物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为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原发性、继发性关节炎损害和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等模型,对照观察瘤果黑种草子提取物的抗炎、镇痛等作用。结果:瘤果黑种草子提取物在6~24mg/kg均能能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能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在24mg/kg剂量的抑制率高于野木瓜片;在4.2~16.6mg/kg对完全佐剂所致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炎症及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佐剂所致大鼠原发性损害瘤果黑种草子8.3~16.6mg/kg剂量作用均较野木瓜片组好,病理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症状均有所减轻,但野木瓜片组与瘤果黑种草子各剂量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佐剂所致大鼠继发性损害16.6mg/kg剂量组则在第25d~29d能明显减轻大鼠左后足肿胀度;胶原性关节炎16.6mg/kg剂量组左后足和右后足肿胀度在致炎后第17~26d均低于野木瓜片组。结论:瘤果黑种草子提取物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 标签: 瘤果黑种草子 总皂苷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PBPC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以50,100,150mg?kg-1剂量的PBPC灌胃给药,连续14d,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99%、41.78%与49.32%。PBPC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具有保护作用,PBPC100,150mg?kg-1的剂量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另外,PBPC50,100,150mg?kg-1剂量组均能使荷瘤小鼠血清TNF-α显著升高,TNF-α含量分别为314.62,357.34与363.42pg.L-1。结论PBPC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及血清TNF-α含量。提示PBPC促进荷瘤小鼠血清TNF-α的分泌从而引起肿瘤的坏死,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途径之一。

  • 标签: 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 S180荷瘤小鼠 抗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所谓“添加”,是指增添文章中缺少或遗漏的字词、句子、语段,把不通顺、不连贯、不明确、不具体、不充实之处修改得通顺、连贯、明确、具体、充实。内容单薄,往往是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它具体表现为:叙事简单,描写粗糙;说明粗略,事理粗浅;思想贫乏,说理肤浅……

  • 标签: 作文修改 添加法 红花 中学生作文 通顺 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