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脂肪肝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55例做观察组,抽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5例做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实验室血清指标生化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清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o-Glue(空腹血糖)、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临床可根据上述血清指标生化检测结果特点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

  • 标签: 脂肪肝 血生化 检测 特点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产检并分娩的ICP孕妇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汁酸(TBA)或者甘胆酸(CG)水平将其分为轻度ICP组75例和重度ICP组27例;根据ICP发病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发病孕周〈28w)23例和晚发型组(发病孕周≥28w)79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健康孕妇。比较轻度ICP组、重度ICP组及健康孕妇血清TBA、CG及肝功能水平,分析ICP发生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观察各组围产期胎儿的结局。结果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血清TBA、AST、ALT、总胆红素、1-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t=6.06-29.13,P〈0.01);重度ICP组上述指标也明显高于轻度ICP组(t=2.23~18.87,P〈0.01);早发型ICP组重度ICP发生率为47.8%,明显高于晚发型ICP组(20.3%,X^2=6.96,P〈0.01);与健康孕妇比,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明显降低(t=2.63—10.52,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7.43,t=10.22,P〈0.01);重度ICP组分娩孕周为(36.2±1.7)w、新生儿体质量为(2876±115)g和1minApgar评分为(7.86±0.60),均明显低于轻度ICP组【(37.5±1.6)w、(3040±135)g和(9.02±0.58),t=3.56~8.83,P〈0.01】;轻度ICP组羊水污染率为25.3%,高于健康孕妇(10.0%,x^2=6.96,P〈0.01),重度ICP组早产、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剖宫产和新生儿病死率分别为37.0%、40.7%、29.6%、63.0%和14.4%,明显高于健康孕妇(6.0%、10.0%、6.0%、16.0%和0.0%,x^2=5.09~17.64,P〈0.05或P〈0.01);重度ICP组早产、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7.0%、29.6%和63.0%,明显高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总胆汁酸 甘胆酸 肝功能 围产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方法择取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生化检验,将每份血液分至两个试管中,其中,100例正常血清样本为对照组,另100例血清经诱导处理后发生溶血反应的样本为观察组,对两组样本的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溶血血清样本与对照组正常血清样本的TG、BUN、UA及Cr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溶血血清样本中AST、CHOL、K+、LDH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血清(P<0.05)。结论正常血清在溶血后会对临床生化检验有着明显的干扰,临床医师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诊疗质量。

  • 标签: 溶血 血生化检验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中肌酐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10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依据病情按轻度窒息组30例,中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24例划分;同期选择正常新生儿30例,分别在24h内,出生第7d对股静脉采集,测定并对比生化指标。结果出生后24h,相较对照组正常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组患儿SCr、LDH-1、CK-MB指标均具更高水平(P<0.05),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即病情越重,检测出的水平越高;轻度组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轻、中度窒息组在出生儿第7d,指标基本呈正常恢复,而重度病例虽下降明显,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各窒息组皮质醇水平在出生后24h内均呈更高显示(P<0.05),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出生第7d,窒息组均呈正常恢复,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正常对照组,窒息组血糖异常率均居更高水平,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血清中肌酐、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可评估病情,指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生化指标 改变价值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100m、400m和1500m三种不同全速跑后乳酸和心率的变化,选取同一年级同一班共六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方法:分别记录六名受试者全速跑完100m、400m、1500m运动前和运动后3min的乳酸值和心率值。结果:两名受试者进行100m无氧运动后,乳酸值和心率值均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乳酸值最高达7.6mmol/L,心率值最高达154b/min;四名受试者进行400m和1500m有氧运动后,乳酸值和心率值升高幅度较大,乳酸值最高达16.2mmol/L,心率值最高达192b/min。结论:人体内的乳酸含量和心率大小随运动项目的负荷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氧运动前后乳酸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无氧运动,而无氧运动前后心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有氧运动。因此,可根据乳酸值和心率值来评定人体运动的负荷强度。

  • 标签: 心率 血乳酸 强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方法选取我院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异常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40例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中,胆固醇偏低4例,占比10.0%;胆固醇偏高36例,占比90.0%;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血清胆固醇偏低的原发性原因为α脂蛋白血症,继发性原因为肝硬化和甲亢,二者均占比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血清胆固醇偏高的原发性原因共7例,占比19.4%,继发性原因共29例,占比80.6%,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偏高,分析其原因可起到预防与控制的作用。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异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共54例,以及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健康组对比,患者组的GGT、ALT、AST、ALP4种酶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TP、ALB、HDL-C等指标降低(P<0.05);CK、CKMB合成增多(P<0.05);糖代谢、胰岛素途径、肌酐等异常。结论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患者其肝细胞、心肌细胞均受损,且糖代谢紊乱,需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患者 生化指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0例肝硬化(按照Child-Pugh分级,A级有30例,B级有26例,C级有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腺苷脱氨酶(AD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的意义。结果观察组A级、B级、C级的Hcy和ADA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观察组A级、B级、C级的RBP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级中Hcy、ADA、RBP指标单项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ADA、RBP和肝细胞的损害具有密切相关性,能够反映肝实质损害的程度,联合检测可以使肝硬化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提高,有利于协助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肝硬化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清腺苷脱氨酶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检测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检验现状入手,了解检验程序和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对临床生化检测中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临床生化检测 血标本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在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生化指标检验的1222例患者,其中有130例患者确定为药物影响检验结果,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患者检验结果的药物以及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药物导致检验结果异常的患者占10.64%,其中会产生影响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镇痛药物、抗生素药物、抗癌药物、肾上腺素以及抗风湿药物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检验时,有多种药物会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造成影响,因此在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提高,为患者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指标 药物 对策 临床影响
  • 简介:适度的训练刺激有助于运动员产生良好的训练适应,可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否则将会导致训练无效或过度训练,损害运动员身体健康.目前生化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员机能监控领域,但这些指标均需取检测,具有创伤性.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均衡性,判断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文章将心率变异性指标与机能监控的生化指标结合,从不同角度判断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情况.

  • 标签: 训练适应 生化指标 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值能够用于初步诊断疾病,且治疗后检测值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生化 C-反应蛋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微电解水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高压灭菌水组(对照组)和微电解水组(实验组)。饲养3个月后测定红细胞等14项血常规指标和总蛋白等10项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电解水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微电解水 大鼠 生理 生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B组,对于2组人员均予以生化检验,并观察2组人员的经生化检验后的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结果A组糖尿病患者经生化检验后的FPG为(5.14±1.35)mmol/L、2h糖耐受试验浓度为(5.79±0.89)mmol/L,TG为(1.23±0.34)mmol/L,均较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A组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其B组健康人群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生化检验 糖尿病 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多项生化检测指标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的分析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相同例数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多项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检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要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对象的相关数据在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中,对其多项生化检测指标进行分析较为关键,多项生化检测指标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 生化检测 多项 指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受到药物的影响,并制定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5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认定为药物异常,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及影响指标检查结果的药物类型和比重。结果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受药物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的发生率为0.86%;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常见药物类型为激素类(25.0%)、抗癌类(20.83%)、利尿类(12.50%)、抗生素类(14.58%)、抗糖尿病类(14.58%)、解热镇痛类(2.08%)、维生素C(10.43%)等。结论药物有可能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检验时要尽量降低药物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准确性,并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准确依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指标 药物 影响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4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及40例健康孕妇(健康组)实施研究,对所有孕妇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对比不同孕妇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状况。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ALB、TP水平较健康组显著下降,ALT、AST、BUN、Scr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子痫前期组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发生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将出现明显变化,且患者妊娠结局较差。

  • 标签: 子痫前期 生化指标 变化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