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3种血液净化方式用于慢性肾脏衰竭的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衰竭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分为三组,每一组30例,治疗组A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B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组C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结果:从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C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治疗组B、治疗组A,P<0.05。结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3种血液净化方式用于慢性肾脏衰竭的价值存在差异,其中,血液灌流效果最好,可更好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3种血液净化方式 慢性肾脏衰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血液检查方式对血液系统疾病筛查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所收治的8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每组例数均为40例。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检查方式,检查后,对比两组检出率与检出正确率。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患者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传染性单细胞增多、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检出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更高(P<0.05)。结论 在血液系统疾病筛查,无论是血涂片分析还是血细胞分析仪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相对于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分析的诊断结果更加显著,能更好的为医师提供更加准确结果,从而使患者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继而保障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分析 血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中毒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案,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分析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谷丙转氨酶(ALT)。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Cr和ALT指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指标趋向良好,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在急诊中毒患者护理中产生良好作用,能够提高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BUN、Cr和ALT临床指标,相关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抢救护理 急诊中毒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透析患者皮疹的疗效。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共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需接受肾透析治疗的患者,同时并发有不同程度的皮疹症状,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同时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配为两组,每组35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需联合治疗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中治疗效果达到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数分别有23例、10例、2例;反观对照组分别有20例、9例、6例,相比之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肾透析皮疹患者试试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肾透析皮疹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血液透析特点与护理方式。方法:以回顾性分析形式,记录本院EICU于2019年7月—2020年3月进行透析的患者共计860例。分析急诊血液透析的特征和相关护理对策。结果:急性中毒344例、维持性透析并发症311例、急性肾衰竭100例、其他疾病105例;日间(早8—16)共计透析138例、晚间(16—24)共计透析312例、夜间(0—8)共计透析410例。结论:急诊血液透析中,急性中毒以及维持性透析等是主要因素,夜晚为透析的高发时间。针对这一特征强化护理配合,加强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升临床应急效果。

  • 标签: 急诊血液透析 临床特征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本研究年限跨度,择取3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液检验,分析具体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C、MCH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MCV、MCH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溶血性贫血患者MCV、MCH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可准确鉴别贫血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制备环节报废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血站血浆制备总量64400袋为研究对象,分析具体报废袋数和原因,并依据原因提出改正措施。结果 血液制备环节主要报废原因为:脂肪血0.13%、溶血0.07%、血袋破损0.06%。结论 血站在进行血液制备过程中需强化关键步骤控制、依据出现报废原因制定对应干预方式,方可减少血浆报废量。

  • 标签: 血液制备 报废原因 血站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分析及风险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0例,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n=35),另一组为单药组(常规护理,n=35),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2.86%)低于对照组患者(17.50%),(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进行分析,提出风险预防措施,并作为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实施,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医护工作质量,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操作分析 风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肾性骨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肾性骨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41例。参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指标。结果:肾性骨病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肾性骨病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血钙较高,血磷较低,P

  • 标签: 肾性骨病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肾性骨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肾性骨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41例。参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指标。结果:肾性骨病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肾性骨病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血钙较高,血磷较低,P

  • 标签: 肾性骨病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透析组及透析联合灌流组,各50例。透析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联合灌流组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肾性骨营养不良疗效;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水平;瘙痒症状、骨痛症状和肌无力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透析联合灌流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透析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 P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营养不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终末期肾病患者(n=68),均为本院2020.8~2021.9月收治。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治疗形式为分组依据,将68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4例、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34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营养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结果:营养指标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判断肾衰竭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筛选80例肾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计算机随机等额分组。对照组单独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选择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不同方案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生化及肾功能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应用在肾衰竭治疗中,可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提升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控制疾病进展。

  • 标签: 肾衰竭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血液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血液科患者,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应用安全管理护理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要明显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是93.3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是73.33%,数据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血液科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获得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到3月对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甲医院132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然应变量为疲乏总分、年龄、血管流动通路,决定系数(R2)为0.357,调整之后决定系数为0.337(P均<0.05)。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正确判断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高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条件较差、合并症和早起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延长患者整体生存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老年尿路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所应用的方法以及具体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共计58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共计29位。在对照组的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应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配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可以显示,观察组患者所具有的SAS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比均较为优质。结论: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在实际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充分的应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的使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当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且使患者所具有的护理满意度得以大幅度的提升,由此需要在临床中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更为优质的护理,在临床中将更加细致化的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老年尿毒症患者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的因素,这项荟萃分析旨在评估不同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搜索相关电子数据库及相关会议,检索“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死亡危险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到3月对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甲医院132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然应变量为疲乏总分、年龄、血管流动通路,决定系数(R2)为0.357,调整之后决定系数为0.337(P均<0.05)。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正确判断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高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条件较差、合并症和早起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延长患者整体生存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