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合成新型蛋白转导PTD4,研究其细胞内穿膜效应及在体组织分布。方法:设计并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新型蛋白转导PTD4,用FAM(羧基荧光素)进行标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与相对分子质量;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内的穿膜情况;采用裸鼠活体成像观察穿膜肽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及代谢特性,并切片观察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结果:合成了新型蛋白转导PTD4,纯度为95.76%,相对分子质量为1776.5;PTD4在体外的穿膜效应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约24h代谢完毕,且共聚焦显微镜细胞层扫证实穿膜肽进入胞内;尾静脉注射的PTD4在裸鼠体内可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但组织分布不均一,且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6h后荧光强度下降了大半,且腹腔注射方法不如尾静脉注射的穿膜效率高。结论:采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可成功合成蛋白转导PTD4;PTD4能高效穿透细胞膜,穿膜效应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PTD4在体内能迅速分布于各组织细胞。

  • 标签: 蛋白转导 细胞穿膜肽 组织分布 固相合成
  • 简介:目的:SARA/SBD是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含反式激活蛋白(TAT)蛋白转导(PTD)的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TATPTD-SARA/SBD基因克隆入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PM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穿膜能力,及与TGF-β1信号通路中Smad2因子的共定位情况。结果: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和纯化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且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2+-NTA纯化后,所获蛋白纯度高于95%(HPLC归一法);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能穿过胞膜,主要定位于胞核,且与Smad2因子具有核内共定位。结论:表达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 标签: 蛋白转导域 SARA/SBD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 简介:利用蛋白转导结构(PTDs)可以将与之融合表达的蛋白质直接送入细胞中.将通过筛选噬菌体展示锌指文库得到的特异作用于SV40启动子上9bp序列的三锌指结构的序列插入含有TAT蛋白蛋白转导结构的表达载体pET-TAT-NLS中,构建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pET-TAT-NLS-clone3.融合蛋白在E.coliBL21(DE3)中得到了可溶性表达,含量约占总蛋白的18%;并通过镍亲和凝胶层析柱得到了较好的纯化融合蛋白.

  • 标签: TAT 蛋白质转导结构域 SV40启动子 三锌指结构 融合蛋白 可溶性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结构蛋白9(BRD9)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转导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VGP12、U118和U87细胞BRD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法将对照短发卡RNA(shRNA)和BRD9 shRNA转染U87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小室迁移(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裂解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SOCS3、STAT3、磷酸化STAT3等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或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U118和U87细胞BRD9表达高于SVGP12细胞(mRNA水平,3.096±0.281、2.719±0.474比1.010±0.031,χ2=5.956,P<0.01;蛋白水平,0.829±0.040、1.115±0.092比0.108±0.025,χ2=7.200,P<0.01)。敲减BRD9表达细胞增殖低于对照组和Control shRNA组(24 h,0.137±0.031比0.209±0.051、0.191±0.032;48 h,0.169±0.036比0.313±0.053、0.286±0.035;72 h,0.208±0.042比0.409±0.062、0.378±0.053,F=3.729,P<0.0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低于对照组和Control shRNA组(80.000±4.583比159.300±10.210、160.300±10.260,χ2=5.422,P<0.01)、细胞迁移低于对照组和Control shRNA组(28.670±3.512比69.330±4.509、57.330±4.041,χ2=7.200,P<0.01)、上调裂解Caspase-3(1.358±0.038比0.723±0.014、0.677±0.014,χ2=7.200,P<0.01)、bax(1.987±0.080比0.553±0.047、0.736±0.019,χ2=7.200,P<0.01)和SOCS3蛋白(1.510±0.033比0.865±0.024、0.841±0.037, χ2=5.956,P<0.01)表达高于对照组和Control shRNA组,磷酸化STAT3蛋白低于对照组和Control shRNA组(0.128±0.021比0.289±0.026、0.262±0.018,χ2=6.48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敲减BRD9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并调节细胞内SOCS3/STAT3信号转导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融合蛋白——蛋白转导结构(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PTD)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大鼠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影响,探讨PTD4-SOD1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33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MI/RI组、SOD1蛋白组(SOD1组)、PTD4-SOD1融合蛋白组(PTD4-SOD1组),每组10只。S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其余3组均通过结扎与松解LAD的方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S组、MI/RI组在再灌注的同时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SOD1组在再灌注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SOD1蛋白500 μg(1 ml),PTD4-SOD1组在再灌注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PTD4-SOD1 500 μg(1 ml)。再灌注结束时通过左心室采血5 ml,后快速摘取心脏。分别使用免疫荧光检测PTD4-SOD1在大鼠MI/RI模型中的穿膜能力,比色法检测CK、LDH的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染色法检测MDA的含量。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组、MI/RI组、SOD1组均没有代表融合蛋白的荧光出现,PTD4-SOD1组出现荧光。与S组比较,其余3组CK、LDH和MDA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I组CK、LDH、MDA含量与SOD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D4-SOD1组CK、LDH、MDA含量较MI/RI组和SOD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D4与SOD1重组后表达纯化的PTD4-SOD1能显著降低血清CK、LDH和MDA值,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实现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蛋白转导结构域 融合蛋白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往往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病毒致病和感染机制即为病毒抗原蛋白作用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导致宿主细胞内信号转导发生紊乱。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发慢性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病原体,但目前HCV的致病机制与宿主内持续感染机制尚不清楚。HCV致病机制可能与HCV表达的蛋白质干扰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而导致异常的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研究HCV蛋白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还能为新药设计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CV蛋白作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细胞信号转导 核心蛋白 包膜蛋白E2 非结构蛋白NS3 非结构蛋白NS5A
  • 简介: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为我们研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提供了更广泛和崭新的思路,它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实现了对蛋白的高通量分析。简要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分子的确定、定量,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的识别,以及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信号转导
  • 简介:转录因子TRRAP是维系生命体正常活动的重要蛋白,目前对其功能作用还知之甚少,相关研究方兴未艾.2011年发现TRRAP一个多发点突变与肿瘤相关,该突变亟须在人群样品中进行检测,以增加对该分子与肿瘤发生关系的了解.本文设计了一个通过PCR扩增,然后酶切的检测方法,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机理.

  • 标签: 转化 转录域相关蛋白 TRRAP 点突变
  • 简介:WW结构由35~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存在两个高度保守的色氨酸残基,能特异地与富含脯氨酸的蛋白基序结合。WW结构存在于多种蛋白中,广泛参与细胞内各种生化过程和信号通路。WW结构及其参与构成的蛋白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存在密切联系,成为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开发的新靶标。本论文中,我们综述了WW结构及其参与构成的蛋白在肿瘤和癌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进展。

  • 标签: WW结构域 WWOX ITCH Hippo信号通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蛋白-3(TIM-3)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6例(心衰组)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查体的健康对照32名(健康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TIM-3的表达。分选CD4+ T细胞和CD8+T细胞,使用抗TIM-3抗体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IL-35、IL-17、IL-22水平和CD8+T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和CD8+T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结果心衰组TIM-3+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3.47%±1.06%比0.92%±0.27%,P<0.001),心衰组TIM-3+CD8+T细胞比例亦高于健康对照组(6.12%±1.91%比1.77%±0.63%,P<0.001)。慢性心衰患者存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不全,表现为心衰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分泌IL-10和IL-3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心衰组CD4+T细胞中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1.93±0.88比0.97±0.28,P=0.031)。心衰组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分泌IL-35水平则低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61±13)ng/ml比(72±17)ng/ml,P=0.029]。抗TIM-3抗体刺激后CD4+T细胞中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TIM-3抗体刺激(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8+T细胞后,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1),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表面TIM-3升高表达,TIM-3可能参与了慢性心衰患者T细胞功能不全的调控。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 心力衰竭 T淋巴细胞 免疫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胱天蛋白酶募集蛋白9(card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3条靶向card9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card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巨噬细胞的荧光强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card9 mRNA表达量,筛选巨噬细胞的最佳转染效率。将5×105巨噬细胞和100 μg/ml β葡聚糖体外常规培养12、24 h后,分成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水平。取1×105巨噬细胞、1×105胰腺腺泡细胞加入Transwell小室上下层共培养120 h后,分为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取下室的胰腺腺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标志物CK19蛋白表达。结果siRNA-card9转染巨噬细胞24 h荧光强度最强,浓度为200 nmol/L时抑制效率最高。阳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培养24 h后,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05、1.46±0.05、0.42±0.06、0.46±0.06,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较阳性细胞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较阳性细胞组明显增强,且呈β葡聚糖剂量依赖性;而阴性细胞组、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强度均较阳性细胞组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card9表达水平升高可诱导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提示可能存在card9介导的胰腺癌发病机制。

  • 标签: 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胰腺 腺泡细胞 导管组织转化
  • 简介:目的研究补肾中药血清对离体SD大鼠成骨细胞中Smad1/5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多次胶原酶消化法获取新生SD大鼠颅盖骨中的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应用Gomori改良钙钴法对其进行碱性磷酸酶表达的鉴定;随机将实验用大鼠分为正常组、补肾中药组(补肾组)、骨疏康颗粒对照组(骨疏康组)、补中益气颗粒对照组(补脾组);对实验大鼠给药干预8d后,通过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使用各组大鼠血清培养成骨细胞48h;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成骨细胞中Smad1/5的活性表达。结果补肾中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48h后对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正常组(P〈0.01);成骨细胞中Smad1/5的活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有所降低。结论成骨细胞中存在Smad1/5的表达,表明Smad1/5可能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的功能,对成骨细胞保持自身功能、维持骨密度的作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②具有益肾填精壮骨的补肾中药可以影响Smad1/5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对于促进和维持成骨细胞的特性及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 标签: 成骨细胞 Smad1/5 补肾中药 血清药理学
  • 简介:摘要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相关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炎症小体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复合物,已被证实参与了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发生、发展,其激活机制非常复杂,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以及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 mtDNA)的积累会激活NLRP3炎症小体,但线粒体在NLRP3炎症小体介导ALI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远不止如此,阐明临床上各种类型的肺损伤激活线粒体-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完整机制可能为未来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就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线粒体-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激活机制及其在ALI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为AL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线粒体
  • 作者: 李强 李尧 宋京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李强现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蛋白-1-Fc(Tim-1-Fc)融合蛋白能否为Tim-1蛋白模拟品。方法大肠杆菌合成Tim-1-Fc融合蛋白,以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测定其能否与Tim-4蛋白结合。通过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间的结合情况,间接探明该蛋白与PS的结合。结果体外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证实Tim-1-Fc融合蛋白可以结合Tim-4蛋白。FACS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有无过氧化氢诱导,Tim-1-Fc组凋亡细胞FITC信号平均强度(231.16±8.27、263.45±7.91)均高于对照组(190.80±5.09、203.29±10.89,t=-7.200、7.7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核表达版本的Tim-1-Fc融合蛋白可能具备在体外模拟Tim-1蛋白的作用。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胱天蛋白酶募集蛋白9(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并报道该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方法描述1例2018年12月底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入院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腹膜后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及一代测序验证从而明确诊断;并以“CARD9”“invasive candidiasis”“侵袭性念珠菌病”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5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10岁,既往健康,亚急性病程,以腹泻症状起病,2个月余后病情进展迅速,相继出现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脑脊液及血液中多次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大便中找到类酵母样真菌,头部磁共振成像提示梗阻性脑积水,腹部CT可见腹膜后肿物及肠管壁增厚。对患儿及其父母核心家系采血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及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患儿CARD9基因存在c.952-12_956delinsAG纯合变异,为未报道的致病变异。经静脉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行侧脑室引流手术及侧脑室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9周,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善,培养转阴,腹膜后肿物缩小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4个月,患儿无特殊不适感,体力稍差,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偏高,头部磁共振成像仍可见脑积水及脑室旁白质异常信号,腹部CT可见腹膜后肿物较前缩小。共检索到文献15篇,全世界共报道了21例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不含本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结论CARD9基因缺陷患者选择性地对真菌易感,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重。应予全身足量、长疗程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发脑积水者则需外科治疗。本次报道的新突变丰富了CARD9基因的变异多样性。对不明原因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建议行基因检测,关注CARD9基因缺陷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 标签: 念珠菌病,侵袭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积水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CARD9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蛋白3B(FNDC3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FNDC3B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用GEPIA分析FNDC3B在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mRNA表达差异。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胰腺癌病例资料,利用SPSS 25.0分析FNDC3B表达差异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胰腺癌患者生存曲线。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NDC3B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FNDC3B在胰腺癌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NDC3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1.038±0.103比0.341±0.027,t=22.807,P<0.01)。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NDC3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均<0.05)。FNDC3B基因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χ2=12.115,P<0.01)、病理分级(χ2=11.490,P<0.01)和N分期(χ2=3.962,P<0.05)密切相关,与性别、病理分期、T分期、M分期无明显相关(P均>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风险比(HR)=2.001,95%可信区间(CI)=1.193~3.354,P<0.01]和FNDC3B mRNA表达水平(HR=1.595,95%CI=1.051~2.421,P<0.05)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影响。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FNDC3B mRNA表达水平(HR=1.565,95%CI=1.011~2.423,P<0.05)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NDC3B高表达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FNDC3B低表达组患者(χ2=4.898, P<0.05,中位生存时间为592 d比634 d)。STRING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FNDC3B相互作用蛋白有FAM46A(分值=0.687)、ZNF469(分值=0.672)、B3GNT7(分值=0.647)等。GSEA研究结果显示,FNDC3B mRNA高表达样本富集到TGF-β、WNT、NOTCH、JAK-STAT、mTOR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集(P均<0.05)。当FNDC3B基因表达上调时,上述通路被激活。结论FNDC3B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胰腺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节FAM46A等相互作用蛋白及激活TGF-β等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

  • 标签: 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域蛋白3B 胰腺癌 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募集蛋白9(CARD9)在大鼠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只)、APALI组(12只)、腺病毒干扰组(12只)。通过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造模后3、6 h处死动物。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CARD9、p65核因子-κB(p65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转录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及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CARD9、p-p65NF-κB、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法或Tamhane’s T2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APALI组3、6 h肺组织中CARD9 mRNA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3 h(5.572±0.722)、6 h(12.588±2.008)比(0.991±0.066),F=134.738,t=15.475、14.139,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腺病毒干扰组3、6 h CARD9 mRNA水平均低于APALI组相同时间点[3 h(3.079±0.348)比(5.572±0.722)、6 h(7.945±1.538)比(12.588±2.008),F=55.899,t3 h=7.618、t6 h=4.49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3、6 h,APALI组肺组织中NF-κB mRNA、p38MAPK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F-κB 3 h(6.746±0.894)、6 h(15.116±1.939)比(0.973±0.076),p38MAPK 3 h(4.422±0.369)、6 h(6.405±0.590)比(0.973±0.536),tNF-κB=15.766、17.849,tp38MAPK=22.686、22.469,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3、6 h,腺病毒干扰组的NF-κB mRNA、p38MAPK mRNA水平分别低于APALI组同时间点[NF-κB 3 h(4.002±0.543)比(6.746±0.894)、6 h(8.771±0.805)比(15.116±1.939),p38MAPK 3 h(2.705±0.232)比(4.422±0.369)、6 h(5.372±0.401)比(6.405±0.590),tNF-κB=6.430、7.401,tp38MAPK=9.969、3.35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ALI大鼠肺组织中存在CARD9相关的NF-κB、p38MAPK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CARD9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对APALI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核转录因子-κB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胰腺炎 肺损伤
  • 简介:摘要Ras-GTP酶激活蛋白SH3结构结合蛋白1(Ras-GAP SH3 domain-binding protein,G3BP1)是RNA结合蛋白,通过调控mRNA稳定性和翻译来应对外界刺激,被认为是应激颗粒的成核因子之一。G3BP1在应激颗粒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除此之外G3BP1在应激颗粒外与RNA的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也不容忽视。G3BP1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肿瘤进展、侵袭和转移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G3BP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G3BP1近年来在肿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其在肿瘤进展、应激颗粒形成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Ras-GTP酶激活蛋白SH3结构域结合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