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兔36只,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兔子随机分成3组,均给予面神经颊支切断,分别为离断吻合组、NGF治疗组及对照组,离断吻合组及NGF治疗组行显微吻合,观察3组情况。结果术后4、8周时NGF给药组动物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高于离断吻合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损伤修复采取局部NGF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恢复面神经功能及结构。

  • 标签: 局部应用 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损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NTF差异,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严重并发症及治疗后结局中CNTF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CNTF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P<0.05)。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CNTF在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血清CNTF显著低于无严重并发症及存活患者(均P<0.05)。危险因素分析表明CNTF<10.2ng/mL为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CNTF影响因素为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情及预后评估。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睡眠障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影响因素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采用新生期母婴分离(NMS)建立幼鼠内脏痛高敏感模型,探讨脊髓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幼鼠内脏痛敏感性增高的关系。方法将32只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按2×2析因设计随机分成对照组、NMS组、结直肠扩张刺激组(CRD组)和CRD+NMS组,每组8只。NMS组和CRD+NMS组新生大鼠出生后第2~14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h建立内脏痛高敏感模型,CRD组和对照组大鼠出生后不予任何处理;仅CRD组和CRD+NMS组大鼠在6周龄时接受CRD刺激。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幼鼠脊髓背角BDNF表达情况;根据BDNF阳性细胞百分比及显色强度计算免疫化学分数(IHS)。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脊髓背角BDNF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进行分析。结果4组幼鼠两侧脊髓背角均有不同程度的BDNF阳性细胞表达,NMS组和CRD+NMS组幼鼠BDNF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NMS可导致幼鼠脊髓背角BDNF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值明显增加,单次CRD刺激不影响幼鼠脊髓背角BDNF阳性细胞IHS值,NMS和单次CRD刺激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NMS导致幼鼠内脏痛高敏感可能与脊髓背角BDNF过度表达有关。

  • 标签: 内脏痛高敏 母婴分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 简介:近日,《自然》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在上海谈及创新潜力的培育时,告诫年轻学者——"别急于发高影响因子论文"。这跟国内清一色的重金奖励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在菲利普·坎贝尔看来,年轻学者过于关注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会影响创新潜力的培育,从长远看,对人才的成长不利"。虽然"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论文当然是件好事",但是,"这不能作为一种目标,它应该是长期科研积累的结果"。

  • 标签: 影响因子 坎贝尔 利普 创新潜力 科研积累 科学研究成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的研究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现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岁住院患者150例,应用NRS2002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3周内或至出院时营养支持状况,NRS2002≥3分有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且体质指数(BI<18.5kgm2)或白蛋白<30gL并结合临床状况判定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入选,其中126例患者84%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44.7%。所有老年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8.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6.3%,肠外PN与肠内营养EN比例31.4%。结论NRS2002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在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不够合理。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住院患者
  • 简介:目的:评估细胞核因子κB配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κBligand,RANKL)在肺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本研究涉及临床和动物实验两部分。临床实验以48例PH患者和50例无肺高压(non-PH)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RANKL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其心功能。对于PH组中8例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观察2年随访期内其RANKL的变化。动物实验采用低氧(10%O2)诱导的PH小鼠模型,检测其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大情况,以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等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肺组织中RANKL水平。结果:临床研究结果示,PH患者的血清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者[(4.00±0.30)pmol/L比(2.23±0.14)pmol/L],且RANKL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H患者治疗后测得的血清RANK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动物实验中,低氧诱导的PH模型小鼠的血清、肺组织及肺动脉中的RANK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结论:RANKL在PH中升高,不仅可作为提示PH诊断的指标,且在随访及疗效评估中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核因子KB配体活化因子 低氧 肺高压
  • 简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目标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教师要立足因子体验,引领学生从数学思想的基本因子入手,体验数学的方法因子,应用因子,由此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 阶段性体验
  • 简介:你为宝宝精心准备的一日三餐能够满足小家伙成长的需要吗?孩子养到1岁,怎么才算营养好?这要看看他都吃些啥。第一步月评价即近1个月内,婴儿吃某类食物每周>4次,计2分;每周1~3次,计1分;每个月1次或更少或没吃过,0分。8大类食物得分相加即为DDS,分值0~16分。

  • 标签: 步月 膳食回顾 食物种类 膳食质量 微量营养素 评价得分
  • 简介:西方国家流行一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oneappleaday,keepthedoctoraway)"。如今,这句话恐怕要改成"每天三个苹果"了。有专家研究称,与过去相比,现如今人们日常食用水果、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养分含量在不断减少。

  • 标签: 美国营养学会 食物营养 DOCTOR APPLE 营养成分 食物成分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73例重症且伴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均予以肠内营养制剂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1d比较,患者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恶性肿瘤伴随营养不良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为50例患者提供2周营养支持,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BMI以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全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期间进行严格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正确的进行胃肠内营养干预对于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病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40)和肠外营养组(n=4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固醇、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而上述指标在对照组中升高程度较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治疗对ICU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干预 ICU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行喉癌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患者9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癌,进行NRS2002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并于术后6-12小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按收治喉癌住院患者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使用个性化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47例,使用家庭自制流质膳食。并对病人术前2-3天、术后第1天、术后5-7天的营养指标即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3天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属正常,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术后5-7天,两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升高,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两组中血红蛋白均进一步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早期使用个体化肠内营养制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喉癌 管饲
  • 简介:目的调查胸心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以及营养支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103例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病人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的关系,采用NRS2002工具,根据病人体质指数(BMI)、近期体重变化、饮食摄入变化和原发病对营养状况影响的程度等四方面情况进行计算评分.若病人年龄≥70岁,则总分再加1分.NRS2002≥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具备营养支持的指征;NRS2002〈3分则暂不需要营养支持,并对患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胸心外科患者NRS2002总适用率为82.5%,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5%,总营养支持率35.3%.其中应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营养支持率45.9%;无营养风险48例,13例(27.1%)接受营养支持.在使用“全合一”的患者中大部分组方均不合理,且86.7%的患者使用疗程低于7天,平均2.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43.3%.结论:NRS2002适用于胸心外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筛查,但营养支持在处方组成、肠外营养(PN)向肠内营养(EN)过渡、使用疗程等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评估病情,合理由PN向EN过渡,优化营养支持处方组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

  • 标签: 胸心外科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营养素治疗营养不良合并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8例营养不良合并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营养素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止泻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对比(p<0.05)。结论治疗营养不良合并腹泻患儿采取常规疗法联合营养素,可明显缩短患儿止泻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

  • 标签: 营养不良 腹泻 营养素 止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管理干预对其营养摄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给予专业的营养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摄入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反应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5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20.0%,观察组家属营养知识掌握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方案落实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管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摄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 标签: 营养管理干预 神经外科 重症 营养摄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肿瘤内科住院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的机率,分析临床营养支持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肿瘤内科首次住院患者500例,应用NRS2002对这些患者入院次日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判断,同时结合在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5.4%,且在177例营养风险患者中,有116例患者愿意接受营养支持。结论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临床应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风险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内科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 简介: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关于“支持学习的生态因子”测评及研究,是从_个孩子的故事开始的……两年前的某一天,张老师满脸焦虑地走进校长室:“校长,我想跟您聊聊小T的事——我快要崩溃了!”小T,是一名新转来的学生,厌学,对老师同学有强烈的敌对情绪,成绩很糟糕……的确是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

  • 标签: 生态因子 学习力 优化 敌对情绪 南京市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