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口腔门诊器械种类繁多,在清洗器械过程中加大了清洗难度、清洗质量以及易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在器械回收过程中标识较小需仔细辨别,发生错误发放而降低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护理效率,不仅反映在护理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反映在诊疗护理配合的过程中。在保证清洗效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设计一种适用于口腔医疗器械清洗篮筐。材料与制作: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密纱网,内置于口腔常规器械、根管治疗锉、车针、尺子等,内部器械分隔分离放置。

  • 标签: 自制设计口腔医疗器械清洗篮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口腔科常用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 方法 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这一期间,本院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 12 名,医师 62 名, 本院从 2018 年 1 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常用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医师满意度评分与工作人员压力指数。 结果 实施前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 94.55% ,明显低于实施后的 99.69% ( P<0.05 );实施前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实施后低( P<0.05 );实施前工作人员压力指数明显比实施后高( P<0.05 )。 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中的清洗消毒效果较好,可提高医师的满意度,减少工作人员压力。

  • 标签: 口腔科 常用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研究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口腔科就诊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根据采取医疗器械清洗方法不同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分数、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分数同对照组比更高(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同对照组比更低(P<0.05)。结论 PDCA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措施应用于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管理中,提高器械消毒清洗质量,预防患者感染。

  • 标签: PDCA管理 常用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 口腔科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浸泡、酶、超声波的清洗效果。方法:分清水浸泡清洗组,多酶清洗清洗组,清水+超声清洗组和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组进行实验。用肉眼和潜血实验方法进行清洗效果判断。结果:判断被血迹污染的器械是否清洗干净不能仅靠肉眼进行判别。对清洗要求高且难清洗干净的医疗器械宜采用隐血试验方法进行清洗效果的评估。人工清洗不能完全去除污迹,需增加酶或应用超声等其他方法,以保证清洗的效果。应用超声清洗添加含酶清洗剂时,可取得满意效果。清洗时宜重点注意器械关节处不易被清洗到的部位。

  • 标签: 清洗 医疗器械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间笔者所在医院常规使用的390件医疗器械,随机分为多酶清洗法(A组)、含氯清洗法(B组)、手工无菌水清洗法(C组)各130件,评价对比3组器械清洗情况。结果A组清洗合格率为98.46%(128/130),B组为93.08%%(121/130),C组为85.38%(111/130),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清洗中采用全自动超声机可达到满意效果,另外清洗剂选择强效多酶效果更佳,清洗合格率高,可为临床治疗安全提供保障,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中性多酶 强效多酶 医疗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器械清洗质量及其评价。方法总结器械清洗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清洗人员应采用规范的程序清洗,定期进行清洗质量的监测及评价评。结论掌握器械清洗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选择适宜的清洗方法,可保证器械清洗和灭菌成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 器械 清洗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对口腔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间反复使用的74件口腔医疗器械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各37件。传统组行传统管理模式,试验组行细节管理模式,对比2组医疗器械清洗卫生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口腔器械的卫生合格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是灭菌成功与否的关键。灭菌的成功可以预防和控制医院的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物品达到无菌的要求。本文主要是通过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针对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复杂性,提出各种配合清洗的有效方法,更好地保证清洗质量,提高医疗器械灭菌成功率,确保诊疗诊疗科室的安全使用。

  • 标签: 医疗器械 污染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医疗器械清洗及保养,使其达到灭菌效果及延长使用时间的方法。方法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手工清洗清洗酶,清洗剂,除锈剂,水容性润滑剂,清洗保养的方法。结论正确的清洗及保养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且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成本。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 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医疗器械清洗中开展细节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6件口腔医疗器械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3件)、观察组(53件);前者施行器械清洗的传统管理,后者开展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对比两组清洗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的件数多于对照组,且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口腔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清洗清洗清洗、人工+清洗清洗3种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表面光滑的A组和结构复杂(具有管道、缝隙、轴关节、齿槽部位)的B组,每组300件分别按上述3种方法清洗,并对清洗后的器械采用目测法、潜血试验法、鲎试验3种方法评估清洗效果。结果对于A组器械3种清洗方法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于B组器械,人工清洗与机器清洗的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人工+机器清洗合格率高于人工清洗或机器清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表面光滑的器械用人工或清洗清洗均可,而结构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刷洗后再用清洗清洗效果更好。

  • 标签: 医疗器械 洗涤 效果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当今医学迅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上的问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是每个医院每天都要做的一个工作,本文将探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上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讨。为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规范性尽绵薄之力。

  • 标签: 医疗器械 消毒 影响
  • 简介:摘要目前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尽管有些已用一次性代替,但在有创治疗中,仍有大量的器械无法用一次性代替,需要清洗消毒后反复使用,而这些器械往往因结构复杂,接触患者的组织、血液、体液等有机物而不易清洗。而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消毒灭菌的重要一环,又是灭菌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关键。了解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规范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前预处理对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已使用的300件可复用医疗器械,采用随机分组法,把这些复用医疗器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50件。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观察组采用多酶清洗液,把这些医疗器械浸泡其中(时间10分钟)。之后,把这两组器械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进行清洗,对比两组清洗效果。结果 清洗前未经过预处理的对照组,其清洗质量远不如经过预处理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隐血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器械是开展医疗活动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院内细菌、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故而保证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至关重要。在清洗复用医疗器械之前实施预处理干预,可以有效去除医疗器械上的明显污物,进一步增强医疗器械清洗灭菌效果,提高医疗器械再次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复用医疗器械 清洗前预处理 清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