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06年~2012年使用美国Cell-Saver5自体血液回收机对15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中采取自体血回收,统计了不同的骨科手术回收量。结论与异体血相比,自体能避免疾病传播,降低免疫介导的溶血、发热及过敏反应的发生,无需验血和交叉配血,减少了异体血配型的各种环节,避免了错血的可能,减少了异体血的输入,节约了血源,对术中大出血可做为首选。自体血回收技术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血回收 骨科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实行自体血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48例异位妊娠伴有腹腔内出血实行自体血液,共40800ml血液。观察输血时生命体征情况,术后第1天、第5天取静脉血复查血常规,分析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变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及切口感染,术后复查血常规Hb均在6s/L以上,无再输血。结论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实行自体血液是安全的、可行的。

  • 标签: 异位妊娠 自体血液回输
  • 简介:自体血液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无输血反应,无需验血,缓解血库压力,解决特殊血型患者输血的要求,尊重部分宗教人士的信仰。术中我们进行自体血液的采集、分离、清洗和回收;解冻血细胞的分离、清洗和回收,可以在短时间内应用到紧急患者急救治疗中,特别是在库存血短缺时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患者 应用 护理 手术 血液回输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术中自体血液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116例急诊抢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术中异体输血法,研究组采取术中自体血液法,比较两组的血常规、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结果:术前两组的血常规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前后的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的血常规指标低于术前,P<0.05。术后对照组的血常规指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1.72%)低于对照组(12.07%),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液法安全可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急诊抢救手术 基层医院 自体血液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就自体血液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出血应用自体血液。结果:患者术中接受自体血液后,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呈良好趋势,输血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而言,自体血液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 推广。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剖宫产 术中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自体血液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出血应用自体血液。结果:患者术中接受自体血液后,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呈良好趋势,输血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而言,自体血液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 推广。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剖宫产 术中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液净化原理对我院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顽固性腹水1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利用血透装置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用灌流或单超与透析结合的方法,将腹水超滤浓缩去除腹中毒性物质蛋白等成分。结果5例患者腹胀、气喘等症状都明显好转,腹水明显消退,血清蛋白显著升高,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该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治疗成本低,操作方法简便,因腹腔-腹腔自体循环不经过血液感染机会少,治疗效果肯定。

  • 标签: 血液净化 顽固性腹水 腹水回输 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中自体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015年01月01日起至2015年05月30日我院手术室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补充术中失血的病人2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进行以下护理配合并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血液只要护理配合恰当,就能达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迅速补充失血,避免自体血液浪费,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目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血液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55名择期脊柱大手术患者,术中行自体血液联合控制性降压,监测出血量、血压、心率,自体血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进行分析,观察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5名患者手术失血量共63621ml,共29345ml,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血液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节约用血,是一种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 标签: 血液回输 控制性降压 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臭氧自体血液疗法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耐药结核病患者137例,分为观察组(n=65例)和对照组(n=72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给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臭氧自体血液疗法,每周3次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和比较痰菌阴转情况及肺部影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两组患者的痰菌及影像变化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是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及肺部影像吸收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臭氧自体血液疗法治疗耐药结核病能够提高痰菌阴转率,并能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安全性好,可用于耐药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 标签: 臭氧 自体血液回输 耐多药结核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并分析自体血液在脊柱颈椎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进行脊柱颈椎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异体输血操作配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自体血液操作配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血量输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分别为(1114±77)ml、(523±147)ml、(200±59)ml、(307±53)ml,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分别为(1299±68)ml、(866±124)ml、(315±104)ml、(469±41)ml,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颈椎手术过程中,采用自体血液操作及优质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有效节约血库存血量,临床意义存在,值得提倡。

  • 标签: 脊柱颈椎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优质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选取的52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截取时间段为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体输血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并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和术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解决了血液资源紧张问题,可满足脊柱外科手术需要,能够减少异体输血风险,临床推广性好。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脊柱外科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1月-2009年3月对52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腹腔自体病例。结果表明脾破裂自体是安全的,对机体不会造成严重和永久损害,方法简便,尤其基层医院在血源困难情况下可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脾破裂 自体血回输
  • 简介:摘要我院自2010年4月-7月开展脾血自体22例,无一例产生细菌污染、溶血、凝血等并发症。节省了血源,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脾血 无菌操作 枸橼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吸引在剖宫产术中自体血回收对血液质量影响分析。方法:选取30例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1000ml,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注异体血,观察组患者自体血;结果:观察组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24h新增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情况以及术后24h的白细胞差值及中性细胞数差值相对来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自体,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血液,并保证安全性。

  • 标签: 自体血回收 血液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对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携氧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首次接受心脏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45例不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直接使用库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T1)、术毕(T2)、术后24h(T3)、术后第7天(T4)的动脉血液携氧功能指标,包括RBC、Hb、红细胞比容(Hct)、氧合指数、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2,3-DPG)、红细胞变形指数(RC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2时点的RBC分别为(3.59±0.37)×1012/L和(3.64±0.44)×1012/L,Hb分别为(101.26±19.54)g/L和(102.38±20.05)g/L,Hct分别为(0.35±0.12)和(0.34±0.13),较组内T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T3和T4与组内T1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在T1-T4的氧合指数分别为(415.14±51.24)、(348.33±39.45)、(317.59±33.36)和(377.16±45.44)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则分别为(418.16±52.18)、(344.44±42.20)、(320.65±35.11)和(375.24±43.94)mmHg,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组内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红细胞2,3-D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RCD术后较术前的有明显增高(P值均〈0.01),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自体血液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携氧功能无明显损伤,可减少库血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输血 自体 体外循环 心瓣膜置换术 携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血液技术在宫外孕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日期的单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输入异体血干预,观察组15例患者采取自体血液技术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干预前后的血液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死亡,从救治成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大出血手术中,对患者采取自体血液技术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输血后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且纠正成功率得到保证,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宫外孕大出血 手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