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科近年来对需急诊自体动静重建手术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于重建期间的护理技巧及注意事项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 月~2021 年6 月间本院收治的14例需急诊自体动静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施行的护理经验。结果 1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患者在施行有效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急诊手术,经急诊手术后患者得以重建,并随后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围手术期间的精细护理切实保碍了患者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精细、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及时心理疏导干预,对接受急诊自体动静重建手术的患者的安全及对手术顺利进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精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造血管动静(AVG)是在自体动静失功后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但反复多处穿刺AVG会引起人造血管内膜增生和吻合口近端静脉狭窄,甚至形成血栓、动脉瘤。正确使用、护理AVG对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穿刺时机、穿刺方法、穿刺针的选择、穿刺方向、穿刺间距、针尖斜面、压迫止血等方面对AVF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AVF使用、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 穿刺研究
  • 简介:摘要自体动静真性动脉瘤(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s,AVFAs)是动静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动脉瘤可致皮肤变薄、破溃、感染、疼痛;血栓形成;穿刺受限;肢体缺血;高输出量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能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对AVFAs的治疗等方面缺乏经验及总结。本文从AVFAs的定义、分型及治疗最新进展等方面作阐述。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动脉瘤 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
  • 简介:摘要:自体动静(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因血管通路狭窄和栓塞导致的住院人数占透析患者住院总人数的15%~24%,AVF功能异常是长期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文章重点就自体动静血栓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简要概括预防自体动静血栓的方法,分析发生自体动静血栓 的造成因素,包含年龄和性别等一般因素,以及吸烟、位置、穿刺后压迫时间及糖尿病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情况,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如何预防自体动静血栓的形成,提供给临床以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漏 血栓 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 综述
  • 简介:摘要:在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可以维持患者身体内的血液通路流畅。动静作为外科小手术,主要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治疗中。动静的使用年限与血管质量、使用方法、手术质量以及护理方法有紧密联系。因此,为了延长动静的使用年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积极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护理新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民众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发生较大改变,导致肾脏损伤疾病发生几率呈逐年攀升状态。对于肾脏损伤患者而言,血液透析作为延长生存时间最有效肾脏代替疗法,受到广大患者关注。同时,也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下,在自动动静中,应用透析用留置针几率有所增高。对此,本文着重从透析用留置针应用效果、留置时间以及封管手段进行全面探讨,以此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留置针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留置针 自体动静脉内瘘中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的自体训练器在内瘘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患者,于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间行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病人在手术1周后,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握拳运动,每一次3-5分钟。对照组于手术后2周,以5-10秒为一组,3-5分钟/组,10-20组/天。观察组以同样频率的运动频率使用自体动静操。结果:术后4周,两组均出现了头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量漏的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4周时,两组患者的萎成熟率、头静脉直径均未见显著性变化,组间成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出现萎并发症。结论 采用红光治疗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对自体动静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功能训练,可有效地促进的早期成熟度。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红光治疗 肢体功能锻炼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的自体训练器在内瘘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患者,于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间行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病人在手术1周后,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握拳运动,每一次3-5分钟。对照组于手术后2周,以5-10秒为一组,3-5分钟/组,10-20组/天。观察组以同样频率的运动频率使用自体动静操。结果:术后4周,两组均出现了头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量漏的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4周时,两组患者的萎成熟率、头静脉直径均未见显著性变化,组间成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出现萎并发症。结论 采用红光治疗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对自体动静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功能训练,可有效地促进的早期成熟度。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红光治疗 肢体功能锻炼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将低动静穿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穿刺疼痛轻度、中度人数比对照组更多,VA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76.00%)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真性动脉瘤(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s,AVFAs)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腕部头静脉-桡动脉动静(端侧吻合)作为血管通路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体动静(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否形成AVFAs分为AVFAs组和非AVFA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AVFAs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70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11例(65.3%),女59例(34.7%),年龄为(51.65±12.70)岁,透析龄为(57.03±49.25)个月。AVFAs组33例,非AVFAs组137例,AVFAs发生率为19.4%。与非AVFAs组比较,AVFAs组患者男性占比(χ2=4.934,P=0.026)、血尿酸(t=2.547,P=0.012)和血白蛋白(t=2.122,P=0.010)水平较高,年龄(t=-2.210,P=0.028)、糖尿病肾病占比(χ2=11.788,P=0.001)、收缩压(t=-1.994,P=0.048)和血总胆固醇(t=-2.174,P=0.031)较低,吻合口直径较大(Z=-3.224,P=0.001)。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透析龄(χ2=53.832,OR=0.518,P<0.001)、AVF使用时间(χ2=51.355,OR=0.516,P<0.001)、肱动脉血流量(χ2=25.315,OR=0.331,P<0.001)与AVFAs患病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0.005,95%CI 1.875~53.394,P=0.007)、透析龄较长(OR=1.341,95%CI 1.104~1.628,P=0.003)、AVF使用时间较长(OR=1.187,95%CI 1.002~1.405,P=0.047)、肱动脉血流量较高(OR=1.002,95%CI 1.000~1.004,P=0.028)和血总胆固醇较低(OR=0.388,95%CI 0.172~0.875,P=0.022)为AVF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中心MHD患者AVFAs发生率为19.4%。男性、透析龄长、AVF使用时间长、肱动脉血流量高和血总胆固醇低是AVF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动脉瘤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的生存质量、舒适度、安全度等均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保障透析效果的关键在于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其中选择适合的穿刺工具对保护自体动静血管、保障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便对血液透析用留置针的内容展开综述,分析了其操作方法及相关影响,以了解透析用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留置针 自体动静脉内瘘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维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25)和研究组(n=25)两个组别。参照组采取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全程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经过组间对比,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研究组,其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护理。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9月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动静护理,20例为观察组,给予专科优质动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士临床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渗血、堵塞、感染)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临床工作更为满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专科优质动静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动静的重视与保护,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远红外线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的临床护理和研究,进而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做好自体动静患者护理工作,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合理使用远红外线以加速AVF成熟,改善血流量和穿刺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延长使用年限。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远红外线 护理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自体动静(AVF)自我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取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提供自制AVF自我护理量表,完成横断面调查。结果: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0.69±10.15)分,处于中上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文化情况、工作情况、终末期肾脏病主要病因、中心静脉置管史、动静使用时间、定期前往医疗机构监测AVF、有无动静并发症史、衰弱状态属于AVF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能力良好,但是仍需要重点注意对患者个体因素、动静相关因素、机体功能状态进行识别,强化患者AVF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自体动静脉内瘘 自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