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密度时不同扫描模式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临床科室推送的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测量,采用3种不同模式的扫描方法:A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选择OneScan(一次性扫描、无需海绵垫块)扫描模式;B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C扫描模式,患者下肢放在海绵垫块上,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结果:A、B两种扫描模式所得腰椎骨密度值对比,第1、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1,t=-0.153,t=-1.239,t=-1.892,t=-1.469;P〉0.05);A、C两种扫描模式所得的骨密度值对比,第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1,t=3.824,t=4.582,t=4.399;P〈0.05),第1腰椎无统计学意义(t=-0.006,P〉0.05)。结论:采用OneScan扫描模式进行骨密度测量会高估腰椎骨密度值。

  • 标签: 双光能X射线吸收法 骨密度值 一次性扫描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患椎骨量是否存在丢失,以指导治疗。方法选择腰椎体骨折者24例,行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前及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后进行患椎及相邻椎体骨密度测量。结果术前,术后1年患椎骨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年患椎与相邻椎体骨密度值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腰椎体骨折内固定期间由于内固定物的支撑作用,减少了患椎的应力刺激,患椎的机械负载降低,从而造成了患椎骨量丢失,这是造成内固定物取出术后继发椎体楔形变及疼痛的原因之一。因此,内固定物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固定期间应规律应用治疗骨质疏松药物。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仪 腰椎骨折术后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椎体骨密度、骨矿含量及椎体面积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患者55例,设术前为观察组,术后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发测定骨密度,分析并记录腰椎L1-L4各椎体骨密度、骨矿含量及椎体面积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各椎体骨密度、骨矿含量及椎体面积较术前均明显增加。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安全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椎体骨密度情况。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密度 椎体面积
  • 简介:目的对比同一组检测者,使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Q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设备,不同部位骨密度测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63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分别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BMD值和T值(n=63),再用QCT测量腰椎的BMD值和T值(n=63)。分别以QCT测量腰椎T值、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T值,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诊断标准1994年WHO制定,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T值〈-1.0SD为骨量减低,T值≤-2.5sD为骨质疏松)。用SPSSl3.0软件对DTX-200和QCT测量的BMD值和T值,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种设备的检测结果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相同年龄段QCT测得的BMD较DTX-200测得的BMD要低,40岁以后更为明显,DTX-200与QCT测量的BMD值的相关系数=0.554(P〈0.01),二者骨质疏松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52.4%。结论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BMD值与QCT测量腰椎BMD值密切相关,目前直接使用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对QCT与DTX-200的测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检测设备,不同的检查部位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或换算系数。

  • 标签: 定量CT(QCT) 腰椎骨 前臂骨 双能X线(DTX-200)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检中血常规指标与定量CT腰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是否存在血常规指标与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的500名参与体检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和定量CT腰椎密度测量,并采集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来评估血常规指标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所研究的500名参与者中,血常规指标与定量CT腰椎密度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具体来说,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而白细胞计数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些相关性在统计学上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体检中的血常规指标与定量CT腰椎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这表明血常规指标可能与骨代谢和骨质疾病有关,进一步强调了体检中血常规的重要性,以及对于骨密度异常的筛查和评估的必要性。

  • 标签: 体检 血常规指标 定量CT 腰椎骨密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各椎体骨密度(BMD)的差异。方法1214例在我院住院进行BMD检查的20~89岁的骨科病人及健康查体者,男性390例,女性824例,除外各种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及肿瘤等疾病,用双能X线吸引仪(DXA)测量腰椎BMD,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各椎体BMD值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用EXCEL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BMD值以L1最低,L4最高,L1-2与L2-4BMD女性在40岁以上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在60岁以上(P<0.05),80岁以后无明显差异,女性50岁以后骨丢失明显快于男性。结论腰椎各椎体BMD存在差异,尤以女性明显,其差异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降钙素水平降低和增龄造成的腰椎退行性变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 骨密度 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男性腰椎密度(BMD)与腹部脂肪组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男性共1 374名,年龄30~75(50.9±0.3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利用QCT测量腰1、腰2椎体的平均BMD值及腰2层面的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与内脏脂肪面积(VFA)。根据研究对象的BMD分为正常骨量组、低骨量组及骨质疏松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年龄、腰围、BMI、VFA、SFA的差异,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用Pearson相关分析年龄、BMI、VFA、SFA与腰椎BMD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骨量组共807名、低骨量组451名及骨质疏松组116名。正常骨量组、低骨量组及骨质疏松组年龄(F=237.939,P<0.001)、BMI(F=5.788,P=0.003)、VFA(F=4.919,P=0.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骨量组年龄、VFA高于正常骨量组,BMI低于正常骨量组;骨质疏松组年龄高于正常组,BMI低于正常骨量组;骨质疏松组年龄高于低骨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骨量组与骨质疏松组VFA及SFA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低骨量组VFA及SFA高于骨质疏松组。男性腰椎BMD与年龄(r=-0.542,P<0.001)、VFA(r=-0.104,P<0.001)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r=0.109,P<0.001);控制年龄及BMI后腰椎BMD与VFA呈负相关(r=-0.129,P<0.05)。结论男性腹型肥胖者可能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男性腰椎密度与内脏脂肪组织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

  • 标签: 骨密度 体质指数 内脏脂肪组织 皮下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国健康成年女性人群定量CT(QCT)腰椎密度(BMD)正常参考值,并探究其地区差异。方法收集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女性人群35 431例。采用美国 Mindways 的定量CT系统,测量L1、L2椎体中心层面BMD,取平均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女性腰椎BMD差异。按10岁年龄间隔,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之间两两比较。结果中国健康成年女性人群峰值骨密度出现在20~29岁年龄段[东北(183.01±24.58)mg/cm3、华北(188.93±24.80)mg/cm3、华东(187.54±27.71)mg/cm3、华南(186.22±33.72)mg/cm3、华中(176.33±24.91)mg/cm3、西南(182.25±28.00)mg/cm3],随后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地区BMD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70岁以前,华中和西南地区BMD[(176.23±24.91)至(90.38±28.12)mg/cm3,(182.25±28.00)至(88.55±25.68)mg/cm3]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低于东北[(183.01±24.58)至(99.69±27.85)mg/cm3)、华北(188.93±24.80)至(95.89±26.12)mg/cm3]、华东[(187.54±27.71)至(95.65±27.86)mg/cm3]地区(P<0.01);≥70岁各地区BMD趋于一致(P>0.05)。华中和西南地区在40~60岁年龄段BMD值接近(P>0.05),≥60岁各地区BMD均低于骨量异常值(均P<0.05)。≥50岁女性西南地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最高(25.65%),华北地区最低(17.30%)。结论建立了中国健康女性人群的QCT骨密度参考值数据库,西南地区BMD值最低,华南地区BMD值最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健康成年女性 定量CT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定量CT(QCT)与DR对腰椎质疏松症诊断的比对分析,提高基层医院对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阅读72例患者的腰椎QCT及DR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经QCT诊断骨密度正常组17例,占23.6%,低骨量组29例,占40.3%,骨质疏松组26例,占36.1%;经DR诊断骨密度正常14例,占19.4%,Io骨质疏松I度30例,占41.7%,IIo骨质疏松19例,占26.4%,IIIo骨质疏松8例,占11.1%.结论DR检查显示Io骨质疏松相当于QCT诊断低骨量,IIo、IIIo骨质疏松相当于QCT诊断骨质疏松.关键词腰椎;骨质疏松;定量计算机体层摄影;数字化摄影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68-02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Discovery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4)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将1228例受试者的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30-49岁年龄段CTX-1、TRACP、BALP、OC与腰椎BMD均无明显相关性,50岁以后CTX-1、TRACP显著升高,与BMD呈负相关。女性BALP、OC在50-59岁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0岁以后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男性30-59岁各年龄组CTX-1、TRACP、BALP与腰椎BMD均无相关性,60岁以后CTX-1、TRACP、BALP均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男性OC水平随年龄缓慢下降,但各年龄段与BMD均无相关性;在30-49岁年龄段TRACP、CTX-1、BALP、OC各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同年龄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TRACP、CTX-1、BALP、OC是监测骨代谢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对女性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骨代谢标志物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人健康成人颈椎和腰椎体积骨密度值(vBMD)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招募77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329名,女441名,年龄21~59岁。志愿者按年龄分为4组:A组(21~30岁)142人,B组(31~40岁)262人,C组(41~50岁)263人,D组(51~60岁)103人。采用日本TOSHIBA 128排CT机对志愿者行颈椎和腰椎定量CT扫描,并使用Mindways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C2~C7、L2~L4椎体的vBM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颈、腰椎中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组、节段的分布情况,男性、女性颈腰椎间各椎体vBMD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志愿者C2~C7和L2~L4椎体vBMD分别为(288.40±60.63)、(275.71±56.33)、(283.91±59.62)、(278.95±53.76)、(253.38±49.99)、(217.94±44.96)和(151.64±31.74)、(145.22±31.77)、(147.16±35.81)mg/cm3,女性志愿者分别为(329.24±74.34)、(313.88±67.86)、(328.54±73.40)、(323.22±72.53)、(286.44±66.36)、(251.53±58.63)和(168.50±37.10)、(160.78±37.00)、(162.81±37.10)mg/cm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颈椎及腰椎的体积骨密度值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L2~L4不同椎体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L2~L4各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志愿者,在任何年龄组,颈椎vBMD均>200 mg/cm3,腰椎vBMD值均<200 mg/cm3,颈椎vBMD值均高于腰椎(P值均<0.01)。男性、女性颈腰椎不同椎体间vBMD值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男性=0.509~0.968, r女性=0.658~0.976, P值均<0.01);男性中,r颈椎间=0.667~0.928,r腰椎间=0.850~0.968,r颈椎与腰椎间=0.509~0.675;女性中,r颈椎间=0.754~0.933,r腰椎间=0.956~0.973,r颈椎与腰椎间=0.658~0.752;颈椎间或腰椎间vBMD相关系数均高于颈腰椎之间相关系数。结论颈椎和腰椎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节段分布存在差异,但各椎体vBMD均存在中-强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骨密度 体积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定量CT 颈椎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证实无骨质疏松及相关疾病的体检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使用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患者各椎体骨矿含量以及椎骨骨面积进行测定。结果在95%可信区间,0.05检验水准的条件下,观察组患者各椎体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含量变化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95%可信区间,0.05检验水准的条件下,观察组患者各椎体有临床意义的最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在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存在一定差异,骨质增生会导致影响加剧,值得重视。

  • 标签: X射线 骨密度仪测量 腰椎骨矿含量 椎骨骨面积
  • 简介: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该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吃柠檬有助于改善钙吸收率,同时能辅助降压。

  • 标签: 钙吸收率 柠檬 骨密度
  • 简介:一些中老年糖友体检查骨密度时发现骨密度减少,那么,什么是骨密度减少呢?骨密度减少是不是就是骨质疏松了?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

  • 标签: 骨密度 密度减少 骨质疏松 中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密度(BMD)与骨肌血流灌注、肌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申请需要接受腹部CT灌注(CTP)检查的91例患者,扫描范围包括L1~L3椎体。在行CT平扫的同时行定量CT(QCT)检查,测量L1~L3椎体BMD并计算平均值,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n=33)、骨量减少组(n=41)及骨质疏松组(n=17)。基于QCT计算L3水平椎体周围肌指数及脂肪分数。基于CTP图像测量L3椎体及椎体周围肌群灌注参数。3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组间椎体周围肌指数与脂肪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椎体骨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流量提取参数(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4、0.312、0.266,P值均<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r值分别为0.437、0.340、0.337,P值均<0.05)。3组间椎体周围肌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周围肌指数与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0.599,P<0.001;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r=-0.404,P<0.001),二者与椎体周围肌灌注参数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随BMD改变,L3水平骨肌含量变化同步,椎体骨量下降伴随周围肌量下降、肌内脂肪含量增多以及骨血流灌注下降。L3水平椎体和周围肌肉血流灌注变化不同步,骨质疏松患者血流灌注下降可能仅限于骨内。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灌注 定量CT 骨密度 肌指数 脂肪分数
  • 简介:我和老伴都是“50后”,体检检查发现骨密度降低,请问有何锻炼的方法可以增强骨密度?山东常先生答:跳跃能增加人体骨密度,是一项很好的健骨运动。闲暇时,不妨学习兔子蹦,有强筋骨之效。跳跃之前,最好先做做热身运动,将腿部关节活动开,从而避免损伤。热身时,双手撑住固定物(如墙面),挺胸收腹站立,向前抬左腿或前后摆动左腿,坚持1分钟后,再换右腿做1分钟。要注意,抬腿的动作要柔和,幅度不宜过大,保持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国内。

  • 标签: 骨密度降低 锻炼 体检检查 健骨运动 热身运动 关节活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