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转移瘤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性病变,约占颅内肿瘤的20%-40%。转移瘤中65%为多发病灶,容易诊断,而单发转移瘤(solitarybrainmetastasis,SBM)占35%。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常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特别是就诊前尚未发现原发肿瘤的患者,CT诊断很容易误诊。

  • 标签: 脑转移瘤 CT诊断 颅内恶性肿瘤 多发病灶 原发肿瘤 临床随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放疗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肺癌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肺癌转移患者65例,随机分组实验A组和对照B组。A组患者接受全调强放疗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其中A组内根据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b、c三组(每组10人),B组患者仅接受全调强治疗。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VEGF-2的浓度变化,按照RESIC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76.2%,临床获益率89.4%;B组临床总有效率65.3%,临床获益率75.8%。A组、B组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为(79.8±6.7)%、(67.2±7.6)%(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7.2%(P<0.05);而中位肿瘤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1.3个月、10.9个月(P>0.05)。血清中VEGF-2浓度变化分别为(0.23±0.04)、(0.09±0.12),(P<0.05).但VEGF-2浓度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406,P>0.05,A组中不同给药时间的三组中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放疗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肺癌转移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无明显副反应。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血管内皮抑素 全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治疗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转移性肿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1例。对照组予以全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包括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全放疗与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延长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轻微,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脑转移性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短,倍增时间快,且更早发生广泛转移,出现转移后更加缩短生存期,笔者观察治疗1例化疗结合中药,用中药吴茱萸做君药,以其温阳及引经报使作用,治疗小细胞肺癌转移瘤,疗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引经 脑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与单纯全放疗对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转移性肿瘤患者70例(2013.1.20-2015.1.20),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35例。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单纯全放疗,对实验组采取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与74.29%,P<0.05;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长,P<0.05。结论对转性肿瘤患者采取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效果显著,便于将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脑转移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49例NSCLC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24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组)和25例接受放射治疗同步TMZ(综合治疗组),均予以全放疗,总剂量36-40Gy,每次1.8-2.0Gy,5次/周,对局部病灶推量至56-60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49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放射治疗,25例综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单纯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5.8%和7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6和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5和8.9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治疗NSCLC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安全性良好,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联合治疗.

  • 标签: 脑转移瘤 非小细胞肺癌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恩度联合全放疗治疗肺癌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肺癌转移患者65例,抽取其中接受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的患者31例,根据不同给药时间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10人,c组11人),检测患者血清VEGF-2的浓度变化,脑水肿变化情况及发生率,按照RESIC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76.2%,临床获益率89.4%,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为(76.8±8.7)%、(82.1±5.6)%、(74.5±6.7)%(P>0.05);中位肿瘤无进展时间分别为为11.0个月、11.5个月、10.8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2%、62.1%、52.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血清中VEGF-2浓度变化分别为(0.20±0.02)、(0.25±0.07)、(0.17±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浓度变化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6,r=0.476、r=0.378,P值均>0.05,无明显相关性。其浓度变化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r=0.425,r=0.498、r=0.379,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全放疗治疗肺癌转移有较好疗效,但VEGF-2的浓度变化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尚不能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血管内皮抑素 全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放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替莫唑胺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1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的治疗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替莫唑胺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及转移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2014-04月至2016-08月我院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及转移患者86例,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研究组放化疗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32%、25.52%与14.45%,而对照组常规放疗治疗后各项指标为29.56%、45.54%与39.98%,且研究组总有效率、中位复发时间/月、中位生存时间/月分别为93.02%、7.89、10.98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及转移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 标签: 替莫唑胺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瘤患者取替莫唑胺与全放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患NSCLC转移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行全放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联合用药。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缓解率、中位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KPS评分与治疗前、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NSCLC转移瘤患者取替莫唑胺与全放疗联合治疗可获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肺癌转移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肺癌转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采用掷骰子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①乙组干预后生理领域评分(67.15±5.44)分、心理领域评分(68.66±5.35)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63.34±4.78)分、环境领域评分(61.74±4.93)分均显著高于甲组(55.21±5.14)分、(57.03±5.87)分、(50.16±5.34)分、(52.65±5.27)分(P<0.05);②乙组总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甲组80.00%(P<0.05)。结论在围放疗期,给予肺癌转移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水平,改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放疗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研究组(15例),给予对照组放化疗治疗,给予研究组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临床治疗中,采用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有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化疗 靶向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瘤再次放疗与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转移瘤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之中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单纯放疗方法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予以替莫唑胺,将2组患者的自然资料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组CR、PR、SD、PD分别为3例、25例、5例、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CR、PR、SD、PD分别为1例、18例、10例、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4.3%。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451,P=0.0220)。结论由此可见,转移瘤再次放疗与替莫唑胺化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替莫唑胺 脑转移瘤 再次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影响乳腺癌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乳腺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移后采取的治疗措施。分别统计127例患者的生存期并计算其平均生存期为6.3个月,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期≤6.3个月78例、生存期>6.3个月49例,再分别研究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受体分型、转移灶个数、首发转移部位、是否为单纯转移转移后采取的治疗措施是乳腺癌转移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χ2=6.008~24.322,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分子受体分型(OR=1.562,95%CI1.515~2.121)、转移后综合治疗状况(OR=1.863,95%CI1.175~2.953)是乳腺癌转移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分子受体分型方法将乳腺癌转移患者分为三阴型乳腺癌(TNBC)、激素受体(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HR(+)/HER-2(—)型、HR(+)/HER-2(+)型四种类型,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6.5、7.0、9.5个月。根据转移后采取的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采用全放疗和立体定位放射外科以及外科手术、仅有全放疗、未进行全放疗,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9.0、4.0个月。结论三阴型乳腺癌转移患者比其他分子亚型的乳腺癌转移患者预后差。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后应积极进行全放射治疗(WBRT)联合外科手术和立体定位性放射外科(SRS)的综合治疗措施。

  • 标签: 乳腺癌 脑转移 生存期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放疗治疗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4年 2月 ~2017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观察组为 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对照组为无 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全放疗,观察组给予厄洛替尼联合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65.0%)明显高于对照组( 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于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给予厄洛替尼联合全放疗,近期疗效可以有效的控制病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厄洛替尼 全脑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疗效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性,41岁。因头晕、头痛伴左下肢间断抽搐2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下肢肌力Ⅳ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头颅CT(外院)示:右顶叶见多发结节样稍高密度影,最大2.0cm×1.5cm,密度不均匀,周围见明显的低密度水肿区,右侧侧脑室后角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居中。

  • 标签: 颅内血吸虫病 影像学表现 误诊 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瘤患者通过不同放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分析。方法以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92名肺癌转移瘤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组)和对照组(全照射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组)各46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急性放疗反应、1、2年的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9%)高于对照组(5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0-3级急性放疗反应分别为39、3、3、1人,对照组为40、3、1、1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观察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87%、36.96%,对照组为34.78%、26.09%,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瘤患者的放疗,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更为显著,没有增加不良反应,1年预后较好,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 放疗 临床疗效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功能成像对转移瘤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以此帮助临床制定早期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给予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分析图像数据后测量肿瘤组织直径变化情况,以此分析放射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对比,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转移瘤病灶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转移瘤为颅内恶性肿瘤,给予放射治疗前后配合磁共振功能成像可以准确鉴别单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对术前治疗方案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准确评价转移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功能成像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