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女,58a。因“反复腹泻10a,加重伴呕吐2mo,于2002年12月18日收治。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呈稀糊状,不伴有粘液脓血,无发热、腹痛、黑便、反酸、嗳气等症状。外院就诊予抗生、胃肠粘膜保护剂等治疗可缓解,但停药后腹泻症状又出现。2mo前腹泻症状逐渐加重,10余次,d,呈水样白色液体,内有食物残渣,

  • 标签: 胃泌素瘤 病例报告 生长抑素 肿瘤
  • 简介:案例回顾某男,41岁。因上腹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腹膜炎体征明显,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遂行毕Ⅱ式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个月后又出现上腹痛及腹膜炎体征。胃镜证实溃疡复发,遂查基础胃酸为8mmol/L(行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者其正常参考值为〈5mmol/L),血清为656pg/ml,诊断为瘤。给予抗酸药物保守治疗。

  • 标签: 胃泌素瘤 腹膜炎体征 上消化道穿孔 血清胃泌素 迷走神经切断 胃大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瘤在临床治疗中的用药方法。方法化疗中链佐星(Streptozotocin)、5-FU、多柔比星、干扰-α、达卡巴嗪(Dacarbazine)都起到很好的疗效,给药前后以及给药期间应连续进行尿分析、血尿氮、血浆肌酐、血清电解质和肌酐清除率的测定以监测肾功能。

  • 标签: 胃泌素瘤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异位分泌,导致卓-艾综合征。大部分瘤为散发病例,20%~25%患者作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1型(MEN1)临床表现之一存在。因为散发瘤及MEN1治疗策略不同,所以临床上需要将其加以区分。瘤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控制高血症相关症状和控制肿瘤生长两。散发病例的手术治愈率为20%~40%,而对于MEN1人群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瘤诊断及治疗相关临床进展进行阐释,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胃泌素瘤 质子泵抑制剂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瘤的药物治疗原则,分析不同治疗阶段的药物选择以及应用原则。方法研究我科2006年至2009年接受治疗的瘤的资料,跟踪调查患者的用药疗效。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医生给予不同药物和药剂量的治疗。

  • 标签: 胃泌素瘤 药物治疗 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瘤的药物治疗原则,分析不同治疗阶段的药物选择以及应用原则。方法研究我科2006年至2009年接受治疗的瘤的资料,跟踪调查患者的用药疗效。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医生给予不同药物和药剂量的治疗。

  • 标签: 胃泌素瘤 药物治疗 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E患儿血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确诊的HIE病例55例作为病例组,与4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浓度的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第3天与第5天浓度比较变化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病例组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其变化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HIE的常规治疗中应注重对患儿胃粘膜的保护,以减少由于分泌增加带来的消化道并发症。

  • 标签: 新生儿 HIE 血胃泌素
  • 简介:摘要目的胰升糖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协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转分化的胰岛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分化。方法(1)制备IPCs模型: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 1, Pdx-1)、神经元素3(neurogenin 3, Ngn3)联合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V-type tendon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A, MafA)共转染BMSCs转分化为IPCs;(2)IPCs分为4组:A组,未诱导组;B组,GLP-1诱导组;C组,诱导组;D组,GLP-1联合诱导组,高糖培养基培养7 d,RT-PCR检测各组胰岛2(insulin2)、葡萄糖激酶(GK)、巢蛋白(nestin)、胰升糖(glucagon)及Pdx-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胰岛分泌情况。结果在高糖条件下培养7 d,各组IPCs形态出现明显变化,逐渐聚集并形成散在细胞团块,联合诱导组形成大型细胞团块,双硫棕染色呈红棕色;各组在诱导第0、3、5、7、9天胰岛分泌水平逐渐提高,且联合诱导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A组相比,B、D组Insulin2和GK表达明显上调,D组glucagon表达下调,C组Pdx-1表达下调,glucagon表达上调,(P<0.05);与B组相比,C组insulin2表达下调,glucago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D组insulin2和G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lucagon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C组相比,D组Pdx-1、insulin2和G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lucagon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GLP-1和通过上调insulin2和GK,下调glucagon协同促进IPCs向胰岛β细胞分化。

  • 标签: 胰升糖素样肽1 胃泌素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 神经元素3 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 胰岛素分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17、胃蛋白酶原水平指标检查对胃癌前病变评估的作用。方法 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消化内科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的-17、胃蛋白酶原指标。结果 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指标小于胃溃疡、胃炎、正常人,胃蛋白酶原II、-17指标值高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指标值较正常组有较大差异。结论 胃蛋白酶原指标以及-17对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做出疾病的诊断,在临床检查中要重视。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水平 重要价值
  • 简介:(gastrin,GAS)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已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在胃癌、大肠癌、胰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组织中均有GAS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经分子克隆实验证明,受体(gastrinreceptors,GR)就是胆囊收缩2受体(cholecystokinin2receptors,CCK2R),统称为/胆囊收缩2受体(GAS/CCK2R,简写为GR).GAS对肿瘤的作用是通过GR介导的.

  • 标签: 胃泌素受体 胰腺癌 癌发生 胆囊收缩素 肿瘤组织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17、胃蛋白酶原水平指标检查对胃癌前病变评估的作用。方法 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消化内科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的-17、胃蛋白酶原指标。结果 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指标小于胃溃疡、胃炎、正常人,胃蛋白酶原II、-17指标值高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指标值较正常组有较大差异。结论 胃蛋白酶原指标以及-17对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做出疾病的诊断,在临床检查中要重视。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水平 重要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及17水平和胃癌的关系。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间选取210例患有胃病疾病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的患者首先进行胃镜下活检,研究人员根据活检的结果将患者的病种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三组。然后对所有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来检测空腹血清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研究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和胃癌关系。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可知,三组患者的PGⅡ、G-17水平及PGR(PGⅠ/PGⅡ)水平都有明显差异,胃癌组的PGR水平要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PGⅡ以及G-17水平都要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Ⅰ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以知道PGⅡ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55/70)、82.14%(115/140);PGR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71%(25/70)、92.86%(130/140);G-17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45/70)、89.29%(125/140)。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联合检测胃癌患者可以提早诊断出胃癌,提高胃癌诊断率,尤其是G-17联合PGR检测。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让患者提早接受治疗,从而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的推广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胃癌 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脾虚"和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的大鼠胃壁细胞受体的变化.方法: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结果:虽然"脾虚"大鼠胃壁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数低于正常大鼠,但其亲和力高于正常大鼠.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对其具有复健作用.结论:受体的结合位点数显著减少,可能导致脾虚大鼠胃黏膜的防御性下降;而亲和力显著增高可能是黏膜对攻击因子的敏感性增强的机制之一.补中益气汤通过调节受体对脾虚具有复健作用.

  • 标签: 脾虚 胃壁细胞 胃泌素受体 补中益气汤 中药
  • 简介:作者简介田志颖(19754-),民族,汉,籍贯河北省衡水市,学位硕士,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胃肠疾病。摘要目的通过对的研究,旨在为探讨中药联合治疗Hp感染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共12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留取空腹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2组病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血清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组血清下降较多,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但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且促进的下降。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复方大黄制剂 根除治疗 中西医结合 胃泌素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Serum Gastri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简介:肝硬变患者存在高血症,并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ongastropaty,PHG)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一组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血清的检测,探讨其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的关系。

  • 标签: 血清胃泌素水平 慢性肝病 慢性肝炎 高胃泌素血症 临床意 患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