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儿童存在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感染高度相关的临床综合征,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项标准中至少2项,其中1项为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常,即可诊断为脓毒症。脓毒症需要与非感染因素造成的炎症反应相鉴别。在鉴别诊断中,原发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儿童脓毒症的诊断标准虽明确,但是为了更适于病理生理学、检验学和流行病学,有学者新近提出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概念,为脓毒症的诊疗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脓毒症/诊断 鉴别诊断 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 儿童
  • 简介:摘要探讨MSCT在小肠肿瘤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实的小肠肿瘤31例,全部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的MSCT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构对照。结果本组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肿瘤有2例良性间质瘤1例恶性间质瘤、4例腺癌;空肠5例良性间质瘤3例恶性间质瘤,

  • 标签: 小肠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诊断及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病理检查或治疗随访证实,对彩色多普雷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检出率达100%,其中良性肿瘤75例,恶性肿瘤55例,经病理证实误诊率为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乳腺肿瘤符合率较高,可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明确鉴别,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乳腺肿瘤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卵巢肿瘤住院接受手术的良性肿瘤患者41例,恶性肿瘤患者42例及正常受试者40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4与CA125水平,计算ROMA值以评估患卵巢肿瘤的风险性。结果:卵巢肿瘤组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及ROMA值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肿瘤组CA125水平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E4水平及RO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E4≥150pmol/L,CA125≥35U/ml作为阳性界限,则HE4、CA125及ROMA值敏感度分别为83.33%,69.04%85.71%;特异度分别为95.12%,78.0%,95.12%。CA12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6;HE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ROMA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与CA125、HE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单项检测HE4的临床价值优于CA125。对于单项HE4、CA125检测而言,HE4、CA125联合应用计算ROMA值具有更好的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附睾分泌蛋白4 糖类抗原125 卵巢肿瘤风险预测模型 卵巢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CT在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本组患者均进行胸部CT平面扫描,部分患者追加增强扫描,观察分析本组患者CT影响表现。结果采用CT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穿刺活检符合率为100.0%。结论采用CT检查方法进行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能够很好地诊断患者的病因,病变部位以及累及范围,能够为进一步的组织学定型,良恶性分型等提供有效依据,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检查 胸壁肿瘤 肿瘤样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2例甲状腺肿瘤中,32例为甲状腺腺瘤,5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癌,2例甲状腺囊肿。结论甲状腺肿瘤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不高,因而尽可能使用高分辩超声和高频探头。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20例,恶性25例。提出了良恶性肿瘤的CT鉴别点;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

  • 标签: 鼻腔肿瘤 CT诊断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以及食管癌等均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范畴。我国每年因肿瘤死亡的患者中有2/3为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肿瘤并制定靶向性的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肿瘤标记物 消化系统肿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脏及腹膜后常见肿瘤CT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医生完成71例患儿CT检查工作,将所得资料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神经源性肿瘤是此类患儿主要疾病类型(所占比例52.11%),其中以成神经细胞瘤发病率最高(45.07%),其他疾病类型还包括肾母细胞瘤(33.80%)、畸胎瘤(8.45%)、恶性淋巴瘤(5.63%)等(P<0.05),CT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CT诊断正确率较高。结论CT检查可获得准确的儿童肾脏及腹膜后肿瘤诊断结果,临床医生应详细掌握此类患儿CT检查特征,结合其各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构确诊病情,有利于患儿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肾脏 腹膜后 肿瘤 CT 临床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肾脏肿瘤的20例患者实施超声造影,观察造影的变化规律和造影在肿瘤内分布的特点,与病理结果比价。结果肾脏病变的病例结果为20例患者中,13例为恶性肾脏肿瘤,7例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中,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囊肿1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中,肾透明细胞癌,5例、囊性肾细胞癌4例、转移癌2例,肾乳头状细胞癌1例、肾盂尿路上皮细胞癌1例;常规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66.7%,准确率为85.0%;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7%,准确率为95.0%,经过超声造影检查后,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所提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肾脏肿瘤病变部位的检测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 标签: 超声造影 肾脏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高磁场MRI对肾上腺肿瘤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病例,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灶4例,共发现病灶36个。良性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清晰,信号均匀,增强后病灶多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如肿块较大,中心坏死,囊变T2上多呈混杂长T2信号。恶性病灶形态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信号混杂,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明显强化且不均匀。肾上腺囊肿平扫边缘光滑,均匀水样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结论高磁场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上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对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冷冻切片病理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4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卵巢肿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同时给予常规石蜡切片作为金标准进行判定。结果在50例患者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30例,交界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5例。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32例,交界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5例,冷冻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6.0%,误诊4例,误诊率8.0%。结论卵巢肿瘤冷冻切片病理的临床诊断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对确定卵巢肿瘤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的征象在颌下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临床应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颌下腺肿瘤CT平扫与增强扫描征象,良性肿瘤16例,恶性7例,年龄17-70岁(平均43.2±4.6岁),良性包括混合瘤15例及腺脂肪瘤1例,恶性包括腺样囊性癌4例和导管细胞癌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为单侧发病。16例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椭圆形,13例界清,3例见包膜;增强后均匀强化,界限清晰;1例腺脂肪瘤无强化,呈脂肪密度。7例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则,3例钙化;增强后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论CT诊断颌下腺肿瘤须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良恶性肿瘤CT征象特点不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颌下腺 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正>胎儿肿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发生于胎儿期的先天性肿瘤,据报道,胎儿肿瘤发生率为1.7/100000~13.5/100000例活产[1],但由于很多胎儿肿瘤患者胎死宫内或选择性终止妊娠,所以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胎儿肿瘤种类繁多,但对于胎儿肿瘤的定义还存在争议,有一种理论认为胎儿肿瘤并非来源于一个已经形成的正常的器官,而是由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组织其细胞分化及成熟发生异常所致[2]。也正

  • 标签: 胎儿期 影像学诊断 实际发生率 胎死宫内 超声检查 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CT/MRI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到2014年7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5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和MRI征象,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经CT/MRI诊断,结果显示其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4.29%(33/35)。结论在腹膜后肿瘤诊断中,应用CT/MRI诊断,可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等,同时为肿瘤部分成分分析、定位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CT 诊断 MRI 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