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首诊的干眼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连续纳入首次就诊的干眼患者141例141眼。所有患者均自行完成中国干眼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调查以评估干眼相关症状,患者均接受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无麻醉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检查以评估干眼相关体征,评估受检眼干眼症状与体征之间的关联;根据有无角膜荧光素染色将受检眼分为角膜染色阳性组和角膜染色阴性组,采用各问卷评分方法评估两个组受检眼干眼症状情况。根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标准将受检眼分为水液缺乏型干眼组、蒸发过强型干眼组、混合型干眼组和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组,比较组间受检眼干眼相关体征的差别。结果受检眼中国干眼问卷总评分为12.00(7.00,16.00)分,OSDI问卷总评分为25.00(17.50,36.93)分,DEQS问卷总评分为32.02(15.77,52.34)分。最常见的症状是受检眼中有眼干燥感者130眼,占92.2%;有眼疲劳症状者109眼,占77.3%;有异物感者108眼,占76.6%。眼干、异物感、畏光评分与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正相关(r=0.177、0.297、0.172,均P<0.05);受检眼眼痛不适、畏光、视力波动评分与泪液分泌量呈弱负相关(r=-0.178、-0.197、-0.174,均P<0.05)。43.3%(61眼)患者使用视频终端。蒸发过强型干眼75眼,占53.2%;混合型干眼43眼,占30.5%;水液缺乏型干眼18眼,占12.8%;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3眼,占2.1%。结论首次就诊的干眼患者以轻中度干眼为主,症状与体征具有一定关联。蒸发过强型干眼是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7.2%。

  • 标签: 干眼 干眼症状/诊断 干眼体征/诊断 亚洲干眼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选择放射技术CT诊断、X线诊断的具体效果。方法 以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且确诊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61例为对象,均进行CT诊断、X线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结合将CT诊断结果与X线诊断结果和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在对肺部恶性肿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诊断、X线诊断均存在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患者迅速进行确诊。

  • 标签: 放射技术 肺部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存在于血液或体液中由肿瘤衍生的片段DNA,能表达整个肿瘤基因组的信息。ctDNA中肿瘤标志物的分子检测可用于监测早期治疗效果、治疗相关的基因组改变和检测病理类型,具有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创伤较小并且易获得的优势。本文就这一技术应用于儿童癌症治疗的临床方案中潜在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循环肿瘤DNA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早期诊断中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入的肿瘤患者,共计10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到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实验组cA125、cA199、CYFRA21—1、NSE以及cE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早期诊断中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较高诊断准确度,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明确,有助于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见此种方法在 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对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名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收集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包括6名患者(12%)为纤维性假瘤,1名患者(2%)为睾丸结核,23名患者(46%)为精原细胞瘤,3名患者(6%)为淋巴瘤,3名患者(6%)为混合生殖细胞瘤,3名患者(6%)为畸胎瘤,以及3名患者(6%)为胚胎性癌。胚胎癌患者占6%,1例支持性肿瘤患者占2%,7例其他肿瘤患者占14%。结论:超声波对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表现出很高的诊断价值。此外,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症状可以提高诊断和鉴别的准确性。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作者建议应考虑将超声作为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主要诊断工具。

  • 标签: []超声 睾丸肿瘤 肿瘤样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纵隔子宫是最常见的子宫畸形。近年来,国际上应用较多且公认的两种诊断标准[即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标准、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GE)]分别由美国和欧洲的相关学术组织于2016年制定和发布,但存在诊断不足或过度诊断、甚至过度医疗的风险。2018年,欧洲研究者提出另一关于纵隔子宫的专家共识新分类标准(即CUME标准);2021年,ASRM再次更新纵隔子宫的诊断标准,即:纵隔长度>1 cm、夹角<90°且宫底外轮廓凹陷<1 cm。这些诊断标准已在临床应用,但亟需临床评估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检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涉及病原体核酸、人类基因和各种蛋白等大分子的测定, 在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 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应用标准物质, 分子诊断为遗传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直接诊断性、高特异性、灵敏性、早期诊断性的特点,弥补了表型诊断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是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在DNA或RNA水平上对某一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从而对特定疾病进行诊断

  • 标签: 分子诊断 标准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便更好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60例(恶性组),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56.13岁。选取同期收治的良性肿瘤患者330例(良性组),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3.27岁。收集两组患者的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PSS 26.0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评估MRI、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恶性组肿瘤在MRI中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欠清,肿瘤性质多为囊实性或实性,MRI强化检查多为明显强化,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多呈明显高信号;良性肿瘤在MRI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晰,肿瘤性质多为囊性,MRI强化检查多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DWI上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的水平分别为(885.37±159.14)U/ml、(236.69±65.31)U/ml、(27.49±11.75)μg/L、(364.21±54.08)pmol/L,均高于良性组[(150.44±40.45)U/ml、(92.20±19.64)U/ml、(5.68±0.66)μg/L、(178.73±7.39)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76、2.119、2.423、3.398,均P<0.05)。恶性组血清CA125、CA199、CEA、HE4及其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3%(44/60)、33.33%(20/60)、23.33%(14/60)、53.33%(32/60)、90.00%(54/60),均高于良性组[13.94%(46/330)、17.88%(59/330)、8.18%(27/330)、2.73%(9/330)、33.03%(109/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91、7.507、12.389、132.105、67.734,均P<0.05);经ROC分析,CA125、CA199、HE4、CEA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效能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525、0.893、0.540;MRI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6.97%、准确度为96.15%;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66.96%、准确度为70.51%;MRI与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9.39%、准确度为9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大于单一MRI或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癌胚抗原 人附睾蛋白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炎与胰腺肿瘤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4-2021.4月在我院收治的45例胰腺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胰腺炎与胰腺肿瘤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45例患者中,胰腺炎患者29例,胰腺肿瘤患者1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胰腺边界、内部回声、形态、血流信号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肿块内回声、后方回声、内胰管结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超声静脉相增强扫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在胰腺炎与胰腺肿瘤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能够结合不同的超声特点进行有效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肿瘤 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肾脏上皮性肿瘤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病理诊断进展较快,分类越来越精细化,给病理医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嗜酸细胞性肾肿瘤领域。本文旨在分享急需掌握的重要进展和诊断难点,并对其中尚存争议性的主要问题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诊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肺肿瘤患者145例,按照治疗顺序分为73个MRI诊断组和72个CT诊断组。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了两组的诊断一致性和检出率。结果:CT诊断诊断一致率为93.06%,高于MRI诊断组的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诊断组中央肺肿瘤检出率为28.36%,MRI诊断组为13.33%(P

  • 标签: 肺肿瘤 放射技术 CT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对所有患者予以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手术完成后,对病灶进行石蜡切片诊断。以石蜡切片诊断作为参照,就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石蜡切片诊断中,140例卵巢肿瘤患者中,有恶性23例(16.43%)、良性113例(80.71%)、交界性4例(2.86%),在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中,140例卵巢囊肿患者中,有恶性22例(15.71%)、良性111例(79.29%)、交界性7例(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石蜡切片中,其耗时(902.37±56.27)min,冰冻切片检查耗时(36.42±3.41)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卵巢肿瘤手术中,实施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可有效地鉴别肿瘤性质,准确率高,耗时较短,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卵巢肿瘤 快速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入2021年3月—2022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参与研究。术中采集患者切除的卵巢肿瘤组织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术后再将卵巢肿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将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确诊卵巢肿瘤性质的“金标准”,据此判定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诊断准确、误诊、漏诊情况,观察对不同性质卵巢肿瘤诊断准确情况。结果: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均无差异,P>0.05。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均较高,诊断交界性肿瘤的准确率较低。结论: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手术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卵巢肿瘤 快速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共60例,60例患者均实施宫颈活组织检验、宫颈液将基细胞学检查。对6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30/60)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20(20/60)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10(10/60)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结论 宫颈液将基细胞学检查容易导致漏诊的发生,所以可联合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方法,以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患者实施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6月阶段的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CT检查+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就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后,属于中央型肺癌患者17例,属于肺错构瘤患者18例,属于转移型肺癌患者10例以及属于周围型肺癌患者15例;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完成CT检查+X线检查后,属于中央型肺癌患者16例,属于肺错构瘤患者18例,属于转移型肺癌患者11例以及属于周围型肺癌患者15例;从而发现两种方法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以及肺错构瘤方面,完全一致,从而说明CT检查+X线检查周围型肺癌以及肺错构瘤的准确率为100.00%;而对于剩余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例中央型肺癌误诊为转移型肺癌。但总体分析,CT检查+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中央型肺癌、肺错构瘤、转移型肺癌以及周围型肺癌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肺部肿瘤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期间,放射技术的应用,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对于准确肿瘤大小、位置以及形态等系列信息可以充分获取,从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有力依据,表现出安全无创以及操作简单的优势,于临床中表现出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肺部肿瘤 放射技术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与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检查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22年7月之间确诊的10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病理、手术结论作为金标准,分析确定应用CT与MRI诊断的实际价值,希望为今后诊断肾上腺肿瘤提供标准和根据。结果:在本次实验中,经过手术或者病理检验确定后,有71例良性肿瘤患者,2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应用CT与MRI检查后,CT检查定位精度较高,而MRI定性精度较高,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结论:在目前临床上肾上腺肿瘤诊断中,CT与MRI是主要的方法,对于肿瘤良恶性、位置的判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CT诊断 MRI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非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及健康体检人员200例进行TAM检测,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测,恶性肿瘤组的TAM检测水平为(100.83±13.56)U/ml,非恶性肿瘤组的TAM检测水平为(86.15±10.29) U/ml,健康体检组的TAM检测水平为(80.67±9.13) U/ml。恶性肿瘤组患者的TAM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检测可以更好的提升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和应用,为更多的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时间。

  • 标签: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恶性肿瘤 诊断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