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肾上腺偶发肿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并非少见,肾上腺偶发瘤的诊疗涉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就肾上腺偶发瘤在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
  • 作者: 谢伶俐 张清 曾天舒 夏文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湖北省糖尿病与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湖北省糖尿病与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武汉 430022(现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32)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使用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53 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 结果: 53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针对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满意,预后好。

  • 标签: 后腹腔镜切除术 肾上腺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报告 20 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术前予以心理护理、 控制血压和 充分扩容治疗,术后精心护理和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补充糖皮质激素, 积极处理并发症, 20 例患者发生 1例肾上腺危象, 1 例术后出血, 1例皮下气肿, 3例术后发生便秘, 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环护理理念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性: P> 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 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 P< 0.05。结论:循环护理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价值确切,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推荐。循证护理可帮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减少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

  • 标签: 循环护理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区副脾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治疗经验,提高肾上腺区肿物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至2019年收集的2例左侧肾上腺区副脾误诊为左侧肾上腺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患者术前肾上腺增强CT及超声等检查及检验。结果2例患者均为肾上腺区副脾,均为术前考虑为左侧肾上腺区皮质腺瘤患者,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现为肾上腺区副脾。术中均未行脾脏切除术。结论左侧肾上腺区副脾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例,通过术前对患者肾上腺增强CT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减少误诊的可能性。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副脾 肾上腺增强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我护理模式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Orem自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信息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其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Orem自我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Orem自我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肾上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4—9月收治的6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饮水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肾上腺肿瘤患者,有利于加速患者手术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应用FTS理念,进一步提升护理成果。方法:实验选取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FTS理念,分析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即在首次下床活动、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上用时更短。与此同时,在并发症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9%(2/34),低于对照组的14.7%(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FTS理念有助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病情康复,可缩短治疗期,提升康复期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FTS理念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月~ 2020 年 3月从我 医院择取 36例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1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 (P< 0.05),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 (P< 0.05),输液时间比对照组短 (P< 0.05),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P< 0.05),术后 24小时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 (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临床效果确切,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反应,避免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快速康复 外科护理 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 围手术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病例选取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 80例,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别分成观察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评价对比最终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导尿管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短,最终发生的并发症以及住院所用时间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指标数据差异值计算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配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效果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上腺是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大部分肾上腺转移灶尚未完全破坏肾上腺组织,因此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的主要方法主要有CT、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目前,对于各类原发肿瘤肾上腺转移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随着认识和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指征也随之变化。本文主要对近年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 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留管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肾上腺危象、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以及低张性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反复肾上腺髓脂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就诊的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患者,以肾上腺占位为首发症状入院,反复发生肾上腺肿瘤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确立诊断后进行治疗,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直接测序联合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测定其基因型。结果患者共检出2种CYP21A2基因突变类型:c.IVS3-13C/A>G,c.518T>A,MLPA结果示IVS3-13C/A>G及exon4杂合缺失。结论成人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容易误诊漏诊,诊治经典CAH是挽救生命的,但NCCAH的诊治对于防止不必要的痛苦也很重要。

  • 标签: 髓脂瘤 肾上腺皮质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40.0±13.2)(15~65)岁。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诊治时影像学检查发现11例,腰痛2例,腹痛2例,乏力1例。CT检查病变为肾上腺囊性或囊实性无强化低密度肿物,最大径2.5~16.0 cm,部分边缘钙化;肿瘤位于右侧9例,左侧7例。肾上腺激素异常6例,其中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及肾上腺素升高2例,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及血皮质醇升高1例,醛固酮升高3例。术前考虑亚临床型肾上腺肿瘤,予肾上腺肿瘤相关围手术期处理:所有患者均监测血压,VMA升高患者术前给予盐酸特拉唑嗪口服并扩容;UFC升高患者术中给予氢化可的松200 mg静脉滴注,术后根据血皮质醇水平及时调整激素用量;醛固酮升高患者监测血醛固酮及血钾。16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肾上腺全切除术10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开放式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因病变破裂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后行肾上腺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16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特殊治疗。1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淋巴管瘤。大体标本可见瘤体呈囊性或多房囊性,切面可见囊腔;镜下观察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壁内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腔内充满红染淋巴液。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D2-40(7/7)、CD34(6/6)、CD31(6/6)、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3)、钙结合蛋白(CR)(2/2)阳性,细胞角蛋白(CK)(7/7)、CK7(3/3)阴性。患者随访6~95个月,均未见肾上腺区淋巴管瘤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病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检查多无异常。确诊依靠病理。参考肾上腺偶发瘤处理原则,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肾上腺 淋巴管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肾上腺肠源性囊肿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为体检发现肾上腺占位入院,术前诊断考虑肾上腺单纯性囊肿,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回报为肾上腺肠源性囊肿。术后1年随访无复发,恢复良好。肾上腺肠源性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囊肿 肠源性 肾上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肾上腺碰撞瘤(ACT)指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共存于同一肾上腺组织内,但并不相互掺混,此类病例报道较少。本例患者为40岁男性,体检时发现右肾上腺肿瘤,术前实验室检查提示肿瘤无功能;MRI显示右肾上腺区域混杂信号,碰撞瘤可能。遂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肾上腺髓脂肪瘤和节细胞神经瘤的碰撞组合,现对该患者随访一年,病情平稳,无复发及转移。此类ACT发生率低,诊疗方法同一般肾上腺肿瘤,两种病理类型均为良性者,预后良好;发生机制可能与局部激素环境有关;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髓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