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胸部CT血管造影技术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经胸部CT血管造影诊断检查证实为肺动脉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来总结胸部CT血管造影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中的意义。结果本组2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胸部CT血管造影诊断显示,合计检出病灶累及处172处。其CT征象包括了直接与间接两种征象。结论胸部CT血管造影检测技术对于早期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广泛开展实施。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动脉口狭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严重肺动脉瓣狭窄应接受球囊瓣膜成形术,如无该术适应证,则应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肺动脉口狭窄 外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动脉狭窄的X线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肺动脉瓣狭窄的基本X线征象是肺血减少,左、右肺门不对称,左>右,肺动脉段呈直立性凸出,右心增大。

  • 标签: 肺动脉狭窄 X线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主肺动脉窗(APW)的发病、分型和伴发畸形情况,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3至2013年诊治的25例APW患儿的临床症状、病理分型、合并畸形、诊断、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25例APW患儿进入分析,男14例,女11例,年龄5d至13岁(6月龄以下12例),占同期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0.18%。Ⅰ型5例(20%),Ⅱ型16例(60%),Ⅲ型1例(4%),V型3例(12%)。单纯APW10例,APW合并单纯卯圆孔未闭3例;余12例(48.0%)均合并其他需纠正的心血管畸形,其中合并单纯房间隔缺损(ASD)1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3例,右室双出口和ASD1例,主动脉瓣狭窄和右位主动脉弓1例,肺动脉瓣闭锁伴VSD、右位主动脉弓、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主动脉弓离断及PDA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17例,误诊或漏诊8例(32%)中5例通过心导管检查及造影诊断,3例外科术中诊断。25例均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其中2例心导管检查评估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4例家长放弃诊治,其余19例施行一期根治术,术后死亡2例(10.5%)。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3个月,平均(23±27)个月,其中15例临床无症状,复查超声心动图APW修补无残余,肺动脉压力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APW缺损主要发生在主动脉远端,常伴有间隔缺损、PDA和主动脉弓病变等;超声心动图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必要时需行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PW患儿易早期发生肺动脉高压,一经诊断尽早手术,可获得较好的中长期疗效。

  • 标签: 主肺动脉窗 分型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强化扫描,经西门子工作站进行肺动脉成像处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征象,其中栓塞部位在左右肺动脉者19例,肺叶动脉者14例,肺段或亚段者9例。结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具有速度快、敏感、无创、安全、准确的优势,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活动后胸痛1个月”入院。否认既往有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体检:BP:121/60mmHg(1mmHg=0.133kPa),HR:80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示: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O.8cm),少中量二尖瓣反流。

  • 标签: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肺动脉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改良Blalock-TaussingShunt(B-T分流术)、球囊扩张术三种不同姑息手术在肺动脉闭锁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治疗肺动脉闭锁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天-8岁,体重3.5-17kg(8.1±5.2kg),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Nakata指数、血红蛋白值、血氧饱和度值、以及三种手术方式的根治率。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78.12±66.23)小时,ICU平均住院时间为(3.11±5.61)天、术后Nakata指数增加41-70mm2/m2,血氧饱和度值增加10%-30%,血红蛋白值下降5.1-9.3g/L。成功行二次根治手术19例,其中的根治率分别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55.00%(11/20)、B-T分流术33.33%(5/15)、球囊扩张术25.00%(3/12)。两次手术围手术期共死亡8例,出院患者均定期随访,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者30例,Ⅱ级者9例。结论肺动脉闭锁患者姑息治疗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而球囊扩张术比较适用于新生儿且肺动脉闭锁呈隔膜型的患者。

  • 标签: 肺动脉闭锁 姑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大咯血患者进行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咯血患者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记录大咯血的预后和复发率。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大咯血完全控制者有52例;栓塞后有少量咯血的有5例,经适时地内科治疗后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患者进行二次肺栓塞治疗后咯血才得以基本控制;1例患者因肺大量出血而死亡。结论用肺动脉栓塞技术治疗大咯血,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大咯血的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基本的保障。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大咯血 介入 护理
  • 简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最终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PAH是一个涵盖整个心肺血管循环系统的临床问题,治疗非常棘手。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儿童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产妇的结局。方法对本院1992年至2013年间,妊娠合并PAH住院病人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PAH病人心功能Ⅲ、Ⅳ级27例病人数,明显多于PAH轻、中度的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AH病人医源性流产率显著高于轻、中度PAH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死亡率。重度PAH比轻、中度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重度PAH的病人之处置,要特别认真、及时、准确。对妊娠结局,也应根据病情早作规划。

  • 标签: 妊娠 肺动脉高压 产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63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60例,穿刺成功率95.2%。失败3例。术后3例出现穿刺点渗血,经重新加压按压包扎后,患者病情平稳,穿刺点未见渗血及血肿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骨折患者合并肺栓塞8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经诊断及时行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特别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骨折 肺栓塞
  • 简介:摘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多见于足月儿以及过期产儿中,是因新生儿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循环障碍,严重危害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控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运用各种诊治手段,改善新生儿症状。以下就综述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

  • 标签: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临床诊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技术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市两家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均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先行CT平扫再行增强扫描,所有数据应用add/sub软件进行自动减影处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CTA检出I度狭窄36支、Ⅱ度狭窄30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证实I度狭窄42支、Ⅱ度狭窄36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数字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20例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护理等,患者平衡过度,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认为科学的护理能促进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 桡动脉 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在血管内科属于一种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这项手术的具体步骤为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剂、观察是否发生病变。这一手术形式主要可以用来查看病人是否患有冠心病及其病变情况,用以确定治疗方法。也可以用这一方法来排除患病的可能性,治疗过程的风险比较小,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心律不稳、血压过低或者是少量的出血。所以为了促使手术能够顺利、成功,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多年护理经验浅谈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讯作者王炜(1965-)男,本科,学士,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通外科疾病诊治。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减轻,41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缓解。未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疗效持久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50 case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