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25名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为适用。

  • 标签: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患者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接收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方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或者减少并发生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这种骨科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接收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方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或者减少并发生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这种骨科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25名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为适用。

  • 标签: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可塑纸板有限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1年0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可塑纸板有限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5.65%)较对照组(82.61%)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可塑纸板有限外固定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可塑纸板 外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骨折取身痛逐瘀汤治疗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取80例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基础,病例抽取时间:2021年1月到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收集的来我院就诊的50例肱骨骨折儿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儿童肱骨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认为在手法复位、骨牵引以及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体征监测及功能锻炼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达到巩固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出现率。

  • 标签: 儿童患者 肱骨髁上骨折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接受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3-2022.3作为研究时间限制,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开展研究,分为改进组(内固定法)与参比组(外固定法),比较疗效。结果:改进组手关节功能恢复和术后疼痛减少优于参比组,(P<0.05);改进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比组,(P<0.05);改进组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选择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伤情术后恢复质量更高,建议在临床上扩大应用范围。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手术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跟骨粉碎性骨折进行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在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通过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评估最后的愈合及功能性指标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的愈合优良率为 96.67%;治疗后,患者的三项功能性指标值均有明显改善,P

  • 标签: 跟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题示患者的术后康复中应用三期量变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时段内收治的52例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施以单双号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早期无痛康复治疗,观察组则执行三期量变康复方案。将组肘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展开比对。结果:康复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40.22±2.08)分、(40.15±2.26)分,两组比对无差异,P>0.05;康复治疗以后两组评分均上升,观察组的评分(81.69±5.83)分,较对照组的(75.96±4.41)分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96.15%同对照组的73.08%相比较,明显占更高水平,P<0.05。结论:三期量变康复方案于肱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中应用,所获效果显著。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三期量变康复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采用前侧锁定钢板联合外侧解剖锁定钢板(Philos钢板)固定治疗,且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伴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2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3岁(范围33~79岁);右侧13例(均为优势手),左侧12例(均为非优势手)。致伤原因:跌倒12例、交通伤11例、高坠伤2例。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门诊复查,记录患者肩关节功能,摄X线片观察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颈干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124.3 min(范围75~18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78.4 ml(范围100~350 ml),均未输血。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4.7个月(范围14~36个月)。术后即刻颈干角为132.88°±8.11°,末次随访时为132.68°±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4,P=0.424)。25例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7个月(范围3~5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上举为161.20°±13.01°(范围140°~180°),体侧外旋为37.60°±7.65°(范围20°~45°),内旋范围为T4~L4水平。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36±0.81)分(范围0~3分),ASES评分为(87.32±8.78)分(范围57.7~100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89.40±8.37)分(范围60~100分)。总体满意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优23例,良2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前侧钢板和外侧Philos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稳定的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肩骨折 肱骨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肱骨骨折是在儿童阶段发病率较高的肘部骨折,对该类患儿通常以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然而患儿的术后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且术后局部疼痛、畸形以及粘连等情况较为常见,对于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造成较大影响。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是降低上述并发症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开展康复护理指导是增强儿童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早期康复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合并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技术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6例合并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3例患者采用传统单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中33例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对比治疗总及格率、疼痛消失、患肢功能复常、住院总时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肘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及格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患肢功能复常、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肘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合并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技术实施内固定治疗,能够帮助迅速减轻疼痛,恢复患肢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肱骨距粉碎 肱骨近端骨折 双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双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样本共70例,其时间范围选择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区间内,均为我院收治的伴肱骨粉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将样本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实验组应用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发生并发症情况比对照组少,组差异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双钢板固定 粉碎肱骨近端 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我院收治的3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分别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和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 锁骨粉碎性骨 克氏针内固定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骨折疗效。方法:从2021.02-2022.02之间我院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参比组27例应用西医治疗,试验组27例应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肱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试验组的骨折痊愈时间、生活状态均好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肱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此次研究方法治疗能够缩短骨折痊愈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建议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痊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肱骨折患儿手术治疗中辅以整体护理,对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4至2022.04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肱骨折患儿数量共计78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对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肘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及日常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以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利于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促进其尽快康复,适宜推广。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 整体护理 施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手法复位用于肱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64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中医手法复位)与对照组(32例,西医手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可显著提高对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情况,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关节活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粉碎肱骨外科颈骨折(HSNF)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骨科收治的104例粉碎性HSNF患者,男56例,女48例,年龄(67.34±3.77)岁,年龄范围为60~74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LPHP组和解剖钢板组,每组52例。LPHP组患者接受LPHP治疗,解剖钢板组患者接受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成骨相关因子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结果LPHP组优良率[98.1%(51/52)]高于解剖钢板组[84.6%(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HP组术中失血量[(208.77±17.56)ml]少于解剖钢板组[(274.16±22.43)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71.81±9.41)min、(12.62±1.81)d、(84.76±13.25)d]均短于解剖钢板组[(86.62±13.67)min、(14.74±2.26)d、(112.76±20.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HP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72.15±3.30)分、(86.58±5.27)分]均高于解剖钢板组[(68.24±3.04)分、(80.34±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HP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3.32±0.35)分、(1.36±0.26)分]均低于解剖钢板组[(4.25±0.63)分、(2.33±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HP组者术后3个月bFGF、BMP-7水平[(69.22±8.51)pg/L、(138.34±21.03)pg/L]高于解剖钢板组[(62.13±8.06)pg/L、(120.57±14.71)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治疗HSNF比解剖钢板治疗,在提升手术效果、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感、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