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3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罗曼

广州市正骨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25名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为适用。

[关键词]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属于老年群体的高发疾病,这是由于肱骨近端属于密质骨与松质骨相邻的地方,对外界撞击力承受能力较差[1]。故多数患者的该部位骨折属于低能量受损,且由于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发生骨折后,多属于粉碎性骨折[2]。以往临床对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要手术方式。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并发症。而对于老年患者,其自身对手术耐受程度较差,如术后未给予积极的康复治疗,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故现临床在不断探究对此类患者的保守治疗方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名学者提出[3-4],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能够有效促进此类患者恢复,本文旨在印证此观点是否可靠,特做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25名患者。研究在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开展。对照组中男9例,女16例。年龄60~100岁,平均年龄(78.29±2.98)岁;观察组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60~100岁,平均年龄(78.31±2.99)岁。组间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5]:(1)自愿参与研究,并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2)经影像学诊断与《骨与关节损伤》中该疾病诊断标准相符;(3)骨折发生至就诊时间未超过3周,符合手术治疗指征;(4)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3)病理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者;(4)存在严重骨折移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

1.整复方法:患者靠坐位,将患肢肘关节屈曲90°左右,外展患肩关节30°,外旋45°,术者一手握住上前臂,一手将患者前臂屈肘90°控制住,开始逐渐牵引。如此通常可纠正成角及旋转移位,具体复位还需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调整。

(1)如患者为外展型骨折,医师则将其骨折部用双手卧握,在骨折近端的外侧用两拇指按压,将骨折远端用其他各指抱住,由内向外进行捺正,让另一名医师对其上臂进行向内牵拉,完成复位。

(2)如患者为内收型骨折,医师将骨折部用拇指压住向内推,其他四指促进患肢外展向远端,让另一名医师对上臂向外展牵引进行复位。

2. 固定方法:使用一体式4夹板外固定。

夹板规格要求,前侧、外侧、后侧夹板上端平肩关节,下端抵上臂中下1/3交界处,内侧夹板自腋下至上臂中下1/3交界处,固定时间6-8周。

固定前,采用我院自制的续骨油纱在患处外敷,再上夹板固定,一周更换一次,以起到消肿散淤的作用。同时每日口服一次0.2g醋氯芬酸缓释片(生产企业: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011)消炎镇痛。

观察组接受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康辉医疗生产的SDXG36 3.6×3孔型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国械注准20183131799)对患者进行手术复位治疗。即对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患者调整为沙滩椅位,入路选择为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将肱骨近端完全暴露,在分析胸大肌以及三角肌时对头静脉的位置进行确定。向外侧牵拉头静脉,再将胸锁筋膜进行分离,将骨折块进行复位。再将患肢调整为外展内旋位,对头干、结节关系逐渐复原,如有需要可通过康辉医疗生产的SDLD01 3.5×24型号的自攻锁定螺钉(国械注准20183131799)进行临时固定。制成头下骨以及内侧骨缺损的部位,进行植骨。在肱骨近端前外侧下锁定加压钢板螺钉,对肩袖进行缝合修复,并在X线下对复位情况进行确定,如满意,则完成手术。

1.3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对骨折复位效果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为[6]。优:无肱骨头移动,骨折端准确对位;良:肱骨头倾斜角度以及骨折端成角在5°之内,无旋转;差:未达到上述标准。优良率=优+良。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根据Neer量表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7],量表满分100分,包括解剖、功能、疼痛、运动范围四个维度,对应评分分别分10分、30分、35分、25分,分值与肩关节功能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值计算软件为SPSS 26.0,621f13d860550_html_8b35d40147f1b802.gif ”代表正态计量数据,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通过χ2检验完成样本率对比;统计学有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复位效果优良率对比

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复位效果优良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对照组

25

10(40.00)

13(52.00)

2(8.00)

23(92.00)

观察组

25

11(44.00)

13(52.00)

1(4.00)

24(96.00)

χ2





0.355

P





0.552

2.2 Neer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半年后,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Neer量表评分对比 (621f13d860550_html_37d8ae9b3050f461.gif ±S,分)

组别

例数

解剖

功能

疼痛

运动范围

对照组

25

8.12±1.39

25.43±4.54

30.84±3.12

16.43±3.33

观察组

25

8.14±1.38

25.45±5.55

30.92±3.14

21.03±3.55

t


0.051

0.014

0.090

4.725

P


0.960

0.989

0.928

0.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老年人多存在钙质流失,患有骨质疏松,即使受到轻微的外力冲击,也极易造成骨折发生。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患病群体为老年人[8]。以往,临床对粉碎性骨折患者不主张保守治疗方案,认为只有通过切开复位才能确保骨折愈合更佳[9]。但随着近年来对该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现发现,能够通过手法复位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现为探究其治疗效果,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证实了,手法复位能够取得与手术复位相近的疗效,但会存在一定的活动受限。究其原因,手法复位是通过摸、接、提、按、端、拿、推、摩等步骤对骨折进行复位,能够起到整复移位、舒筋活络、剥离粘连、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的作用。且该治疗方式使在辩证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患者的骨折程度以及类型,选择相应的复位方式,通过针对性的治疗使患者更好的恢复。但由于肩关节近端具有丰富的肌肉,导致应力集中在一点[10]。故在恢复期,极易发生软组织粘连、挛缩等情况,肩关节会存在僵硬的情况,对其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11]。且该部位骨折会导致冈上肌受损,也会增加外展功能恢复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保守治疗后其外展功能会出现部分受限的情况。但由于肩关节肌肉包裹,即使保守治疗骨折移位也不会遗留外观畸形,肱骨近端血运良好,很少发生骨不愈合,老年人对肩关节功能要求不高,对疼痛敏感性较低,能接受部分功能受限,故该方式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瞿刚波,杨家福.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治疗的临床预后[J].医疗装备,2019,32(20):5-6.

[2] 冯云升,李万强,陈鹏.骨水泥联合锁定钢板治疗26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0):58-59.

[3] 常祖豪,朱正国,齐红哲,等.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远期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2):106-112.

[4] 胡占营.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072-1073.

[5] 吕妍.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30例治疗分析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180.

[6] 王铭,李洪峰,王云力,等.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6(16):1463-1467.

[7] 冯硕,查国春,郭开今,等.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治疗:半肩关节置换与锁定钢板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19):2974-2980.

[8] 傅利锋,马沈龙,黄永梁,等.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1):44-45.

[9] 郭建博,李书强,田松云.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3):142-144.

[10] 霍春来,李子君.经皮微创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1):76-78.

[11] 倪莉,丁庆丰,张志刚,等.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11(12):9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