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20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对造口黏膜分离的患者,给予正确的伤口处理、全面的营养支持、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黏膜分离 护理
  • 简介:为了定量描述和预测中低层错能金属热加工过程中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的动力学过程,通过考虑原始晶粒尺寸分布特征、初始晶界(GBs)的曲率效应和GBs的连续消耗作用,构建新的基于物象的动力学模型.采用Incoloy028合金进行压缩试验以获得动力学数据(再结晶晶粒的尺寸和体积分数)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DDRX过程特征参数,即流变应力、再结晶分数和晶粒尺寸演变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匹配良好;在此基础上,提出再结晶晶粒长大的热动力学关系,即:动力学能垒随热力学驱动力的增大而不断减小.

  • 标签: 不连续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晶界 初始显微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褪黑素是否能够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治疗组,分组处理24小时后测血清淀粉酶、内毒素浓度,Tunel法进行原位凋亡检测。结果血清淀粉酶、内毒素浓度检测,对照组<治疗组<实验组,血清淀粉酶浓度,实验组和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任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原位凋亡检测,对照组<治疗组<实验组,任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褪黑素能够抑制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保护黏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褪黑素 胰腺炎 肠黏膜上皮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球菌及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的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粘膜屏障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首先接受常规治疗,然后给予B组患者采用瑞素营养乳剂内营养治疗,给予A组患者采用益生菌和谷氨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A组与B组治疗前D-乳酸、内毒素、DAO、L/M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A组D-乳酸、内毒素、DAO、L/M降低较B组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的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益生菌 谷氨酰胺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根据Mindlin微结构理论重新推导了含微结构的二维固体中孤立波传播的控制方程.利用行波变换,把复杂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简化为一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最后用动力系统定性分析理论,分析了含微结构的二维固体中孤立波的存在条件及其几何特性,证明了当介质中的某些参数满足适当条件时,在含微结构的二维固体中可以存在一种非对称孤立波.

  • 标签: 微结构二维固体 孤立波 存在条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利用实验对地黄药材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了解一些关于中草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对临床的影响,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 , 研究其抑菌特性 , 为临床应用和水产品的防病治病提供相应依据。中草药活性成分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及活性基因 , 有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实验结果非常重要 [3] 。

  • 标签: 地黄 栽培措施活性成分 显微结构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球菌及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本实验以北五味子植株叶片为对象,对不同生长年限的不同感病级别的叶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同时对未感病叶片的显微结构数据进行测量,以探讨三种不同年限的血味子植侏叶片在显微结构上的差别,分析其易感染黑斑病的机理,为五味子栽培的田间管理及抗逆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北五味子 黑斑病 组织切片 抗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慢性消化道患者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分析研究,其中15例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一组。有15例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二组。有15例是胃肠部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三组。有15例是单纯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尿PEG-600测定方法检测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程度,分析粪便菌落组织。将前三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三个研究组患者的尿液里PEG600的量比对照组高。说明慢性疾病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比普通人群要高。粪便中菌群失调患者的粘膜通透性和普通群体无差异性,肠道菌群失调和粘膜通透性是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细菌移位的两个互不相干因素。结论黏膜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对其黏膜通透性进行改善,保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慢性消化病 患者 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肠道微生态 关系
  • 简介:微课作为新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文章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三次微课设计为例,分别就选择微视点、精设微结构、巧施微策略三个方面做了尝试,以期逐步提高微课设计的水平.

  • 标签: 微课 视点 结构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81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黏膜折叠术治疗,而研究组则予以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术后72hVAS评分、术后肛门功能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发率、肛门失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有助于改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并且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 标签: 直肠粘膜脱垂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去卵巢大鼠总计60只,按照每组10只分为六组,将其中三组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剩余三组接受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以及观察组-3,通过测定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炮台运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1的骨密度与对照组-1进行比较明显明显差异,其余同时期观察组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观察组中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参数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短期的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对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解决去除卵巢所致的骨密度下降问题。

  • 标签: 中等强度 跑台运动 持续时间 去卵巢大鼠 骨量以及骨微结构
  • 简介: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光催化性能良好的TiO2涂层,并对TiO2涂层分别进行400℃、500℃和600℃的退火处理并系统研究退火温度对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时,TiO2涂层晶体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由400℃上升至600℃时,TiO2涂层的晶体结构由锐钛矿相变成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相.使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温度退火处理的TiO2涂层的表面形貌;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颗粒的尺寸变大.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涂层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涂层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经400℃退火的TiO2涂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 标签: 多弧离子镀 TIO2涂层 退火 光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组织工程方法体外构建口腔黏膜模型。方法选用人牙龈为组织来源,分别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以胶原为培养基质,分别进行浸没培养和气液分化培养。结果组织学检查发现,经此方法体外构建的口腔黏膜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结论在口腔黏膜固有层构建当天接种牙龈上皮细胞,经过3天浸没增殖培养和10天气-液界面的分化培养,可以获得良好分化的口腔黏膜模型。

  • 标签: 口腔黏膜 三维体外构建 胶原
  • 简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口腔黏膜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等。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medicamentosa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超敏体质者机体内引起的皮肤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 标签: 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 ALLERGIC 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组织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留直肠后壁黏膜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9-2017.9收治的内痔以及环状混合痔患者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PH手术,研究组采用保留直肠后壁黏膜PP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5.66%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内痔患者实施保留直肠后壁黏膜PPH,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

  • 标签: PPH 保留直肠后壁黏膜PPH 内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道菌群及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肠道菌落以及黏膜通透性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其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除大肠埃希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黏膜通透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组的黏膜通透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积极改善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肠道菌群,同时降低黏膜的通透性。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 肠道菌群 肠黏膜通透性 影响分析
  • 简介: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焦虑。“缓解焦虑”也造就了商机,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层出不穷。“清”就是其中很流行的一种。

  • 标签: 误区 都市生活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早期外营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选取58个胃癌患者的病例,按照各占50%的比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9个胃癌患者的病例,为了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比较明显,我们应该保证其它外界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对照组的护理方式和原来的一样不变化,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的体重情况、功能的恢复时间和情况都比对照组的好一些,在医院的留院天数也比对照组的少。结论综合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早期外营养护理对患者的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能使患者身体快速的痊愈。

  • 标签: 胃癌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 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