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20岁女性为乌发自行服用何首乌粉15g/d。2周后,患者出现纳差及乏力;3周后出现尿色加深,肝功能检查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78U/L,丙氨酸转氨酶(ALT)1121U/L,总胆红素(TBil)100.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T)77.4μmol/L。服用何首乌粉第42天,实验室检查:AST472U/L,ALT755U/L,TBil102.9μmol/L,DBil76.7μmol/L;白细胞计数3.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27×10~9/L。考虑药物引起损害和中性粒细胞缺乏可能性大。停用何首乌,给予保、退黄等综合治疗。治疗10d后实验室检查:ALT62U/L,AST73U/L,DBil20.5μmol/L,TBil30.2μmol/L;白细胞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60×10~9/L。

  • 标签: 何首乌 肝功能不全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12例呈多囊改变,7例见包膜凹陷征,5例局部叶萎缩,动脉期有13例轻度强化,延迟期11例病灶持续强化,2例大片无强化区周边有不完整强化带。结论内低密度占位延时强化或大片无强化区周边有不完整强化带、局部肝脏包膜凹陷、叶萎缩伴内胆管扩张是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

  • 标签: 周围型 胆管细胞癌 包膜凹陷 延迟强化
  • 简介:目的观察原位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构建的工程化组织对实验性纤维化大鼠血清和组织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成实验性纤维化造模大鼠,肝脏原位多点注射工程化组织,3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原位注射组大鼠肝功能较单纯假手术组大鼠有改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HE染色提示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肝脏原位多点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的工程化组织能改善大鼠纤维化进程,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

  • 标签: 新生大鼠肝细胞 肝组织工程 肝纤维化 原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肝细胞癌(HCC)癌组织和非癌组织的HBVcccDNA含量,探讨癌组织HBVcccDNA与Hcc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5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总HBVDNA和HBVcccDNA含量,分析2种组织中HBVcccDNA和总HBVDNA与癌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血清HBsAg阳性的癌组织较对应非癌组织总HBVDNA无显著性差异(4.33±1.1vs4.13±1.09,P=0.439),而癌组织HBVcccDNA水平显著升高(3.09±1.22vs2.62±0.97,P=0.039),HBVcccDNA所占比例也显著升高(70.09%vs62.33%,P=0.015);42例中有14例(33%)的癌组织HBVcccDNA几乎成为HBVDNA唯一存在形式;3例血清HBsAg阴性的HCC中均检测到了HBVcccDNA的存在,且HBVcccDNA比例均较高;癌组织和非癌组织HBVcccDNA与组织总HBVDNA均呈正相关(r=0.8244,P<0.001;r=0.8460,P<0.001);癌组织中HBVcccDNA定量和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BVcccDNA水平和所占比例较非癌组织均升高,HBVcccDNA在肝细胞癌变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水平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 标签: 肝细胞癌,HBVcccDNA,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源Smad7基因对大鼠纤维化模型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鼠Smad7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采用四氯化碳复合法制备大鼠纤维化模型,以脂质体为载体将构建的鼠Smad7重组质粒介导转染纤维化模型大鼠。运用VG染色和HE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Ⅲ型胶原纤维表达,观察外源Smad7基因对大鼠纤维化模型Ⅰ型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结果Ⅰ型胶原纤维的表达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比较,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Smad7抑制TGF-β的信号转导,从而有效抑制延缓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肝纤维化 Smad7
  • 简介:目的比较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125I粒子与单独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ofScience、CBM、VIP、WanFangData、CNKI等数据库,纳入TACE联合125I治疗HCC的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5个研究共431例.结果显示,TACE联合125I组在0.5年生存率(OR=11.19,95%CI:4.48~27.95,P<0.01)、1年生存率(OR=4.55,95%CI:2.63~7.88,P<0.01)、总有效率(OR=2.07,95%CI:1.91~3.08,P<0.01)、AFP下降(OR=-57.98,95%CI:-74.01~-30.22,P<0.01)均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125I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细胞癌能提高局部疗效及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肝细胞癌 TACE 125I粒子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四项与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195例作为肝硬化组和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7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别进行纤四项及细胞因子(IL-6,IL-8,IL-10)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肝硬化组患者纤四项(HA、LN、PCIII、IV-C),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患者3项细胞因子检测指标(IL-6,IL-8,IL-10)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肝功能A、B、C级的纤四项中的HA、LN、IV-C和细胞因子检测指标(IL-6、IL-8、IL-10)均依序逐渐升高,PCⅢ无明显变化,除CⅢ外其他检测指标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正相关。结论对纤四项与细胞因子进行联合测定,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查的辅助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价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肝纤四项 细胞因子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探讨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4天出现的小静脉阻塞病的护理。认为在护理小静脉阻塞病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出人量平衡,在护、利胆、利尿消肿、抗凝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身干细胞移植 HVOD 护理
  • 简介:尾状叶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一直是外科手术难点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更新,外科医师开展了大量的尾状叶切除手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在追求尾状叶肿瘤根治性切除同时,不少学者也提出减小手术创伤和保证患者术后恢复为目的的精准切除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行了1例尾状叶巨大肿瘤切除手术。该手术遵循精准切除的理念和技术,既达到了最小创伤根治性切除目的,又使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肝肿瘤 精准肝切除 肝尾状叶 手术径路
  • 简介:目的评价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至2012年12月的最新数据,收集所有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3个RCT共962例患者,显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较单纯TACE更优,其OR值分别为3.78(95%CI为2.79-5.12)、3.07(95%CI为2.27-4.17)和5.84(95%CI为2.86-11.93);在其中6个RCT共294例患者,联合治疗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下降至正常者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OR=4.0,95%CI为2.24-7.15),但两组间AFP下降(≥25%)而未达正常者无明显差异(OR=1.24,95%CI为0.68-2.27);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患者生存率及AFP下降至正常均优于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无水乙醇注射 META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外伤性破裂患者出血汹猛,病情危重,应迅速手术治疗出血,挽救生命。方法1临床资料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受伤原因均为外伤所致,伤后至入院1~7小时。入院时均有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腹腔积血量不等,积血量12~2L。均为右叶膈顶部损伤,多发性裂伤及粉碎性损伤各2例,2例伴右静脉损伤。2例有合并伤,分别为肋骨骨折、气胸及膈肌破裂。5例均行右膈肌包埋法。结果笔者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用膈肌缝合覆盖闭合右上间隙压迫法治疗重度(本组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肝脏损伤分级标准(AAST)分类Ⅲ~Ⅳ级破裂患者5例,并进行了近远期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用膈肌缝合覆盖闭合右上间隙压迫法救治重度破裂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简单有效的处理出血方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切口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肝破裂 手术 膈肌包埋法
  • 简介:目的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转移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31例同时性胃癌伴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4例,占12.9%;部分缓解(PR)17例,占54.8%;病变稳定(SD)6例,占19.4%;病变进展(PD)4例,占12.9%,总有效率(CR+PR)为67.7%。结论针对胃癌转移患者,TACE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转移合并严重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07—2012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小细胞肺癌转移初治患者,且治疗前血清生化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上限5倍及/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上限5倍。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上限3倍。应用依托泊苷100mg静脉滴注,d1~5;顺铂20mg,d1~5,21d为1周期,进行化疗2周期后,再次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共有8名患者纳入本研究,经过化疗后,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下降。结论:在无其他肝脏疾病的前提下,小剂量EP方案对于小细胞肺癌转移合并肝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较为安全,对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有一定效果,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依托泊苷 顺铂 肝转移 肝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实习生认为衰竭的诊断内容繁琐,复杂,难以理解,容易混淆,尤其是合并胆道腹腔感染的诊断与已掌握的感染方面应有的医学知识不一致,理解更加困难,本文对衰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以探讨。

  • 标签: 肝衰竭 实习教学 胆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不和与脾失调的机理及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叙述胃不和与脾失调的机理及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结论胃不和与脾失调都是由于情志失调以至于肝气郁结或横逆,克犯脾胃之气,导致脾胃气运失调。在临证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在准确辨明病理的基础上,针对肝脏采取疏、抑、柔、清等方法解郁理气,保证脏腑之气的顺畅运行,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肝胃不和 肝脾失调 病理机制 中医治疗
  • 简介:巨大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可侵及圆韧带根部、左管,偶尔能达到左右管汇合处。有时肿瘤长得巨大,可达到圆韧带和左管,由于将侵犯管的肿瘤完全切除存在技术上的困难[1],这种他犯常被考虑为手术切除的禁忌证。

  • 标签: 结肠肿瘤 肝转移瘤 扩大右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治疗脂肪临床效果。方法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对照组为55.9%。结论荷椇脂颗粒在改善症状与体征,肝功与血脂改善影像学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现将其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荷椇脂肝颗粒 脂肪肝 中医药
  • 简介: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课题,河北省慢性肝病浊毒证重点研究室支撑项目摘要目的观察化浊解毒软散结法对乙肝纤维化患者相关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乙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鳖甲软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浊解毒软散结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经12周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和80%。结论化浊解毒软散结法对乙肝纤维化患者相关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化浊解毒软肝散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