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不和Hp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不和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西药三联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不和Hp阳性胃溃疡疗效;溃疡愈合、Hp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不和Hp阳性胃溃疡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Hp转阴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三联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不和Hp阳性胃溃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和血清学指标,加速溃疡愈合和促使hp转阴,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不和胃脘痛进行综述。方法以胃脘痛、不和、中医药治疗为检索词,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不和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共检索出治疗性文献8篇。结论不和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均以疏肝柔、调畅气机,进而和止痛改善胃脘痛症状。

  • 标签: 胃脘痛,肝胃不和型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王长洪教授治疗不和胃脘痛方法独到。他提出“身心同治”法治疗不和胃脘痛,和勿忘疏肝,疏肝亦重养心,共奏疏肝和止痛安神之功。

  • 标签: 胃脘痛 肝胃不和 身心同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芩益汤治疗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68例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柴芩益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胃脘疼痛(1.82±0.60)分、脘腹胀满(1.64±0.51)分、胸闷(0.68±0.22)分、嗳气(0.67±0.1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益汤治疗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柴芩益胃汤 肝胃不和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不和引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采用和消痞方治疗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将致病因作为主要排除依据,选取58例因不和导致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研究,将其分为西药组和和消痞组,分别采用西药和和消痞方治疗。结果和消痞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更佳。和消痞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69%和3.45%。结论在治疗由不和引发的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过程中,应重视加大和消痞方的应用力度,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同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和胃消痞方 肝胃不和 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和汤加减治疗不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和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多潘立酮,10mg/次,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铝碳酸镁咀嚼片,1.0g/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肝和汤加减治疗,1剂/d,疗程为4wk。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反酸、嗳气、脘腹胀满、胃脘灼痛、恶心、呕苦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汤加减治疗不和PBRG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疏肝和胃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合汤治疗胃溃疡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胃溃疡不和证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予百合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映情况以及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汤在治疗胃溃疡不合证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肝胃百合汤 胃溃疡 肝胃不合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和Hp阳性胃溃疡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72例确诊为不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仅作Hp1周根除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分别对比不同方法疗效。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有效率、中医症候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治疗后的IL-8、TNF-α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用于治疗不和Hp阳性胃溃疡,改善胃溃疡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胃不和型 Hp阳性胃溃疡 柴胡疏肝散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不和反流性食管炎,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4%,复发率18.42%;对照组有效率73.68%,复发率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明显提升了临床效果,降低了复发率,是治疗不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四逆温胆汤 肝胃不和型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不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进行降逆清热化浊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不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中医组采取降逆清热化浊方进行治疗,西医组采取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症状积分和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44例(97.78%)显著高于西医组37例(82.22%),各组护理前的RDQ评分和症状积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组的RDQ评分和症状积分均优于西医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采取降逆清热化浊方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降逆清热化浊方 肝胃不和型 非糜烂性 反流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与疗效。方法选取82例不和反流性食管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药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使用我院自拟温胆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使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5.61%,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和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温胆汤加减 肝胃不和型 反流性食管炎 作用机制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和证)患者应用舒汤治疗对其5-HT、SS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和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舒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中SS、5-H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喜太息、脘腹胀满、胁肋窜痛、嗳气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和证)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舒胃汤 肝胃不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不和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中医疗法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和慢性胆囊炎患者中抽选实施西医疗法(硫磺镁)的3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中医疗法(逍遥散加减方)的34例作为实验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有效率为94.1%(32/34),并发症发生率为5.8%(2/34);对照组患者疾病有效率为70.6%(24/34),并发症发生率为26.4%(9/34),组间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不和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疗法效果突出,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效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医 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 硫磺镁 逍遥散加减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和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中医疗法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和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中抽选实施西医疗法(硫磺镁)的3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中医疗法(逍遥散加减方)的34例作为实验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有效率为94.1%(32/34),并发症发生率为5.8%(2/34);对照组患者疾病有效率为70.6%(24/34),并发症发生率为26.4%(9/34),组间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不和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疗法效果突出,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效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医 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 硫磺镁 逍遥散加减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清热汤治疗胃溃疡郁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西药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67%,参照组复发率为28%;12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为10%,参照组复发率为48%。实验组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清热汤对治疗郁热胃溃疡有很好的疗效,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和胃清热汤 胃溃疡肝胃郁热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四磨汤治疗不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不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同期的另外6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各项症状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加用四磨汤治疗不和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四磨汤 肝脾不和
  • 简介:摘要失眠(中医称“不寐”)是现代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为各种原因引起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入睡困难等,是一种常见病1。失眠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者还会过早衰老、缩短寿命等。在中医范畴,失眠2分为食滞胃脘、痰热中阻、不和、心脾两虚4个证,本文主要阐述不和引起的失眠使用莱菔子耳贴与王不留行籽耳贴对比治疗的临床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不和证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与雷贝拉唑联用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不和证患者74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n=37)与联用小柴胡汤加减(观察组,n=37)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和证患者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4%,明显低于对照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不和证患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与雷贝拉唑联用方案治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不和证 小柴胡汤加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舒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郁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郁热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舒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症积分以及次症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积分以及次症积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郁热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舒胃汤 四联疗法 肝胃郁热型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