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穿刺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20个),在C臂X线机透视下椎弓根PMMA注入成形。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结果所有病人腰痛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穿刺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甲基丙烯酸甲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后路成形治疗肿瘤及骨质疏松症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13例塌陷病变患者,应用SKY膨胀器进行经穿刺,塌陷扩张注入骨水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中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术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穿刺后路成形治疗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骨折并发症小等优点,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微创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他们在轻微外伤甚至无外伤的情况下即可发生骨折,压缩性骨折尤为多见.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佩带支具、药物治疗等,都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一种新的微创技术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aplasty,PVP)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中所用的填充物仍有其不足之处,并导致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疗效的降低,这促进了人们对理想的填充物进行探索.本文就成形填充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填充物 研究现状 脊椎血管瘤 溶骨性转移瘤
  • 简介:目的探讨C2成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例49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和1例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C2转移,均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女性患者因疼痛已不能下床行走1个月。采取在CT引导下,用13G骨穿针,由颈椎侧方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穿刺到C2体内,分别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和3.5ml。结果术后CT扫描显示骨水泥在体内填充分布好,无骨水泥外漏。术后两例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周后疼痛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能下地自由行走。男性患者半年后死于多个器官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女性患者术后配合放化疗,随访至今1年多,无任何不适。结论在CT引导下,采取颈椎侧方入路,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行经成形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C2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C2椎体 椎动脉 颈动脉鞘
  • 简介:总结35例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进行相应的体位训练;术后加强观察骨水泥外渗及胸、腰、背疼痛情况,并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1例,与同期保守治疗的19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成形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早期可开始下床活动(P〈0.01),所有病例伤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凸Cobb角矫正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后未见明显伤高度丢失。结论成形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成形(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年龄57岁~92岁,平均72岁,均为后壁完整的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病变部位:胸椎6处,腰椎9处,在DSA监测下对15个行PVP,术后行CT检查.随访4个月~36个月(平均16.5个月).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术后48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均未出现肺栓塞、骨髓泥渗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1d~4d(平均1.5d).结论PVP为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缓解疼痛症状和控制并发症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压缩性 脊柱穿刺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y,PVP)是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应用骨穿针经过皮肤穿刺到病变,然后将骨水泥注入,加固并防止塌陷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1].主要治疗溶骨性转移瘤、骨髓瘤、血管瘤和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等.2002年9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PVP治疗癌症晚期患者32例,为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患者 护理 防治并发症 癌症晚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成形(VP)与后凸成形(KP)在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2009年就诊的68例压缩骨折患者,分别采用KP与VP治疗,比较两种式的临床疗效。结果KP组cobb角矫正情况明显优于VP组,比较(p<005)。KP组渗漏率明显低于VP组,比较(X2=4.45,p<0.05)。两组VAS分数变化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KP及VP均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KP的cobb角矫正情况及骨水泥的渗漏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VP。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脊椎压缩性骨折行经成型(PVP)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我院12例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接受了PVP.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中严密监测灌注剂在注射过程中的渗漏现象,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面色的变化,观察患者肢体的感觉、运动情况;术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h~2d内疼痛缓解,术后3d~7d康复出院.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灌注剂渗漏,1例出现中高血压.结论PVP治疗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较好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脊椎压缩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成型(PVP)治疗转移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15例转移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15例患者在术后6~48h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PVP治疗转移瘤具有止痛效果明显,加固,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转移瘤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以来,应用成形治疗30例30个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d后下床活动.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出现,该技术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严格筛选适应证.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治疗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患者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用国产骨水泥行经成形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国产骨水泥(PMMA)预先常温和4℃冰箱贮藏调配时取出,常温下按粉剂(g):单体(m1):造影剂(ml)为2:1:1;3:2:1;1:1:1比例配制分组,共6组.自2002年6月~2003年8月采用国产PMMA行经成形(PVP)治疗疼痛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9例57,疼痛性转移瘤2例6,共31例63.手术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单或双侧椎弓根穿入骨穿针,国产PMMA按上述分组比例配制后注入伤病体内,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的物料状态时期的时间及产热温度,观察患者在PMMA注入时的疼痛情况及中、术后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情况;腰背痛按Dennis分级评估.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PMMA外漏压迫脊髓、神经根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毕10%患者即觉疼痛消失,90%患者疼痛大部分缓解,于术后24~48小时全部患者完全缓解.腰背痛由术前P5改善为术后P1,跟踪拍X光线片显示术后的体高度无再丢失,局部转移瘤无复发.2例术后发现少量PMMA进入静脉中,未出现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论国产骨水泥行经成形是安全可行的,常温下按粉剂(g):单体(ml):造影剂(ml)为3:2:1比例配制组成的物料状态时期最适宜行经成形,实用性强、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国产骨水泥 骨症疏松 椎体肿瘤 椎体骨折
  • 简介:近年我们在多巴胺升高血压下,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施行PTCA,取得了满意效果。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1例患者皆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入院时收缩压(SBP)均小于90mmHg。其中男10例,女1例,平均65.4±5.6岁。根据心电图诊断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包括前间壁、前壁)9例,下+后壁1例,前间壁+下壁1例;冠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血管(IRA):前降支(LAD)

  • 标签: 多巴胺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
  • 简介:摘要成型是一种在放射影像引导下的非血管介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方法,它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医患双方共同认可。但由于注入骨水泥可能引起渗漏、肺栓塞、发热、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要认真执行经成型的护理常规及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或避免并发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椎体成型术 治疗 胸腰椎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腔内肾动脉成形(PTRA)治疗肾血管性高压血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2例不同病因(大动脉炎9例,纤维肌发育不良7例,动脉粥样硬化6例)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PFRA。术后造影观察即时技术成功指标并复查血压,血清肌酐水平判断PTRA的临床疗效。结果即时造影的技术成功率达95%(21/22)。术后100%的病人高血压得到改善,8例(36%)血压降至正常,14例(64%)血压状况得到改善。9例病人肾功能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上资料提示PTRA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
  • 简介:病例女,12岁.因一岁时会阴部被开水烫伤,伤后未做专科治疗,40天后自行愈合。在愈合过程中外阴及尿道外口被覆盖,整个外阴部形成粘连,不能正常排尿,尿液只能从左侧大腿内侧疤痕边缘处流出,形成一假性尿道口排尿。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会阴部情况;外阴及尿道口外形均为愈合后疤痕,呈放射状挛缩带。会阴与双大腿呈45°

  • 标签: 蹼状疤痕 成形术 外阴部 皮瓣转移 尿道外口 尿道口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护理干预对减少冠状动脉成形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空白对照法,对照组60例病人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60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即术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训练卧位变换及卧位解大小便。结果干预组穿刺点出血、血肿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5);干预组病人烦躁、排尿困难、腰酸背痛、失眠等不适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P<0.005),干预组病人的卧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5)。结论术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训练卧位变换及卧位解大小便等护理干预对减少PTCA术后各种并发症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PTCA 护理干预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