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终末肝病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较完善的评分指标来评价其严重程度。自终末肝病模型标准制定以来,因其可对终末肝病短期、中期死亡率进行有效的预测,并因其评价指标获得简单、客观、易于计算而在肝病诊治中广为应用。终末肝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各种并发症,加强终末肝病相关并发症的管理和规范诊治极为重要。本篇文章主要就肝硬化腹水(包括与腹水相关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稀释性低钠血症和肝性胸腔积液等)的管理和规范诊治进行阐述及探讨。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相关并发症 管理 规范诊治
  • 作者: 纪素花林洁安莉娟刘静李玉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在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前和透析患者各80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透析前对照组、透析前营养护理组、透析对照组及透析营养护理组四组,每组患者40例。四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透析前营养护理组及透析营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优质低蛋白、热量充足饮食,控制水钠平衡、低钾低磷饮食,增加钙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等。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后分别比较透析前对照组与透析前营养护理组及透析对照组与透析营养护理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水平。结果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后3个月,无论透析前营养护理组或透析营养护理组患者营养状态及肾功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的临床与社会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检测终末肾病(ESRD)患者中MMPs/TIMPs的含量,探讨其在终末肾病中心血管中的意义,评价透析充分性对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住院的ESRD患者(为期观察一年),进行不同分组行MMPs/TIMPs及相关指标的检测;(2)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进一步证明血液透析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1)MMPs/TIMPs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其中MMP-10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TIMP逐渐升高(P<0.05);(2)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SRD患者左心室扩张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减小,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减低,透析越充分,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MP-10在终末肾脏病中可能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标志物;(2)透析充分性是评价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着重应用营养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终末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32例与干预组32例,普通组接受临床一般护理措施,做好血液透析治疗相关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普通组基础上重点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做好患者的营养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普通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疾病认知、社会及家庭融入感及心理情绪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终末肾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时间院内治疗,而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状况较为常见,临床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对生活质量评分较好。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终末肾病(ESRD)指的是各类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患者体内毒素的积蓄及肾功能的降低,其会出现贫血、水肿、皮肤瘙痒、呕吐和恶心等并发症现象,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就对终末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并发慢性疼痛的诊治进展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慢性疼痛 诊治进展
  • 简介:摘要肝泡型包虫病多发生在牧区,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而对于伴有黄疸的患者多为终末,因此探讨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既往关于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行回顾,为肝泡型包虫病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 标签: 肝泡型包虫病 梗阻性黄疸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肾病透析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3例及近13年国内各类期刊发表49例共52例分析总结。结果:经内外科、介入治疗,控制血压及心率、加强透析等治疗,35例患者病情好转,至其文章发稿时仍存活,死亡17例。结论:终末肾病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急性期经内科药物强化治疗,同时加强透析,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介入治疗AD支架置入腔内隔绝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举措,观察并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的对象选择88例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给予参照组44例患者,于此基础上联合营养护理的举措应用于研究组44例患者,观察及统计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营养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展开相异方式的护理方案,在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较优势明显(P<0.05),并且对比总体护理满意度,参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为了提升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于护理期间增加营养护理举措效果理想,可明显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得到较高满意度。

  • 标签: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护理 生活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终末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终末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共61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予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且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及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针对糖尿病终末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当选用切实可靠的护理方法,并且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积极引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终末期 肾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施血液透析的终末肾病者接受营养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终末肾病患者(2015年6月~2016年3月间收治)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各25例的干预组(营养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其组间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为干预组大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终末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给予其系统的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营养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改善终末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以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终末肾病患者84例,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形式来进行辅助性治疗,治疗期间时刻监护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其中包括对患者的糖尿病、心理护理、感觉护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其在获得一定的医学认知后,能够配合治疗。结果终末肾病患者在接受了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后,其存在的不良心理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与以往的病历档案相比较,其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表示本次的试验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的症状也得以显著改善。结论经试验统计分析后,终末肾病患者所感受到的不良心理,在接受到护理干预的辅助治疗后,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性以及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等方面,具有显著提高。因此护理干预的介入性治疗,可在临床治疗终末肾病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终末期肾病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N血透患者(DN组)和同期48例非DN血透患者(非DN组)的资料,比较二者之间的存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内瘘使用情况及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肾功能。结果DN组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51.4%和13.5%,明显低于非DN组(P<0.01);D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N组(P<0.05);内瘘重做机会显著多于非DN组<0.01)。结论更早进行血透,充分透析,加强护理,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提高终末DN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肾脏病透析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评价,保证终末肾脏病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的数学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肾脏病透析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双号患者为实验组,每组30例。利用改良后的综合主观营养风险评价量表(MQSGA)进行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进行透析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营养状况评分、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不良在终末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终末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进行相关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前 营养风险评估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钾、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钾、血糖、红血蛋白以及血蛋白指标在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1±0.3)mmol/L、(4.5±4.1)mmol/L、(92±17)g/L、(51±3)g/Lvs(4.4±0.7)mmol/L、(7.1±3.1)mmol/L、(92±14)g/L、(60±6)g/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高于研究组(13.33%),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为腹膜透析对血糖影响大,两组间血糖可以无差异吗?。结论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能有效舒缓患者病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终末肾衰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终末60位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血液透析,液钙浓度为1.5mmol/L,让患者口服活性维生素D进行冲击治疗,并对他们进行随访。甲状旁腺激素小于或等于300ng/L或者患者口服用药达到20周为终点指标,当甲状旁腺激素在300ng/L到600ng/L之间时,给患者每周服用两次1到1.5μg的活性维生素D,当甲状旁腺激素在600ng/L到1000ng/L时,给患者每周服用两次1.5到2.0μg的活性维生素D,当甲状旁腺激素大于1000ng/L时,给患者每周服用两次2.0到2.5μg的活性维生素D。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四周、第八周、第二十周均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经过口服活性维生素D的治疗,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结论口服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终末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良好。

  • 标签: 口服活性维生素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透治疗,研究组,联合血透与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和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和血肌酐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为17.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终末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终末期 糖尿病 肾病 血透 左卡尼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