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同一尿液标本的菌落计数修正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在观察组所有331份尿液标本中,尿液细菌培养存菌率为77.34%(256/331),用规定方法判断合格率为51.05%(169/331)。合格的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分别按各自的尿液细菌计数结果经以上两种不同的临界值修正后,合格率为38.67%(128/331)。结论尿液细菌计数结合尿液细菌培养可以有效地避免细菌污染尿液标本所带来的影响与错误的结果,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液 菌落计数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R检验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在2014.1~2015.8检测的123份阴道分泌物样本作为分析资料,123份样本来源于123例阴道病患者,同时采用革兰染色与PCR检验样本。结果PCR的细菌检出率高于革兰染色,其中棒状杆菌、嗜血杆菌、肠球菌、弯曲弧菌、胨链球菌及普雷沃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CR在临床细菌检验中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

  • 标签: 细菌检验 PCR 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抗生素药敏的技术体系.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两种菌稀释成不同浓度后,分别加入96孔微孔板中,再加入相应的抗生素,并设立空白对照,混匀后放入细菌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不同时间段取出后采用ATP生物发光仪进行检测,计算其发光率判断细菌是否为耐药与敏感.结果通过优化条件,确定细菌浓度为5×10^5cfu/ml,加入抗生素培养生长4h时为检测最佳时间.与纸片扩散鉴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匹配率达98.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批内、批间CV均<10%.结论ATP生物发光比现有方法缩短>1d的时间,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可以广泛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 标签: 三磷酸腺苷 生物发光技术 细菌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0例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设为观察组)和细菌培养(设为对照组)检测细菌性痢疾。比较两组细菌性痢疾的检出率,观察不同状况患者的PCR循坏数。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细菌性痢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的细菌性痢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岁、存在便血、培养阳性患者的PCR循坏数最低,而年龄≥5岁、无便血、培养阴性患者的PCR循坏数最高。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菌性痢疾的检验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法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送检的痰标本182例,对培养出的46株致病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在检出的4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3株,占71.7%;革兰阳性菌6株,占13.0%;真菌7株,占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头皮套管针不同季节、不同留置时间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232例的儿科住院患者拔管时将导管的皮下段作细菌培养,分析其菌落数和菌种分布.结果10~3月份细菌阳性率(7.69%)明显下降,≤3天组细菌阳性率为10.45%,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夏秋季节(4~9月份)小儿头皮套管针最佳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春冬季节(10~3月份)则可延长至4天.关键词小儿头皮套管针导管细菌时间ObservationsontheusingtimeofINTIMAneedlecatheterforpediatricpatientsbymeansofitscultureofbacteriaGUOLIANGHUANGLi-qin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calptrocardifferentseasons,differentretentiontimerelationshipwithbacterialinfections.Whenthemethodofpediatricinpatient232casesofextubationsubcutaneouscathetersegmentsforbacterialculture,analyzetheircoloniesandspeciesdistribution.Results10toMarchbacterialpositiverate(7.69%)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3daysgroupofbacteriapositiveratewas10.45%,thedifferencewasals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05).Conclusionsummerseason(ApriltoSeptemKbeeyr)wsocradlpsindwellingtrocarbesttimenotmorethanthreedays,springandwinter(10toMarch)maybeextendedtofourdays.KidsINTIMAneedlecatheterCatheterBacteriaUsingtime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7-02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发酵豆腐的细菌菌群组成,了解此类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从市场收集4个省份生产的7个品牌的发酵豆腐样品,并从中提取DNA,对16SrRNA基因的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样品的细菌组成特征。结果各样品获得序列数平均为4307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种样品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约占全部细菌的97.4%;各样品在门水平上为4~13类,在属水平上,样品的菌群组成复杂,大多数样品的细菌菌属都在10类以上,并发现样品的菌群组成与地域性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另外,部分样品检出较高丰度的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克罗诺杆菌属等致病菌,及弧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结论产地和工艺对豆腐中的细菌具有明显的影响,现有发酵豆腐的生产模式造成产品病原菌的过度繁殖,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标签: 发酵豆腐 16S rRNA基因测序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脐部细菌生长进行培养、分析脐部细菌感染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因之一,了解新生儿脐部细菌的分布和构成,预防和减少新生儿脐炎,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7月9日~15日,产科的32例新生儿脐部细菌生长进行培养分析。结果消毒前,脐部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21例(65.6%),其中15例(71.4%)检出单一细菌生长,6例(28.6%)检出二株细菌生长。暴脐新生儿的脐部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已断脐和未断脐新生儿,P<0.05。消毒后,所采集的脐部标本中,有3例的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9.4%,培养结果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消毒前的细菌培养阳性率(6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脐部会有细菌生长,但是只要规范脐部护理流程,规范操作等,就不会出现感染病例,更不会出现医院内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 细菌培养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腹泻的患者70例,70例患者分别采用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聚合酶链反应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阴性、非脓血便、年龄大于5岁方面检出率最高,而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阳性、脓血便、年龄小于5岁方面最低。结论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准确性更高,临床医生对于腹泻患者细菌性痢疾检验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从而提高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性痢疾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沉渣中白细胞数量、细菌数定量计数和尿培养的结果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清晨同时留取患者尿液标本俩分,一份用UF-500尿沉渣分析仪测尿液白细胞数量和细菌数定量计数,另一份(要求无菌采集)做尿液培养,对培养阳性结果做尿液白细胞数和细菌数定量计数统计学处理。结果尿培养阳性的患者均有尿液白细胞和细菌数的明显升高。结论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和细菌数定量计数明显升高的患者应做尿培养检查,这可以尽早查出尿路细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及时对患者治疗。

  • 标签: 尿沉渣 尿液培养 细菌定量计数 尿白细胞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然沉降法和撞击在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酒店室内和室外以及万级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自然沉降法与撞击来获得三个环境中空气细菌总数情况,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空气细菌总数的自然沉降发和撞击法测定结果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测定灵敏度上,撞击优于自然沉降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撞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空气中细菌含量情况,但当采样时间较长时,其准确度会下降。

  • 标签: 自然沉降法 撞击法 空气细菌总数 应用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阻碍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所以,研究影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要想准确的诊断败血症和菌血症等血液性疾病,最关在的因素就是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因为,我们只有了解引发败血症和菌血症的病菌,才能对症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综上所述,对本文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细菌培养 阳性率 抗菌药物
  • 简介:关于课外阅读,"课标"有明确的指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标中还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1~6年级不少于145万字。"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达到这个阅读量,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但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已成为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也是多年来本人在语文教学方面潜心研究的一个

  • 标签: 学生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阅读量 阅读面 教学效果 图书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对收治的98例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致病菌株分离,采用纸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致病菌株分离共64株,革兰阴性菌34株(53.1%)、革兰阳性菌21株(32.8%)、其它9株(14.1%)。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率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小儿肺炎常见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加强对患儿病原菌的监测,并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运用。

  • 标签: 小儿 肺炎 耐药性 细菌培养
  • 简介: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然而说到“滥用”,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危害”。

  • 标签: 耐药性细菌 规范使用 抗生素 滥用
  • 简介:昭和7年(1932)8月8日至9月30日,石井四郎率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人员"出差"到中国东北对当年"袭击全满洲"的流行霍乱病进行"调查",这次所谓的"调查"对于日军细菌战部队的前身"东乡部队"在中国东北背荫河地区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1940年日军实施的"金华细菌战",中国档案缺乏受害记录,但在日本发现了金华鼠疫受害的一些资料。"农安和农安大赉细菌战"是1940年日军实施的一次诡秘的细菌战,其目的是实验在历史上鼠疫常发地带的细菌战效果。1942年日军在衢县和丽水投放的"PA跳蚤"与在广信、广丰、玉山投放的"PX跳蚤"的区别在哪里?"A"代表普通跳蚤,"X"代表印度客蚤。日军实施细菌战的方法有四类:飞机执行、火炮执行、与化学兵器并用法、谋略;但目前知道的只有飞机执行和谋略细菌战实例,而火炮执行、与化学兵器并用法的细菌战实例尚未发现。

  • 标签: 东乡部队 731部队 金华细菌战 农安大赉细菌战 PA跳蚤 细菌战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天,显微镜来我家做客了。一阵鼓捣后,我在显微镜下看见了一些长长的、毛茸茸的绿色细菌,它们正在向我招手。我特别好奇,真想去显微镜里一探究竟。于是,我把手伸进了显微镜里。没想到,我立刻就变小了,我猛地往里面一跳,滑过一条长长的通道,来到了一个臭气熏天的地方。

  • 标签: 细菌 王国 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