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组织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可能在临床取得实际效益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种子细胞方面,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种子细胞的体外大规模扩增等是组织构建和临床应用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在于新型仿生化、智能化生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组织的构建方面,血管、神经化组织的同步构建与应用研究是组织由基础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性环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已得到初步临床应用,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又为组织的基础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组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组织研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组织进一步发展的若干策略.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生物材料 种子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复习相关文献,综合性报道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替代被修复重建组织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比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生物衍生体内、体外复合所构建的组织修复山羊胫骨大段-骨膜缺损的血管化进程以及血管化与成的关系,以探讨修复大段负重缺损的最佳途径.方法22只山羊制备成胫骨中段20mm的-骨膜缺损,随机分为2组,分别植入BMSCs与生物衍生体外构建和体内构建的组织,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在2、4、6、12周时间点分别用墨汁灌注透明标本、血管面积图像分析和X线片观察血管化过程及成情况.结果体外构建组与体内构建组血管化进程无明显区别,各时间点血管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周均能达到完全血管化,但X线片见体外构建组新形成较快,缺损区密度高,体内构建组以上各变化较前者慢大约2~4周.结论BMSCs与生物衍生体外构建和体内构建的组织均能快速血管化并成,但是体内构建方式成较体外构建慢.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体内构建 体外构建 血管化 骨髓基质干细胞 生物衍生骨
  • 简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胚胎肢体发生及关节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是、软骨组织修复的必要成分,另外BMPs在其他组织的发育中亦发生作用,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有关,BMPs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医学及组织研究的各个领域,它的诱导成特性研究最深入,并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外源性的BMPs在体内易分散,易于被蛋白酶降解,不能持久有效的发挥作用,从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予以解决:一是选用适宜的载体材料,在体内起到缓释系统的作用,保持BMPs局部浓度和持久有效的发挥生物效能;二是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编码BMPs基因转染靶细胞,使其高效表达BMPs。本文概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载体材料 骨组织 复合材料 磷灰石 诱导成骨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保存的组织修复兔缺损的能力以及低温保存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人源性生物衍生材料复合成骨细胞构建的组织,在4℃和-196℃的温度环境中保存3个月和6个月,同时以未行低温保存的组织和生物衍生材料作为对照,分别修复实验兔桡骨的长段缺损,于术后2、4、6、12周时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于6、12周行X线检查.结果4℃和-196℃的温度保存组和未行低温保存的组织组在动物体内相同时间点影像学和形态学观察无明显区别,低温保存3个月与6个月组在动物体内相同时间点影像学和形态学无明显区别;组织各组与单纯生物衍生材料组比较,前者在缺损处产生更多的胶原与新,其修复缺损是通过多点方式成,成迅速,愈合更快;而单纯生物衍生材料组从两端'爬行替代'方式成;所有各组无明显排斥反应.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低温(4℃和-196℃)保存方法均能有效保存组织,从影像学和形态学研究证实该保存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标签: 温保存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形态学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X线、CT等影像学技术在组织修复山羊大段负重缺损远近期实验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国青山羊15只,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缺损,缺损内植入组织[CHAP珊瑚羟基磷灰石+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s,BMSCs)],术后ECT、X线、CT等影像学手段检查,评价缺损修复情况及各种手段的应用价值.其中在早期术后2、4、8周行ECT检查,4、8、12周行X线检查.远期在术后2、3、6个月行CT检查,术后6、12、18个月行X线.结果术后影像学手段检测表明,组织组可以修复2cm的缺损,ECT显示在术后2个月内再生和再血管化进展顺利,X线和CT显示术后组织呈渐进性和偏心性,12个月以后组织与山羊胫骨牢固愈合,并开始塑形.结论组织具有良好的修复山羊大段缺损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影像学技术提供了理想的直观依据.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山羊 成骨 影像学
  • 简介:本文总结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制备方法,概括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 标签: 纳米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骨组织工程
  • 简介:<正>问:在民主评议中,有的不合格党员受到"限期改正"的处置,其党员权利和义务是否受影响?怎样理解和执行"限期改正"这个组织处理措施?答:"限期改正",是党组织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督促这些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缺点、错误,提高觉悟,达到合格党员条件所采取的一

  • 标签: 不合格党员 党组织 改正 处理措施 民主评议 限期
  • 简介:近年来,我们在总队营房工程建设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完善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招标办法,即“加权平均法”。实践证明,该办法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既能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又能确保招标工作公平、公正。截止目前,我们采用该办法共组织招标100余次,完成投资4.3亿元,

  • 标签: 武警部队 后勤管理 工作思路 制度建设 加权平均法 工程招标
  • 简介:目的:研究软骨细胞在纤维胶内体外生成组织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将4—10×107cells/mL细胞/毫升的软骨细胞植入纤维胶,在体外培养2个月后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在纤维胶内产生大量的软骨特异性Ⅰ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纤维胶内的软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生成大量透明软骨基质.

  • 标签: 组织工程 软骨 实验 纤维胶 胶原 蛋白多糖
  • 简介:关节软骨因损伤而导致衰退,甚至发生退化性关节炎,有近70%的65岁以卜老年人受退化性关节炎的影响。目前,仍缺少一套治疗退化性关节炎及阻止其继续恶化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软骨组织工程 退化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中何种细胞最适宜作为体外组织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方法收集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50×106个细胞密度均匀接种于圆柱状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s,PGA)上,按细胞种类分为三组,每组n=3,体外培养,并于1、2、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胶原定量测定和大体观察.结果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时有细胞外基质产生,六周时肌腱细胞组产生胶原量最多,明显优于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1).免疫组化显示形成的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体外构建组织肌腱时肌腱细胞合成胶原能力最强,在现有条件下是体外构建组织肌腱的最佳种子细胞.

  • 标签: 组织工程化 肌腱种子细胞 比较研究 DERMAL FIBROBLASTS 真皮成纤维细胞
  • 简介:组织一词首先由Wolter于1984年提出,特指血管组织的体外构建.广义的组织概念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87年正式确立的,将组织概念定义为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和开发、修复和改善损伤组织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也首次以一门新的学科的形式得到权威性的确立.组织学是在多学科交融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学的进一步发展又对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学等众多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乃至成为带动相关学科甚至生命科学整体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 标签: 组织工程 研究现状 肌腱组织工程 前景 骨组织工程 细胞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极为常见,对于少量缺损可行断端无张力的缝合,对于较大范围的缺损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研究其他方法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然而粗大的、长段的外周神经移植物较难找到,且有供区神经瘤形成和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造成新的神经损伤,故这种方法难以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缺损 组织 周围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移植物 自体神经移植 方法
  • 简介:组织学(tissueengineering)从1987年正式提出到目前,在短短不到二十年中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免疫缺陷的小动物体内构建出各种组织组织,而且成功地修复了免疫功能完全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缺损,更重要的是部分组织组织已在初步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在实践中从小动物到大动物到人

  • 标签: 组织工程材料 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学 组织构建 骨髓基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索组织软骨体外构建技术体系可行性。方法种子细胞选用胎儿软骨细胞(口服药物流产胎儿,胎龄3-6个月)。酶消化法获得第1代细胞,以50×106/ml浓度均匀接种于经聚乳酸(PLA)包埋聚乙醇酸(PGA)高分子聚合物支架,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在体外静态培养。分别于2周、4周、8周进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体外构建的组织软骨,随培养时间延长,色泽由2周时的乳白色逐渐呈现半透明,8周时接近正常软骨外观。扫描电镜显示软骨细胞与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培养7天PGA纤维之间有基质沉积。HE染色示2周有大量软骨陷窝形成和均匀嗜碱性基质分泌,Safranin’O染色示基质有酸性蛋白多糖分布,Massons’strichome染色示基质有胶原成分,但含量较少,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特异Ⅱ型胶原。培养4周胶原成分开始明显增多,软骨陷窝形态接近成熟,8周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丰富且分布均匀。结论以成熟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运用组织技术在体外能构建出具有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特征的人组织软骨。

  • 标签: 胎儿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软骨 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