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改良纵切治疗慢性肛裂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5例慢性肛裂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分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纳传统肛裂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纳改良纵切治疗。比较肛管直径、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肛管直径组间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肛管直径均显著较术前明显扩大,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纵切可有效扩张慢性肛裂患者的肛管直径,减少并发症,加快创面的愈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裂切除纵切对肛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60例肛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有32例患者接受了肛裂切除手术,有28例患者接受了纵切,对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愈合时间和疼痛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肛裂患者可以选择肛裂切除纵切治疗,其效果均比较好,两种手术的愈合时间、疼痛和并发症各有优劣,需要视情况使用。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裂行纵切与肛裂切除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8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44例,研究组行纵切,对照组行肛裂切除,对比其临床效果,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肛裂患者行纵切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1.61)d,术后住院时间为(14.87±2.31)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裂患者行纵切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推广、实施。

  • 标签: 肛裂 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术后住院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裂切除纵切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需要,对32例患者采用肛裂切除,对28例患者选用纵切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情况。结果在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度方面纵切组明显优于肛裂切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肛裂切除明显优于纵切;在手术疗效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切除纵切对治疗肛裂患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两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肛裂切除纵切治疗肝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肛裂患者8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治疗,研究组接受纵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如并发症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虽略高于对照组80%,但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高于对照组5%,且P<0.05。结论纵切与肛裂切除在治疗肛裂疾病上,疗效均较为突出,各自具有一定优势性,因此则要求临床医生明确掌握患者各项指征,根据实际状况给予治疗。

  • 标签: 肛裂 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裂切除纵切治疗肛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实施肛裂切除治疗,对照组使用纵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肛裂切除纵切治疗肛裂均具有显著效果,但肛裂切除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肛裂患者改良侧方纵切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开放式侧位肛裂切除手术的44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改良侧方纵切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44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9.21±1.93)d、治疗疗效97.73%、并发症的发生率6.82%优于A组患者(15.98±2.59)d、86.36%、20.45%,P<0.05。结论在对肛裂患者实施治疗期间,运用改良侧方纵切内括约肌切断手术,成效优良,能够减少并发症,加快创口愈合速度,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肛裂 运用 效果 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裂切除纵切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需要,对32例患者采用肛裂切除,对28例患者选用纵切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情况。结果在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度方面纵切组明显优于肛裂切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肛裂切除明显优于纵切;在手术疗效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切除纵切对治疗肛裂患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两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纵切结合切开挂线在肛肠疾病手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13年01月-2017年12月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临床治愈23例,占92.0%;显效1例,占4.0%;无效1例,占4.0%;总有效率为96.0%。结论纵切结合切开挂线治疗肛门直肠狭窄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能从根本上解除肛门直肠狭窄所致的排便不畅、便秘、疼痛、便血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纵切横缝 切开挂线术 肛门直肠狭窄
  • 简介:摘要目前,化学灌浆法主要用于裂缝处理,但难以处理,灌浆质量难以保证。通过裂缝化学灌浆泄漏技术和工程应用实例的总结分析,证实了使用传统方法处理弱渗漏裂缝是可行的,指出了关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真空泵的方法解决嵌入式联合建设,探索新的化学灌浆处理技术强大的渗漏裂缝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法。灌浆技术也可用于混凝土大坝、工厂和隧道的施工和维护。

  • 标签: 大坝 排水槽 灌浆工艺
  • 简介:摘要大岗山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分29个坝段,28条,通仓浇筑,不设纵必须接缝灌浆。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通过采取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及异常情况应对措施,大岗山水电站接缝灌浆成果喜人,达到了高标准、优质量的目标,蓄水后大坝及廊道无渗水。

  • 标签: 拱坝 接缝灌浆 工艺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应用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106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者行环切治疗,前者行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混合痔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通过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横缝术 混合痔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微创旋切的1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纵切面引导,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联合引导,比较两组患者路线微创切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病灶旋切时间以及旋切次数(6.23±1.03)min、(8.36±1.26次)均低于对照组患者(9.37±1.18)min、(12.55±1.20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5例,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例,21.4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纵切面相比较,在乳腺微创旋切中应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临床值得应用于推广。

  • 标签: 纵切面与横切面 超声引导 乳腺微创旋切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观察切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切开旷置法进行操作与治疗;实验组采用切挂线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后3d与8d的疼痛评分与分泌物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术后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切缝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与Duckett传统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河南省儿童医院92例尿道下裂患儿(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分为A组与B组,每组46例。A组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B组行Duckett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一期手术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P<0.05),一期手术治愈率80.43%(37/46)与B组69.57%(32/4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4/46)低于B组23.91%(11/46)(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尿道下裂,较Duckett传统手术创伤小、用时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两种式在一期手术治愈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Duckett传统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数控纵切机床以高效切削性能的特点在现代数控加工技术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典型的结构件,研究了基于Edgecam的程序编制技术。以轴类零件为例,首先建立了机床后置处理器,进行工艺设计;而后编制了数控程序,进行后置处理生成机床加工用程序,进行了仿真加工;最后通过实际加工得到了合格的零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纵切加工 EDGECAM 后置处理 加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