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制桂枝加葛根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细胞进行不同浓度的药物干预,光镜和电镜观察未干预和桂枝加葛根汤含药血清不同浓度干预后纤维细胞的细微和超微结构特点,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椎间盘纤维环中主要蛋白多糖Aggreean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空白组细胞形态各异,大多呈椭圆形,部分线粒体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低剂量组见线粒体增多、浓缩密度增高,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扩张,偶见脂滴或糖原;中剂量组见内质网扩张增多,密度增高,可见较多中等密度的蛋白质沉淀,线粒体增多;高剂量组见粗面内质网增多,扩张明显,镜下见较多高电子密度的蛋白质沉淀,可见较多线粒体及分泌颗粒;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AggrecanmRNA表达的Ct值明显高于空白组fP〈0.05),低剂量组Ct值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组Ct值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1)中、高剂量组细胞内出面内质网较空白组及低剂量组明显增多,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蛋白质沉淀,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2)中、高剂量组桂枝加葛根汤大鼠含药血清能增强纤维细胞Aggrecan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3)桂枝加葛根汤在防止因纤维细胞而引起的椎间盘退变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颈椎病 桂枝加葛根汤 纤维环细胞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 简介:摘要婴幼儿期的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性肿瘤是一组重要的病变类型,但此类肿瘤组织学形态常有重叠,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的帮助有限,给日常工作带来挑战。近年来基因检测在相关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重点介绍5个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期的肿瘤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巨细胞纤维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交界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发生于躯干部位比较多见,头颈部位极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我科收治的左鼻前庭巨细胞纤维细胞瘤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显微镜辅助下左鼻前庭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目前随访近4年,肿瘤未见复发及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植入联合纤维缝合修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抽取前期5例手术患者自体骨髓血,应用选择性细胞留滞技术将有核细胞富集于明胶海绵颗粒进行BMSCs富集试验。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43.0±9.8)岁(范围24~59岁)。均采用可动式经皮内镜下行髓核摘除术,26例单纯行摘除髓核术(摘除组),39例摘除髓核后缝合纤维(缝合组);44例摘除髓核后向椎间盘内植入富集自体BMSCs的明胶海绵颗粒,缝合纤维(干细胞+缝合组)。记录围手术期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椎间隙高度及椎间盘突出程度,并计算改善率和丢失率。结果BMSCs富集试验结果显示有核细胞粘附倍数为6.4±0.9,目的细胞粘附倍数为4.2±0.6,体外培养后BMSCs生长良好。109例患者手术时间35~55 min,缝合组7例缝合不成功转入摘除组,干细胞+缝合组10例缝合不成功转入单纯干细胞组。切口无红肿,均一期愈合。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前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未发现椎体间融合、异位骨化和感染。18例随访0.5年,91例随访(25.0±5.6)个月(范围1~3年)。末次随访时干细胞+缝合组VAS改善率为81.7%±7.9%,大于摘除组的73.0%±8.9%、缝合组的74.0%±6.9%和干细胞组的75.3%±8.4%;干细胞+缝合组ODI改善率为91.9%±8.8%,大于摘除组的86.2%±8.1%和缝合组的86.4%±5.5%。术后1年时MRI显示椎间盘退变分级摘除组较术前平均增加0.7级,缝合组平均增加0.6级,干细胞+缝合组和单纯干细胞组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firrmann分级进展较摘除组和缝合组轻;各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降低,干细胞+缝合组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为17.2%±4.3%,小于摘除组的29.3%±6.3%和缝合组的20.6%±5.7%,缝合组小于摘除组;椎间盘突出程度均较术前降低50%以上,摘除组1例显示突出,但无临床症状。结论自体BMSCs和纤维缝合修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缺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近期效果良好,可能有助于减缓椎间盘退变。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颌面部巨细胞纤维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对2例发生于颌面部的巨细胞纤维细胞瘤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患病年龄分别为14岁和2个月。临床表现为皮下缓慢增大的无痛性结节,直径为2.5cm和3cm。镜下肿瘤境界不清,主要位于真皮层,瘤细胞主要由轻至中度异型的梭形细胞组成,特征性形态表现为肿瘤内含有一些不规则分布的裂隙样或窦样扩张的假脉管性腔隙,其腔隙面内衬一层不连续的核深染的梭形或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和CD34。2例随访,其中1例术后18月复发。结论巨细胞纤维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中间型软组织肿瘤,较易局部复发,局部扩大切除可减低复发可能,掌握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避免误诊为一些具有相似形态的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颌面部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 病理
  • 简介:摘要肌纤维细胞肉瘤是少见的由肌纤维细胞分化而来的梭形细胞肉瘤,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头颈、四肢等部位的软组织与骨,原发于肺部的肌纤维细胞肉瘤极为罕见。本文回顾了1例肺部肌纤维细胞肉瘤患者的资料。该患者为女性,59岁,CT表现为右中下肺近肺门处轻度不均匀强化的肿块,右下肺支气管通畅,病灶沿右中肺动脉及右肺动脉降支生长。支气管镜检可见肺右中叶癌累及中间支气管开口。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肺肌纤维细胞肉瘤。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 简介:Jun等的研究显示,基质信号蛋白CCN1(也称为CYR61基因,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动态表达。CCN1可以与整合素α6β1和细胞黏附相关受体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相结合,从而诱导Fb衰老。CCN1能够引发DNA损伤反应、激活p53、活化可产生活性氧的Rac1—Nox1复合物。上述CCN1作用可激活活性氧依赖的p16(INK4a)/pRb通路,

  • 标签: 细胞蛋白 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纤维化进程
  • 简介:目的:观察人胚胎成纤维细胞(FBs)对糖尿病足F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创面FBs10例,分别与孕中期人胚胎皮肤FBs3例(实验组)、正常人皮肤FBs5例(对照组1)于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间接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对照组2)。绘制共培养体系中糖尿病足FBs生长曲线;观察共培养7d后糖尿病足FBs形态;共培养至第4、7d后,将各组糖尿病足FBs分离培养2d,测量和对比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和TGF-β1含量;检测共培养第3、5、7d,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胚胎FBs制作三维培养应用于8例糖尿病足溃疡,比较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时间,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足FBs比2个对照组增殖活跃,形态更接近于正常。经胚胎FBs处理4、7d,糖尿病足FBs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TGF-β1明显增高,相对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羟脯氨酸4、7d:与对照组1相比P=0.023、P=0.007;与对照组2相比P=0.007、P=0.003;TGF-β14、7d:与对照组1相比P=0.000、P=0.000;与对照组2相比P=0.000、P=0.000)。实验组糖尿病足FBs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在共培养第3、5及7d无明显变化,2个对照组则明显增高。8例临床糖尿病足溃疡应用胚胎FBs三维培养治疗后创面均愈合。结论胚胎FBs能显著促进糖尿病足FBs增殖,延缓老化表型出现,同时上调羟脯氨酸、TGF-β1的分泌,可能与促进创面愈合机制有关。

  • 标签: 胚胎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溃疡 皮肤组织工程 胶原代谢
  • 简介: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对肿瘤发生、生长、血管形成、浸润与转移有重要作用。TAF细胞通过产生旁分泌因子,影响上皮细胞转化,在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AF细胞的起源,TAF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征及TAF细胞调节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了-β 肝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研究从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核对入组以及排除标准,选择66例患者纳入研究样本,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有33例患者,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乳晕切口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其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术后瘢痕较少,美观度高,患者接受程度以及满意度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整体疗效较为满意,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成釉细胞纤维牙瘤是一种少见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差异不大,上下颌骨均可发生,常无自觉症状,临床表现为颌骨的局部膨隆、牙齿迟萌。X线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或多房混合透亮透射影,不易与牙源性囊肿或肿瘤鉴别。由于该肿瘤的恶变可能性低,治疗方式主要为保守性的手术摘除,一般不易复发。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成釉细胞纤维牙瘤病例,探讨成釉细胞纤维牙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标签: 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牙源性肿瘤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CFH)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为CFH患者的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观察CFH的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CFH病灶均为单发,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块24例(24/31,77.42%),不规则形肿块7例(7/31,22.58%);肿块位于皮肤层7例(7/31,22.58%),同时累及皮肤层及皮下层24例(24/31,77.42%);最大径≤15mm者29例(29/31,93.55%),最大径〉15mm者2例(2/31,6.45%);均无包膜(31/31,100%);边界清楚25例(25/31,80.65%),边界不清6例(6/31,19.35%);呈低回声或弱回声30例(30/31,96.77%),呈稍强回声1例(1/31,3.23%);回声均匀28例(28/31,90.32%),回声不均3例(3/31,9.68%)。2例(2/31,6.45%)病灶内可见钙化;1例(1/31,3.23%)病灶内可见液化;探头加压时,1例(1/31,3.23%)病灶稍发生形变。病灶内部血流信号Adler分级为0级26例(26/31,83.87%),1级2例(2/31,6.45%),2级1例(1/31,3.23%),3级2例(2/31,6.45%)。结论CFH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变多为单发、最大径≤15mm的低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多回声均匀,血流信号多不丰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CFH。

  • 标签: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超声检查
  • 简介:人类肿瘤的90%来源于上皮组织,上皮细胞需要在生长信号的不断作用下避免分化和凋亡,获得无限复制的潜能,并依靠新生血管生成、获得侵袭、转移能力才能最终形成肿瘤。整个过程依赖于肿瘤细胞与宿主间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表明,间质细胞可以提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信号,并参与新生血管生成,

  • 标签: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细胞生长 新生血管生成 间质细胞 细胞生物学 上皮组织
  • 简介:摘要纤维化疾病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其效应细胞的来源一直是研究重点和难点。肺动脉内膜纤维化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上升的重要原因,但其效应细胞的具体来源尚不明确。循环纤维细胞作为一种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分化的抑制剂已在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有些探索,并展现出治疗纤维化疾病的潜力。循环纤维细胞极有可能也参与了CTEPH肺动脉内膜重塑,抑制纤维细胞的分化可能对CTEPH的发生发展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循环纤维细胞 肺栓塞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膜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hucMSC-exo)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生物学行为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收集培养上清提取外泌体。将HKF分为对照组(NC)和实验组(Exo),对照组在培养到70%~80%融合后,用基础培养基处理;实验组用含hucMSC-exo的基础培养基处理,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2 μg/m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家族蛋白2(Smad2)、SMAD家族蛋白3(Smad3)信使RNA(mRNA)水平进行分析。应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和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实验组吸光度值在处理后的每个时间点都低于对照组,0 h(Exo=1.421±0.114比NC=1.403±0.104,t=0.267,P>0.05),12 h(Exo=1.688±0.102比NC=1.730±0.073,t=0.745,P>0.05),24 h(Exo=1.755±0.089比NC=1.829±0.036,t=1.711,P>0.05),36 h(Exo=1.875±0.154比NC=1.955±0.183,t=0.747,P>0.05),48 h(Exo=2.054±0.035比NC=2.110±0.067,t=1.621,P>0.05),60 h(Exo=2.086±0.034比NC=2.126±0.042,t=1.656,P>0.05)和72 h(Exo=2.063±0.175NC=2.094±0.065,t=0.378,P>0.05)。对培养了48 h的细胞划痕区域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划痕面积为对照组0.997±0.020倍,t=0.08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培养上清中HYP含量低于对照组[(15.310±1.083) μg/ml比(19.560±0.737) μg/ml,t=3.243,P<0.0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TGF-β1、TGF-β2、Smad2、Smad3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TGF-β1=0.814±0.048比1.076±0.066,t=3.210,P<0.05;TGF-β2=0.925±0.037比1.135±0.075,t=2.657,P<0.05;Smad2=0.911±0.061比1.139±0.075,t=2.394,P<0.05;Smad3=0.913±0.038比1.043±0.025,t=2.850,P<0.0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ucMSC-exo有抑制HKF增殖迁移的趋势,并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瘢痕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通路
  • 简介:目的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全面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3neo质粒导入第3代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用PCR检测细胞株中SV40T基因的整合,RT-PCR鉴定SV40T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绘制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阳性细胞克隆已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50代,经鉴定SV40T抗原已整合到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且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

  • 标签: 东方田鼠 胚胎成纤维细胞 永生化 SV40T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