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通过对女子潜力的讨论,给教练员提出以下建议:·鼓励而不是强迫对各个薄弱运动环节的不断发展腹、背、踝关节。·每天都要注意力量的发展(此项素质女子普遍较差),记住,女子力量的发展更容易接受多级跳、跨步跳、上坡跑和控制阻力跑。·柔韧性(女子普遍具有的一项素质)仍需要系统地发展。·避免在硬地上练习,应尽可能在草地、

  • 标签: 女子三级跳远 跨步 跳深练习 田径训练 训练负荷 纪录保持者
  • 简介:助跑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运动员只有通过助跑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运动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助跑的速度,这种观点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现代训练中,速度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核心因素(本文所说“速度”主要指助跑过程中的位移速度)。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助跑速度增加0.1米/秒,可使成绩提高30~35厘米。一、努力提高平跑速度发展平跑速度是提高助跑速度的基础。如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班克斯助跑最后10米速度达到10.76米/秒,跳过17.50米以上的运动员助跑速度多在10.40米/秒以上。目前正朝着11米/秒努力。在速度训练中,应采用多种手段发展速度素质,不仅努力提高动作频率,而且重视不断加大步幅,为提高助跑速度创造条件。由于项目特点(运动员必须在5秒左右发挥最高速度)所致,通常为发展最高速度能力所采用的距离在30~100米之间。速度训练主要手段有:(一)10~40米行进间跑。(二)20~100米起动计时跑。()60~100米加速跑。(四)20~40米行进间“跑格”练习(每一格的距离短于正常步幅20~30厘米),通常用海绵块做标记物...

  • 标签: 三级跳远助跑 助跑训练
  • 简介: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基本体能、心理状态和技术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体能。例如有些技术上的问题是由运动员的体力不佳而造成的。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运动员应包括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基本能素质的训练,所有这些对快速助跑和各级有力的跳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训练法 单脚跳 踏跳 跨步 行进间 专项训练
  • 简介:女子曾经是我国田径的一个优势项目,然而近年来成绩却徘徊不前。其致因,一是未能形成完善的训练体系,不同层次训练脱节;二是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后备力量薄弱;是训练方法、手段缺乏创新、突破;四是科研力量投入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该项目运动水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 标签: 女子三级跳远 后备力量 训练体系 创新突破
  • 简介:萨涅耶夫是苏联优秀的运动员。出生于1945年10月,身高1.88米,体重80公斤。萨涅耶夫18岁才开始训练并参加比赛。在十七年的运动生涯中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次创造世界纪录,连续获得届奥运会冠军,两次夺得欧洲冠军,八次成为全苏冠军。萨涅耶夫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秘密是“渴望胜利,孜孜不倦的训练,善于克服自己的弱点”。

  • 标签: 奥运会冠军 世界纪录 运动生涯 单脚跳 维克多 跳远成绩
  • 简介:通过对各个技术环节速度-节奏的探讨,找出其正确的控制方法,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提供更具准备性和可靠性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三级跳远 速度-节奏 控制
  • 简介:随着田径运动的深入开展,女子急行已列入田径比赛的正式项目。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能否在中学女生中开展此项运动呢?在最近几年的中学体育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把女子急行引入体育教学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试验、对比,认为在女同学中开展是完全可行的。首先从女子的生理解剖特点看,进入中学

  • 标签: 三级跳远 中学女生 女同学 中学体育教学 对比组 女子三级跳远
  • 简介:本文分析的目的:(1)选择确定世界纪录的运动数据;(2)将这些数据与同一运动员以前相应的成绩和其他优秀运动员的成绩的数据进行对比。一、阶段距离康利的单脚跳为6.61米,它分别超过班克斯31厘米、森普金斯25厘米、乔尹尼尔36厘米。在跨步跳时,班克斯是落在所有运动员的后面。从单脚跳到跨步跳时,康利比班克斯多了54厘米,但班克斯的跳跃阶段为6.69米,大大地超过了他的对手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把班克斯各跳的距离和1910年以来世界纪录相比较,他的单脚跳和跨步跳分别为6.30米

  • 标签: 单脚跳 世界纪录 班克斯 跨步 踏跳 水平速度
  • 简介:项目历史发展来看,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的训练起引导作用。在发展初期,缺乏专门的训练方法,一般都是按传统的跳远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能力。从60年代到80年代,随着技术的改进,...

  • 标签: 三级跳远训练 高水平运动员 助跑速度 负荷强度 优秀运动员 竞技能力
  • 简介:图2:第一起跳腿蹬伸充分,摆动腿前摆快速。图3-6:换腿幅度大,第一跳着地前大腿高抬至水平位,双臂充分后摆,为第二跳起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图7:第一跳着地缓冲时身体重心较高,上体稍前倾,有利于下一跳。图8-10:第二跳,大腿高抬,并充分前摆,以争取第二跳远度和为下一跳做准备。图11-18:最后一跳,空中展体充分,有利于收腿前伸落地。

  • 标签: 三级跳远技术 威利·班克斯三级跳远 技术连续
  • 简介:单足跳和跨步跳是构成技术的主要动作。在训练中常以多级单足跳和跨步跳或两跳的组合练习为主。然而。过多地采用长距离多级跳及无器械练习,易造成膝、踝关节运动损伤。运用跳架进行练习,能减少运动损伤,对发展专项力量及技术掌握有其独到的作用。

  • 标签: 三级跳远 训练 起跳 跳架
  • 简介:是田径项目中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沿用多年的教学手段过多的采用长距离多级跳及无器械练习,易造成关节损伤,且教学方法单一。通过实验,使用垫子作为教学的器材,能减少运动损伤,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身体索质的提高。

  • 标签: 三级跳远教学 器材 垫子
  • 简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多年技术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练习手段.

  • 标签: 田径 三级跳远 技术 重点 难点 练习手段
  • 简介:此项研究旨在探究各测试指标对水平一垂直速度转变的影响,这不仅对技术的研究很重要.而且对其他跳远项目也很重要。10名优秀跳远运动员做为受试者,采集每名运动员在同一比赛中4次完整试跳的维运动学数据,计算出每次试跳中各个支撑期水平速度减小值和垂直速度增加值,发现水平速度的减小和垂直速度的增加有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A1被认为是水平一垂直速度转变中的系数。在水平速度减小值增加的同时,垂直速度的增大值也在增加.当A1值增大时U水平减小对垂直增加的灵敏度提高,关于的最佳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三级跳远 垂直速度 最佳方式 运动生物力学
  • 简介: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跳比例、助跑及平衡方面入手,分析国内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成果,为教练员从事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标签: 三级跳远 三跳比例 助跑 教练员 阅读 现状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著名的弗莱斯特心理负荷症状量表,对我国优秀的跳远运动员进行测量,进而研究这两项运动竞赛之心理负荷症状。结果表明,跳远运动员之积极负荷因素多为社会—个人稳定性,尤为明显的是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期望,是造成积极心理状态的强大因素,比赛期望值高,可以调动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

  • 标签: 三级跳远 田径运动员 跳远运动员 心理状态 心理负荷 优秀运动员
  • 简介:技术教学中,抓住单足跳和跨步跳落地时的“扒地”着地技术环节,可有效地减少着地时人体所受阻力,顺利进入下一跳。运用标记对跳距离加以调控,通过反复练习,能使学生形成比较合理的跳距离比例。

  • 标签: 着地 扒地 标记 三跳距离比例
  • 简介: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剖析,确认训练应以技术训练为核心,以运动员个人特点为训练基础,以及正确处理力量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技术训练中的负荷问题,提出适合高校训练的模式,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 标签: 三级跳远 高校 技术训练 力量训练 训练模式